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黏膜神经分布在妊娠和阴道分娩中的表现分析

2015-02-01李秀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肛提前壁肌纤维

李秀娟

阴道黏膜神经分布在妊娠和阴道分娩中的表现分析

李秀娟

目的分析阴道黏膜神经分布在妊娠和阴道分娩中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接收正常阴道分娩58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阴道前壁黏膜组织上皮层内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NPY)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数量比同组阴道后壁黏膜组织内的神经纤维数量要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前壁固有层的PGP9.5、VIP染色阳性神经纤维数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及阴道分娩对盆底神经会造成一定的损伤。阴道前壁固有层PGP9.5、VIP的神经纤维丰富, 对阴道壁血管及阴道壁平滑肌扩张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的阴道分娩。

妊娠;神经纤维;蛋白质类;血管活性肠肽

因现代围生技术的发展, 围生期内母婴死亡率大大降低,目前, 临床产科逐渐将注意力转移至减少围生并发症及提高母婴生活质量上[1]。产前部分孕妇因惧怕阴道分娩损伤盆底功能而选择剖宫产。本文通过对照妊娠期、阴道分娩后阴道黏膜神经分布情况, 分析妊娠、阴道分娩对盆底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研究对象为本院产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58例正常阴道分娩初产妇, 年龄21~34岁, 平均年龄(28.9±2.5)岁, 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0.4±2.7)kg/m2;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是同期接受阴式手术的22例非妊娠期未产妇, 年龄23~30岁, 平均年龄(25.7±3.2)岁, 平均BMI(19.9± 2.1)kg/m2。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全部研究对象均知情, 并签订了同意书。

1.2 方法 ①阴道黏膜标本的制备。阴道黏膜切片, 厚度为20 μm, 然后实施免疫组化染色, 试剂盒为美国Chemicon公司提供的蛋白基因产物9.5, 并设置苏木精-伊红(HE)、空白对照染色。②肛提肌组织标本制备。肛提肌组织切片, 厚度为10 μm。实施厚度约为20 μm、三磷酸腺苷酶(ATP酶)染色、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肛提肌组织形态学、纤维直径与分型 标本HE染色后, 显微镜下见大部分肌纤维排列紧密, 肌束间有神经细胞、血管、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等。肌纤维普遍呈肥大状态, 间质与血管附近处有炎性浸润。标本切片进行ATP酶染色后, 可对其进行清晰分型。本组Ⅰ型40例, Ⅱ型18例。ACP染色后, 结缔组织可见酸性物质及红色颗粒状物质, 判断为炎细胞吞噬变性与坏死肌纤维组织。

2.2 两组阴道黏膜标本的神经纤维分布状况 两组标本的上皮和固有层均分布有神经纤维。部分取材较深的标本组织可见黏膜肌层存在数量较多的神经纤维及神经束。观察组阴道前壁黏膜组织上皮层的PGP9.5、VIP、NPY染色阳性神经纤维数量为(5.9±3.3)条/HPF、(7.7±3.1)条/HPF、(8.1±3.7)条/HPF, 高于后壁为(3.9±2.9)条/HPF、(5.9±3.1)条/HPF和(6.2±3.2)条/HPF,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道前壁固有层的PGP9.5、VIP、NPY染色体阳性的神经纤维数量为(3.8±2.4)条/HPF、(6.3±2.2)条/HPF、(7.0±2.4)条/HPF低于观察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肛提肌的神经源性改变及阴道分娩后的形态变化 妇女肛提肌的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妊娠以及阴道分娩之后, 肛提肌不仅可能出现肌纤维大小不一、萎缩、变性、角形化或者同型纤维聚集等神经源性改变, 也可能存在肌纤维坏死、核中心转移、细胞吞噬变性等肌源性改变。

妊娠中晚期, 孕妇的子宫重量、体积均较正常子宫大幅度增加, 对盆底肌肉及神经分支造成较大压迫。阴道分娩过程中, 盆底肌肉、神经受到剧烈牵拉, 容易造成盆底结构的损伤[2]。肛提肌组织神经源性改变主要由阴道分娩过度用力,支配肌肉的神经受损而引发;肌源性改变则可能是因分娩过程中的直接损伤导致(例如会阴侧切)[3,4]。

肛提肌纤维主要有Ⅰ型、Ⅱ型两种分型, Ⅰ型属于慢纤维, 能在静息条件下起到支持作用, Ⅱ型属于快纤维, 能够支撑肌肉快速收缩的力度与速度。本组肛提肌纤维分型中,Ⅰ型40例, 占68.97%, 略高于文献报道[5]。本研究观察产妇出现肌纤维肥大是盆底适应妊娠期生理改变及一些肌纤维萎缩后其他肌纤维代偿性肥大的结果, 此种改变属于生理性改变, 产后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后, 会有很好的改善[6]。

3.2 阴道黏膜神经分布在妊娠及阴道分娩后的特征与意义阴道黏膜层内的神经纤维末梢有自主神经纤维与感觉神经纤维。Hilliges 等研究发现, 阴道口的黏膜上皮内分布有神经末梢。该处的神经末梢与阴道表皮的神经末梢相比, 其功能的数据更少, 而表皮神经末梢与伤害性感觉及温度感觉存在较大关联, 还可能受多种模式的神经元支配。

盆底神经中, VIP、NPY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对血管壁、平滑肌的舒张、收缩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 产妇阴道分娩后, 阴道前壁黏膜上皮层的PGP9.5、VIP、NPY染色阳性数量显著多于阴道后壁, 这表明神经系统对阴道前壁上皮内血流所起的调节作用强于对阴道后壁。

位于阴道的自主神经及内脏感觉神经起到支配平滑肌、血管及腺体的作用, VIP能松弛宫颈的肌肉和子宫的肌肉。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阴道前壁固有层的PGP9.5、VIP染色体阳性的神经纤维数量比对照组更丰富, 有利于更好地扩张阴道壁血管, 改善血流。阴道前壁黏膜的VIP神经纤维分布增多加, 提示阴道壁肌肉层内的 VIP能神经纤维分布也可能会增加, 对阴道内平滑肌的放松较有益处, 从而降低阴道分娩中对肛提肌的损伤风险。

综上所述, 妊娠及阴道分娩对肛提肌、盆底神经存在一定的损伤风险, 肛提肌肥大多是适应妊娠期生理改变的结果,产后可恢复。孕产妇阴道前壁固有层PGP9.5、VIP神经纤维分布丰富, 有利于阴道分娩时, 扩张阴道壁血管及平滑肌,减少盆底功能损伤及肛提肌损伤的可能性。

[1] 廖碧珍, 杜春燕, 周勤, 等.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8, 1(2):88-89.

[2] 陶均佳, 应涛.妊娠分娩对盆底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海南医学, 2013, 24(11):1668-1670.

[3] Shek KL, Kruger J, Dietz HP.The effect of pregnancy on hiataldimensions and urethralmobility: an observationalstudy .Int Urogynecol J, 2012, 23(11): 1561-1567.

[4] 黄修治, 刘颖琳.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16(20): 2554-2557.

[5] 滕莉荣, 边旭明, 朱兰, 等.妊娠期和产后尿失禁患者肛提肌形态学特征及阴道黏膜神经表达的改变.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9, 12(2):112-116.

[6] 贺娟.妊娠、分娩及产后盆底锻炼对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山西医科大学, 201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065

2014-12-23]

464300 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肛提前壁肌纤维
超声评价女性肛提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三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评估产后肛提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
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肛提肌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