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5-02-01王涛吴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牙根患牙前牙

王涛 吴喆

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王涛 吴喆

目的 对比分析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 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30例.46颗患牙选择预成纤维桩;对照组30例.43颗患牙选择可塑纤维桩。评价两组治疗效果, 分析治疗无效原因。结果 观察组46颗患牙成功43颗, 无效3颗, 成功率为93.48%;对照组43颗患牙成功35颗, 无效8颗,成功率为81.40%,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0, P<0.05)。观察组无效的3颗患牙均为前牙, 其中2颗脱落.1颗松动;对照组无效的8颗患牙均为前牙, 其中4颗脱落.2颗松动.1颗桩断裂.1颗根折。结论 在口腔修复中, 采用预成纤维桩更能提高口腔修复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效果

个人日常口腔卫生不注意常造成牙齿损坏、龋齿等口腔疾病, 传统拔出患牙治疗不仅影响牙齿美观, 还对患者咀嚼功能造成不利影响[1]。口腔修复学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口腔修复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 传统金属桩材料逐渐被淘汰, 目前临床多采用纤维桩作为修复材料。纤维桩主要是由聚合物基质包绕连续的纤维, 与天然牙本质结构相似。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具有操作简易、生物相容性良好、美观、无金属腐蚀等诸多优点[2]。临床常用的纤维桩有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 本研究对比观察了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来本院口腔科行口腔修复的患者60例, 所有患者牙周状况良好, X线示牙根长度足够, 符合口腔修复指证。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 男21例, 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1.7±16.2)岁;患牙46颗, 其中前牙20颗、前磨牙18颗、磨牙8颗。对照组30例, 男19例, 女11例;年龄25~62岁, 平均年龄(43.3±15.8)岁;患牙43颗, 其中前牙19颗、前磨牙17颗、磨牙7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X线检查, 评价患牙损坏程度, 选择合适牙钻扩大患牙根管, 备桩根尖区保留约4 mm, 长度约为患牙根长的1/3~1/2, 宽度约为牙根直径的1/3。对照组患者选择可塑纤维桩, 根据牙冠位置和口腔形态剪取, 光滑处理之后给患牙套戴。观察组患者选择预成纤维桩, 根据压根长度选择纤维桩大小, 口腔器械辅助下将预成纤维桩插入桩道内, 固定无松动后吸水纸吸干牙本质内的液体, 涂以粘接剂, 光照固化。

1.3 疗效评价标准 以下5项全部符合则判定为成功, 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即为无效。①X线检查患牙压根尖区无渗出液阴影, 病变区未出现破坏性进展;②患牙修复体边缘未出现渗漏、松动, 患牙无感染、发炎, 疼痛消失;③牙龈无红肿,颜色正常;④咀嚼功能正常无不适感;⑤口腔器械叩诊患牙无不适感和疼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6颗患牙成功43颗, 无效3颗, 成功率为93.48%;对照组43颗患牙成功35颗, 无效8颗, 成功率为81.40%。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0, P<0.05)。观察组无效的3颗患牙均为前牙, 其中2颗脱落.1颗松动;对照组无效的8颗患牙均为前牙, 其中4颗脱落.2颗松动.1颗桩断裂.1颗根折。

3 讨论

传统拔出患牙治疗口腔疾病不仅影响牙齿美观, 还对患者咀嚼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口腔修复学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受到广大患者的亲睐。传统金属桩材料易腐蚀, 从而引起牙龈颜色改变;另外, 口腔影像检查时因金属传导性强造成图像扭曲、变形或需拆除口内金属修复体;最后, 金属弹性模量高, 易产生应力集中, 引起根折。传统金属桩因诸多缺点和不足逐渐被淘汰, 目前临床多采用纤维桩作为修复材料[2]。纤维桩主要是由聚合物基质包绕连续的纤维, 与天然牙本质结构相似。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具有操作简易、生物相容性良好、美观、无金属腐蚀等诸多优点[2]。临床常用的纤维桩有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是一种加强牙根强度、保存牙根与桩冠的新型修复材料。与可塑纤维桩相比,预成纤维桩适用范围更广, 适合畸形牙、错位牙、扭转牙、牙冠大面积缺损等患牙的治疗;另外, 预成纤维桩弹性模量低、不易根折、颜色好、美观、强度高、可以加强压根强度[1]。本研究结果显示, 选择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观察组46颗患牙成功43颗, 无效3颗, 成功率为93.48%;而选择可塑纤维桩的对照组43颗患牙成功35颗, 无效8颗, 成功率为81.40%。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 在口腔修复中, 采用预成纤维桩更能提高口腔修复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为了提高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效果, 要做到严格把握以下禁忌证[2]:①咬颌过紧;②骨吸收过多,牙根足够不够;③有根管感染且未有效控制;④牙冠方向改变角度较大;⑤牙齿折裂达牙槽嵴以下;⑥牙组织薄弱。另外,本研究结果发现, 观察组无效的3颗患牙均为前牙, 其中2颗脱落.1颗松动。结果表明, 虽然预成纤维桩存在诸多优点,但仍然有以下不足之处[1]:①与患牙根管形态不完全密合,粘接面积少, 粘接不牢导致松动、脱落;②受力易变形, 影响冠边缘封闭;③强度相对较低, 有折断的风险;④存在潜在弯曲性丧失粘接剂封闭, 导致边缘微渗漏和继发龋的形成;⑤热循环和潮湿环境下纤维桩弯曲强度降低, 负荷易断裂。

[1] 段静娟.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5):51-52.

[2] 黄文荣, 刘柳芳, 管宇, 等.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比较.中国医药科学.2014.4(1):199-200.20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063

2014-08-14]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口腔科(王涛);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吴喆)

猜你喜欢

牙根患牙前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形态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
复合树脂加玻璃离子夹层修复老年牙根面龋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