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

2015-02-01金振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患肢抗凝骨科

金振鑫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

金振鑫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骨科手术的140例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 做好心理、基础、专科、饮食、体位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为1.43% , 经专科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消失, 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科手术后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由于肢体制动、血管损伤、血流淤滞以及高凝状态造成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形成DVT[1,2]。DVT是骨科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血栓一旦脱落, 栓塞重要器官, 威胁患者生命, 2012年1月~2014年12月140例患者在本科室行骨科手术, 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室行骨科Ⅲ级以上手术患者140例, 其中男78例, 女62例, 年龄31~76岁, 平均年龄44.5岁。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手术48例,多发伤92例, 合并骨盆骨折41例;多发伤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采取相应的内固定方法。

1.2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要每天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的变化, 并和健肢比较;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患肢皮温、色泽、疼痛、浅静脉怒张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在溶栓过程中, 每天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征像,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 警惕脑出血发生[3,4]凝血时间为正常的1.5~2.0倍, 凝血活动度维持在20%~30% , 观察有无血尿、便血发生, 检查患肢足背动脉搏动, 下肢有无肿胀以及足趾活动障碍。

2 结果

140例患者中发生DVT 2例, 男1例, 女1例, 发生率为1.43% , 皮肤颜色青紫、淤血、患肢疼痛、皮温升高、压痛明显等症状, 查体双侧下肢相应平面的周径相差0.5 cm以上。手术后3~5 d发生DVT1例, 术后4周发生DVT 1例。经溶栓、抗凝治疗以及专科护理后症状消失, 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由于肢体的疼痛、明显的肿胀会使患者产生烦躁不安、焦虑、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 多和患者进行沟通, 要反复、耐心解释, 使其最大程度地理解、配合,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系统地进行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之间多沟通、交流, 消除不良心理反应。

3.2 预防措施 手术结束患者返回病房后应立即将双下肢抬高30°[1,5,6], 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 促进静脉向心回流。鼓励患者做患侧趾、踝、膝等关节早期主动、被动屈伸运动,对下肢进行按摩, 方法为由远端向近端挤压肌肉, 向心性按摩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并做肌肉等长收缩运动逐渐增加肢体各关节的活动以及肌力锻炼, 嘱患者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注意不要在窝或小腿下放置垫枕, 避免小腿深静脉受压回流不畅。

3.3 疼痛护理 疼痛不利于术后康复锻炼, 作为术后应激反应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发生DVT的危险, 嘱患者通过聊天、看报、分散注意力, 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镇痛泵等减轻疼痛, 有利于预防DVT的发生。

3.4 用药护理 术后尽量避免在同一血管避免反复穿刺,避免下肢穿刺输液;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 应遵医嘱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等抗凝药物预防DVT[7];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 发现特殊问题应及时汇报医生并参与处置。

3.5 健康宣教 在手术前, 注重对择期手术患者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于高龄、糖尿病、吸烟、肥胖等易发生DVT的患者更需详细讲解, 教会患者做下肢、足趾的主动运动, 嘱患者戒烟, 讲解DVT的健康知识, 详细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DVT的临床表现, 从而有效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

3.6 饮食护理 血粘度增高是诱发DVT的重要原因之一[8],尽量保持易消化清淡饮食宜, 所以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给予灌肠处理。

总之, 骨科手术后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1] 邵世坤, 张明辉, 张世清.低分子量肝素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 6(6):569-570.

[2] 金红.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当代医学, 2010, 16(21):97-98.

[3] 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05.

[4] 陈东峰, 余楠生, 卢伟杰, 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华骨科杂志, 2006, 26(12):823-826.

[5] 张明君, 李建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全国第六届临床护理学术研讨会, 2006:5975-5976.

[6] 曹伟新,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57.

[7] 陆芸, 马宝通, 郭若霖, 等.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华骨科杂志, 2007, 27(9):693-698.

[8] 狳生根, 毛强.骨科大手术前后凝血系统相关指标改变对监测DVT发生的意义.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8, 14(5):863-86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85

2015-04-29]

132011 吉林市中心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患肢抗凝骨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Mutually Beneficial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