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管理的护理体会

2015-02-01罗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规范化肾病血液

罗英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管理的护理体会

罗英

目的 观察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管理的达标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6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降压、饮食控制、运动等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血糖管理, 即糖尿病健康教育与降糖治疗相结合, 将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8.8 mmol/L, 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0~9.0 mmol/L, 两组观察治疗3个月, 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经过血糖规范化管理达标治疗, 显效29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33例患者, 显效5例, 无效28例, 总有效率为15.2%,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加强血糖管理的达标, 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糖管理达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我国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2009~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在社区患者中为30%~50%, 在住院患者中为40%左右[1]。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 如果没有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很快就进入终末期肾病, 在我国主要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 而血糖的控制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到患者肾功能损害进展的控制以及临床预后。本文通过对3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规范化管理, 在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 减少继发感染、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门诊与住院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68例, 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治疗组男23例, 女12例, 年龄48~68岁, 糖尿病病程5~12年;对照组男20例, 女13例,年龄49~71岁, 糖尿病病程6~12年, 入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降压、饮食控制、运动等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血糖管理, 即坚持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与降糖药物的规范化治疗, 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饮食控制, 血糖、血压的监测等护理治疗管理,使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8.8 mmol/L, 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0~9.0 mmol/L。

1.3 疗效判断标准 以治疗后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8~8.8 mmol/L, 餐后2 h血糖8.0~9.0 mmol/L, 血压为:130~140/90~95 mm Hg(1 mm Hg=0.133 kPa), HbA1c<7.5%, 无继发感染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为治疗效果达标, 即为显效,反之为不达标, 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者经过血糖规范化管理达标治疗, 显效29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33例患者, 显效5例,无效28例, 总有效率为15.2%,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美国肾脏基金会(NKF)达成共识, 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DKD)[1]。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率轻度增加, 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升高, 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 需要透析和肾移植。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2]。我国大部分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都需要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而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常常因血糖控制管理不达标而出现病情加剧, 如并发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严重感染, 以及心肌梗死、脑血栓或脑出血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 临床预后很差, 患者死亡率极高。所以, 如何加强血糖达标管理, 减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尽可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是血液透析医护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多年来许多血液透析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如:①陈丽婵等[3]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②罗冬梅等[4]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③阚艳玲等[5]的《47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④曹家月等[6]的《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等。

本文通过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规范化达标管理,即坚持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与降糖药物的规范化治疗, 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饮食控制, 血糖、血压的监测等护理治疗管理, 使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8.8 mmol/L, 餐后2 h血糖控制在8.0~9.0 mmol/L, 血压为:130~140/90~95 mm Hg, HbA1c<7.5%, 减少继发感染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等方面均达到显著效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再次说明了血糖的规范化管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重要性, 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借鉴。

[1] 胡仁明.糖尿病肾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解读.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4, 29(2):18.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88(7):1227-1245.

[3] 陈丽婵, 陈凤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护理.现代医院, 2011(2):91-92.

[4] 罗冬梅, 赖燕, 林坚雄, 等.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5):19-21.

[5] 阚艳玲, 潘静.47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11, 28(28):75-76.

[6] 曹家月, 王永兴, 郭梅, 等.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安徽医药, 2013, 17(6):1067-106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56

2015-04-23]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血液透析室

猜你喜欢

规范化肾病血液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多彩血液大揭秘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