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体会

2015-02-01朱丽媛李玉卿杨文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白介素单克隆类风湿

朱丽媛 李玉卿 杨文浩

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体会

朱丽媛 李玉卿 杨文浩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id arthritis, RA)是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未接受积极治疗, 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劳动能力丧失, 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tocilizumab, 托珠单抗)是一种人源性的白介素-6(IL-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在RA 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 且对etnercept、infliximab 等TNF-α抑制剂应答较差的患者仍有明显疗效[2]。白介素-6受体抗体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 于2012年在国内上市, 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由于价格昂贵, 目前国内应用较少。本科2012年11月~2015年3月对20 例RA 患者采用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 例RA患者均为本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 其中男5例, 女15例;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47±9)岁;病程2个月~30年, 平均病程(6.54±7.25)年。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以双手关节为主;X线摄片示关节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等;血沉、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 合并轻中度贫血;均未合并心、脑、肝、肺、肾、内分泌等严重系统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以无菌操作方法将托珠单抗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 缓慢静脉滴注, 一般静脉滴注时间在1 h以上。常规用量为400 mg/次, 每2周1次, 对于体重>100 kg的患者, 滴注剂量不超过800 mg/次。连续治疗1~3个月。

2 结果

治疗初始和结束时分别以DAS28积分评价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20例患者中显效(DAS28积分降至低度)16 例(80%), 有效(DAS28积分降至中度)3 例(15%), 无效1 例(5%), 总有效率为95%。

3 讨论

3.1 用药护理 用药前询问药物过敏史, 所有患者必须进行胸部CT、血常规和结核菌素试验检查, 排除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结核病。治疗开始后2 周检查1 次血常规, 以后每4周检查1 次。根据体重计算所需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溶液的体积, 从100 ml无菌无热原的生理盐水输液袋中抽取等量生理盐水弃去, 然后将计算所需的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溶液注入该输液袋, 使之稀释, 且最终体积为100 ml。混匀溶液, 小心倒置以避免产生气泡。

3.2 不良反应护理

3.2.1 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在输液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发作, 而在完成输液24 h内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和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本研究中20 例患者, 输液期间出现血压升高者2例, 血压最高170/11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其中1例伴有头晕症状, 经口服心痛定后缓解。1例患者出现头痛, 给予双氯芬酸后缓解。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后, 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2.2 治疗期间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 20例患者中5例出现皮疹, 以双上肢前臂部位常见, 嘱患者勿用手抓挠, 以免感染, 选择富含维生素C 的新鲜水果、蔬菜,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经连续治疗5 d 后2 例皮疹逐渐消失, 未发生慢性皮疹情况。4例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1例发生皮肤感染。安慰患者, 鼓励其多饮水、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加强病房消毒护理、加强生活起居护理和皮肤护理。病室每日通风换气, 温湿度适宜, 减少探视, 以休息为主, 避免劳累, 适当活动, 嘱患者注意保暖、防寒,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经上述处理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周后症状消失, 皮肤感染患者10 d左右痊愈。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本组2例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 最低为78×109/L, 告知患者本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为一过性和可逆性, 嘱患者进软食, 避免生硬食物,着宽松衣物, 注意避免磕碰, 监测血小板数量, 1周复查血常规, 血小板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

3.3 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e score 28, DAS28积分)的应用 DAS28积分是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推荐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指标[4], 以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血沉和C反应蛋白为主要评价指标, 具有简便易行、准确高效的特点。在临床中通过护士教育, 使之掌握评价方法, 可帮助有效掌控患者病情变化, 进而指导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提高疗效。在本研究中, 通过DAS28积分的应用, 可帮助患者直观的了解治疗效果,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信心。

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是独特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副作用轻微, 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其特点是起效快, 改善症状明显, 特别对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贫血具有良好效果,长期应用有效防止骨质破坏, 提高生命质量。综合护理使本组病例中有效率达95%,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提高了疗效。但本药物价格昂贵, 推荐用于中度及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患者。

[1] 王吉波, 潘琳.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山东医药,2002, 42(18):69.

[2] Emery P, Keystone E, Tony H P, et al.IL-6 receptor inhibition with tocilizumab improves treatm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efractory to anti-tumour necrosis factor biologicals: results from a 24-week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2008, 67(11):1516-1523.

[3] Claire Sheehy, Verity Evans, Heather Hasthorpe, et al.Revising DAS28 scores for remiss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Clinical Rheumatology, 2014, 33(2):269-27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65

2015-04-03]

063000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

猜你喜欢

白介素单克隆类风湿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白介素25 、33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我国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发流程研究
177Lu标记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