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水栓塞的病因分析及早期预防

2015-02-01张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胎膜羊水病因

张炎

羊水栓塞的病因分析及早期预防

张炎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病因以及早期预防措施。方法2例羊水栓塞患者, 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总结羊水栓塞的早期预防措施。结果羊水栓塞的病因有羊膜压力过高、胎膜破裂、宫颈损伤等。2例患者并发心肺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均死亡, 其中1例分娩过程中死亡, 1例手术中死亡。结论导致羊水栓塞的病因种类较多, 必须立即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有效的早期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羊水栓塞发生率, 确保母婴健康。

羊水栓塞;病因分析;早期预防

羊水栓塞是妇科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母体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病症[1]。羊水栓塞具有发病急和病情发展快的特点, 一旦发病很难控制, 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 只有做好羊水栓塞的早期预防工作才能够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先机, 确保母婴健康。本次研究主要对本院收治的羊水栓塞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 得到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11月本院收治的2例羊水栓塞患者, 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 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全身出血倾向以及多系统的脏器损伤症状。患者年龄分别为27、34岁, 平均年龄30.5岁;2例患者均为经产妇,孕周分别为39、41周;剖宫产患者1例, 静脉滴注缩宫素阴道分娩1例。胎膜早破1例, 自然破膜1例。2例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呛咳后心跳呼吸骤停。

1.2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例羊水栓塞患者, 并对其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并依此总结临床经验和预防措施,提高羊水栓塞的临床诊治效果。

病因分析:羊水栓塞主要是由羊水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的妊娠并发症, 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子宫收缩强度过大或者是宫缩药剂使用不当等会造成患者的羊膜内压力过大, 进而可能引起羊水栓塞。②患者存在宫颈损伤状况很容易引起羊水进入母体体内。③胎膜早破或者是存在人工破膜史的患者会导致羊水进入开放血管, 进而发生羊水栓塞。④经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⑤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子宫损伤或者破裂、手术操作不当等都会造成羊水栓塞。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羊水中的物质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会引发致敏问题, 而且临床上致敏问题和羊水栓塞二者表现是相近的, 羊水中物质在进入循环系统后,会经由内源介质等引起栓塞。另外, 临床研究还发现血管内皮素会推动羊水栓塞病情的发展, 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羊水栓塞的病因还未得到明确的定义, 病因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 临床上需要不断分析和研究羊水栓塞的病因, 以便更好的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和借鉴[2]。

早期预防措施:羊水栓塞具有发病急和病情发展快的特点, 抓住抢救时机十分重要。羊水栓塞病症的发病率不高但是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患者的死亡, 因此有效探究羊水栓塞的发病原因, 并对其早期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具体的措施如下:①全面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 正确把握患者的身体指征, 科学准确的使用宫缩素或者催产素, 防止出现药物使用不当的状况。②在对患者进行宫颈检查以及其他产前检查时要做到动作轻缓和操作准确, 以免因为操作不当伤害到患者的宫颈, 同时也要叮嘱产妇合理控制运动量, 防止外力原因导致的损伤。③尽量减少对产妇产程的干预, 不能大意的对患者进行扩张宫颈或者剥膜操作, 如果必须要对患者进行人工破膜, 也要将时机选择在患者宫缩的间歇期间,而且要注意不能够剥破。④在发现患者宫缩强度增大或者出现强直性宫缩症状时, 要立即采用镇定药剂或者是抑制宫缩的药物。⑤在产妇的第二产程中, 医护人员必须注意不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大力的按压。⑥对患者的分娩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控, 掌握其身体指征, 子宫下段的切口不能过大, 并且要及时的吸出羊水, 做好羊水栓塞的预防。之后, 才能够扩大子宫下段的切口, 以便加速胎儿的分娩。⑦对于存在高危妊娠因素的患者, 必须做好全面的监督和护理,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分娩并发症。⑧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在分娩时最好采用自然分娩方法。如果患者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状况,可以采取物理辅助方法, 如按摩、适当运动等。

2 结果

羊水栓塞的病因有羊膜压力过高、胎膜破裂、宫颈损伤等。本次研究中2例羊水栓塞患者均并发心肺衰竭和DIC死亡, 其中1例分娩过程中死亡, 1例手术中死亡。

3 讨论

羊水栓塞是临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羊水突然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引起, 会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等[3]。因此,临床上需要对羊水栓塞的病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便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病率, 保证母婴健康。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2例羊水栓塞患者, 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羊水栓塞的病因有羊膜压力过高、胎膜破裂、宫颈损伤等。2例羊水栓塞患者中, 1例分娩过程中死亡, 1例手术中死亡。有效掌握羊水栓塞的病因, 并对其早期预防措施进行研究, 有助于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余文丽[4]在“羊水栓塞8例临床分析”一文中, 结合其医院的8例羊水栓塞产妇患者资料开展研究, 1例死亡, 7例抢救成功。临床诱因有收缩过强、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存在等。同本文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导致羊水栓塞的病因种类较多, 必须立即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有效的早期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羊水栓塞发生率, 确保母婴健康。

[1] 梁哨雅.羊水栓塞8例病因分析及临床处理.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3):123-124.

[2] 徐瑞红.羊水栓塞8例临床分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 23(1):24-25.

[3] 柴建芳, 朱玉林.剖宫产术后疑似羊水栓塞1例报道.中国急救医学, 2013, 33(z1):77-78.

[4] 余文丽.羊水栓塞8例临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17): 119-12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87

2014-12-23]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KJ2012B025)

474250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胎膜羊水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