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17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性实验研究

2015-02-02周洪彬潘艳东张宏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介素尿蛋白原发性

周洪彬 潘艳东 张宏宇

白细胞介素-17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性实验研究

周洪彬 潘艳东 张宏宇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PNS患者(肾病综合征组)和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IL-17水平, 比较两组IL-17水平均数, 再对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与其尿蛋白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高于对照组[(50.77±7.16)ng/L VS (33.83±6.23) 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 P<0.01);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与其尿蛋白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72, P<0.01)。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体内IL-17水平的异常存在相关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7; 尿蛋白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肾脏疾病综合征, 该综合征不是独立的疾病, 而是多种肾脏疾病的共同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高蛋白尿(24 h尿蛋白 >3.5 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 <30 g/L) 、高度水肿、高脂血症, 其中以高蛋白尿最具特征性;肾病综合征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是其中较为多见的一类, 且多发于青少年人群, 对患者的健康常常带来严重的危害[1,2]。PNS发病原因一直未完全明确, 学者们普遍认为[3,4]:PNS是一组常见的免疫反应介导性疾病, 它的发病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具有强致病性的免疫细胞因子IL-7在PNS中所起的作用目前的研究不多, 仅少有报道提示IL-17 在PNS中有重要作用[5,6]。为此, 作者采用成组设计和直线相关性分析对35例PNS患者外周静脉血IL-17和24 h尿蛋白进行研究, 以探讨IL-17与PNS发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综合科门诊和病房就诊患者, 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PNS患者35例(肾病综合征组), 自愿参与本研究, 均符合PNS诊断标准[2];其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9~26 岁,平均年龄(11.54±6.23)岁;病程48 d~3年, 平均病程1.13年;所有患者受试前1个月内均未接受系统治疗, 亦无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6例, 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男23例, 女13例, 年龄10~24 岁, 平均年龄(12.83±4.36)岁, 近1个月内均无服药史, 无急、慢性疾病。两组受试对象性别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①主要仪器和试剂:IL-1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美国Sigma公司)、酶标仪(奥地利ANTHOS2010型)。②标本收集:收集两组受试对象外周静脉血(EDTA抗凝)各2 ml, 均3000 r/min离心20 min, 取上清液, -30℃条件保存备用。③IL-17测定[7]:测试时将-30℃保存血浆标本取出, 解冻复融至室温并充分混匀, 3000 r/min离心5 min, 取其上清液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IL-17水平, 具体测定程序和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④24 h尿蛋白测定[8]:收集肾病综合征组受试者24 h 尿(甲苯防腐, 以防尿液中细菌生长、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 送医院检验科检测, 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终点法检测, 具体操作与检测由检验科协助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对象IL-17水平均数比较 肾病综合征组与对照组测定的外周静脉血IL-17数据均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 P<0.01)。见表1。

2.2 肾病综合征组外周静脉血IL-17与24 h尿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PNS患者外周静脉血IL-17与自身24 h尿蛋白水平两组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等级相关分析及直线相关分析, 两者呈直线相关(t=5.91, P<0.01)和正相关(r=0.72)。

3 讨论

该研究发现, PNS患者外周静脉血IL-17水平要高于健康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文献报道一致[6]。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是PNS 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这已成为不争的共识。Th17和Treg细胞在PNS患者体内的平衡失调伴随着PNS具有明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病变, Th17和Treg细胞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可能对PNS的病情发展变化非常重要[9], Th17细胞分泌的IL-17 是一种具有代表性和多效性的细胞因子, 在许多炎症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发病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中的致病性已被确认, IL-17能诱导促炎症介质的产生, 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Th1型反应[10], IL-17在复发期PNS患者体内的血浆浓度要高于缓解期和健康人,血浆中IL-17的浓度可能反映的是PNS疾病活动的情况[6]。这说明IL-17在PN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还发现, PNS患者外周静脉血IL-17与24 h尿蛋白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说明血中IL-17浓度增大, 24 h尿蛋白增高, 与文献报道一致[6]。P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 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的肾脏疾病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研究发现, PNS 患者的血浆及尿液中IL-17水平在复发期明显增高, 在缓解期降至基线水平, 且与尿蛋白呈正相关[6];在阿霉素肾病大鼠硬化的肾组织中有IL-17表达明显增加, 可能在阿霉素肾病大鼠发生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5]。钟桴等[11]研究发现, PNS患者体内核因子-кB(NF-кB)活性高于正常儿童, 提示PNS NF-кB信号途径过度活化。而IL-17正是通过活化的NF-кB信号途经发挥其促进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作用[10]。因此机体内高水平的IL-17与过度活化的NF-кB的结合必将引发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和尿蛋白的升高。

虽然国内少有报道, 但以上所述还是说明了IL-17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有着重要的相关作用。

[1] 孟哲, 裴路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临床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4, 1(7):1172, 1175.

[2] 孙静, 王泽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5):91-92.

[3] Sinha A, Bagga A.Nephrotic Syndrome.Indian J Pediatr, 2012, 79 (8):1045-1055.

[4] 刘俊朝, 俞建, 时毓民.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14, 6(1):28-30.

[5] 王莉, 张伟, 李秋.白细胞介素-17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0, 30(3):245-249.

[6] Katarzyna KP, Danuta Z, Anna M, et al.Interleukin-17 concentration in serum and urine of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Przegl Lek, 2006, 63(3):198-200.

[7] 张宏宇, 毛祖豪, 陈晓芬.银屑病与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33):19-20.

[8] 景红丽, 常艳军, 马永进.干化学法与终点法检测尿蛋白结果的比较分析.实用医技杂志, 2014, 21(5):510-511.

[9] Shao XS, Yang XQ, Zhao XD, et al.The prevalence of Th17 cells and FOXP3 regulate T cells (Treg)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ediatr Nephrol, 2009, 24(9):1683 -1690.

[10] 张宏宇, 毛祖豪.IL-17对人表皮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的影响.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 20(3):155-156.

[11] 钟桴, 董军, 高岩, 等.核因子-кB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IL-8调控及黄芪的干预作用.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9, 25(5):434-437.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7 and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ZHOU Hong-bin, PAN Yan-dong, ZHANG Hong-yu.General Department, Guangzhou City Baiy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5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7 (IL-17) and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Methods 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 was applied for detecting IL-17 levels in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of 35 PNS patients (nephrotic syndrome group) and 36 healthy people (control group).IL-17 meal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made on IL-17 level in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of nephrotic syndrome patients and their urinary protein level.Results The nephrotic syndrome group had much higher IL-17 level in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0.77±7.16) ng/L VS (33.83±6.23) ng/L],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0.52, P<0.01).IL-17 levelin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of nephrotic syndrome patients had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ir urinary protein level (r=0.72, P<0.01).Conclusion Morbidity of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may have correlation with abnormal IL-17 level.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Interleukin-17; Urine protei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02

2015-03-09]

2012年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0318087)

510500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综合科(周洪彬 潘艳东), 皮肤科(张宏宇)

张宏宇

猜你喜欢

介素尿蛋白原发性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