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5-02-01魏蓓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浸润性膀胱癌肌层

魏蓓蕾

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魏蓓蕾

目的 探讨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方.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实施手术。观察组30例患者开腹下实施部分膀胱切除术, 对照组13例患者实施膀胱肿瘤电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9例复发, 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0.0%;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9.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复发, 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8.5%;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8.7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24例和16例, 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10例和6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保留膀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效果

在目前治疗方法中, 肌层浸润癌的手术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此类手术创伤较大, 有的患者可能不能耐受或者有的患者不愿意接受膀胱全切术, 为此是否能够保留膀胱对此类患者手术来说一直尚未定论[1-3]。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观察保留膀胱手术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病例, 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后证实, 本组患者中男31例, 女12例,本组患者中31例患者为单发肿瘤, 其余12例患者为多发肿瘤;根据TNM分期标准对所选的43例患者进行分期。本组患者均为初发肿瘤, 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测, 观察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向远处器官转移等,患者一旦怀疑有转移, 立即实施冰冻切片检测。本组患者肿大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本组患者因为不能耐受手术等原因而不实施根治术, 其中30例患者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13例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实施手术。观察组在下腹部正中切口下对肿瘤及周围2 cm的正常膀胱壁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实施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对全层肿瘤部位的膀胱壁进行电切除, 对肿瘤基底部周围2 cm膀胱组织切除, 直达膀胱肌层。术前对膀胱内进行检查, 观察是否累及到输尿管开口, 如果有累及到输尿管开口, 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是否输血, 术后是否有漏尿, 观察术后是否有肿瘤种植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中肿瘤首次复发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 术中均未输血, 两组患者术后没有发生漏尿发生, 没有肿瘤种植现象。观察组患者中9例患者复发, 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0.0%;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9.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复发, 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8.5%;观察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平均为8.7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24例和1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分别为10例和6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在手术界尚有争议, 有研究表明, 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别实施保留膀胱手术和根治性手术进行研究, 根治性切除膀胱治疗后的3年生存率和保留膀胱手术后的3年生存率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后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保留膀胱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本文中, 两组患者均实施了保留膀胱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了部分膀胱切除, 对照组实施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时间、复发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手术治疗后的肿瘤复发情况近似;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两种保留膀胱手术术后生存情况近似[4-6]。

综上所述, 保留膀胱手术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但术后要对患者实施有规律的膀胱灌注化疗, 并且术后有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膀胱检查, 观察是否复发和复发情况, 这对改善患者预后也十分重要。

[1] 耿达伟, 章良庆, 陈启平, 等. 手术加膀胱内灌注加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安徽医学.2009.1(1):21-23.

[2] 张国辉, 王金萍, 郑清友, 等.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6):557-561.

[3] 吕夷松, 薛学义, 毛厚平, 等. 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机体氧化应激改变及意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2.17(4):354-356.

[4] 张贵旺, 周善杰. 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同期手术对癌复发的影响. 山东医药.2009.46(37):40-41.

[5] 张国辉, 王金萍, 郑清友, 等. 保留膀胱手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评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18(6):806-809.

[6] 张方毅, 王峰, 翁志梁. 膀胱癌根治术中施行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意义. 实用肿瘤杂志.2013.3(1):284-28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059

2014-09-01]

473058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浸润性膀胱癌肌层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