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特征分析

2015-02-01王保功刘华玲王瑞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昼间晨峰收缩压

王保功 刘华玲 王瑞丽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特征分析

王保功 刘华玲 王瑞丽

目的 临床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特征。方法 8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36例与观察组(合并冠心病)50例。均实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22:00~6:00时段,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昼间节律消失率、晨峰出现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直接影响冠心病的发生,且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晨峰增加较明显。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特征

临床研究表明[1],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是非高血压的2倍左右,且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呈现线性相关。因此,监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分析其特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特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均经临床表现确诊为高血压,无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严重肝肾疾病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对照组(无冠心病)36例与观察组(合并冠心病)5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45.25±8.12)岁;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48.52±7.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袖带规格为22 cm×12 cm,实现连续24 h血压监测。操作方法将袖带绑在患者左臂上方,随后向袖带充入40~220 mm Hg(1 mm Hg =0.133 kPa)气体,放气速度2 mm Hg/s。6:00~22:00测试频率:1次/0.5 h;22:00~6:00测试频率1次/h,均测定40次。

1.3 评价标准 昼夜节律=(昼间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动脉压)/昼间平均动脉压×100%。当昼夜节律<10%,则评定昼间节律消失。根据6:00~8:00时间段,统计晨峰出现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 6:00~8:00时段: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42.12±7.36)mm Hg、(95.12±11.25)mm Hg;对照组分别为(138.52±6.85)mm Hg、(80.25±8.36)mm 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22:00时段: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52.36±8.25)mm Hg、(91.52±15.85)mm Hg;对照组分别为(135.52±11.54)mm Hg、(78.52±14.12)mm 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0~6:00时段: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58.25±8.86)mm Hg、(89.85±14.58)mm Hg;对照组分别为(124.52±3.52)mm Hg、(62.36±8.58)mm 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压昼间节律和晨峰频率情况 观察组血压昼间节律出现频率为16.12%,晨峰出现频率为86.21%;对照组分别为28.25%、14.25%,两组患者血压昼间节律和晨峰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肾功能衰竭和脑卒中等其他疾病的风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饮食习惯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高血压发病率的不断攀升。高血压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心、脑、肾等器官,甚至导致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也是脑梗死、肾衰竭等发生的重要原因,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隐形杀手”[2]。已有临床学者通过研究发现[3],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压水平呈现正相关,即患者血压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就越高。人们发现无论是正常血压还是异常血压人群的血压均存在昼夜波动性,该波动的变化曲线与长柄勺类似,当夜间血压下降率大于昼间血压的10% 视为血压昼夜节律正常即为杓型改变,当夜间下降<10% 视为血压昼夜节律不正常即为非杓型改变。血压的昼夜节律异常时会引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而对于靶器官损害和高血压程度可由夜间血压下降率来评估。

因此,加强患者血压的动态监测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是24 h动态血压监测,能够较好的反应患者血压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研究发现:患者的心脑肾靶器官极易在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情况下受到损害,在评估临床高血压程度及靶器官受损时,可根据患者夜间血压水平加以判断。在本次研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2:00~6:00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水平,与上述研究报道相一致。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受到动态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其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晨峰增加较明显。

由于晨峰频率及昼夜节律下降,能够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这可能是由于高血压早期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应激性的上调,使得靶器官的血管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最终降低了血管弛张的作用。加上损害程度的日益加深,可损坏神经体液调控能力,最终降低外周血管的可逆性改变,导致昼夜节律的消失或者下降。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应在临床中有效控制血压,实现24 h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特征来判断疾病,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最终降低对肾、心及脑等靶器官的损害。

[1] 李丽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点分析.中国医科大学,2014.

[2] 陈晓婕,黄颖,唐文红,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内科,2013,8(3):274-275.

[3] 黄修平.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特点.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17):41-4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34

2015-06-16]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心血管

猜你喜欢

昼间晨峰收缩压
血压晨峰对未达临界病变隐匿性冠心病的影响
轻型汽油车蒸发排放特征及温度对蒸发排放的影响
昼间行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血压控制 一日之计在于晨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昼间行驶灯集成在前照灯内的设计方法与应用
谈昼间行驶灯的设计及控制方法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