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2015-02-01王燕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疝气疝囊腹股沟

王燕妮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王燕妮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 实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及有效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5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其中49例小儿疝气患者身体恢复健康, 无睾丸异位、精索粘连、睾丸萎缩、继发性鞘膜积液等任何不良反应, 1例腹胀, 1例阴囊水肿, 8例牵拉痛, 经治疗患儿身体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 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应予以高度重视。

小儿疝气 ;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

小儿疝气是临床普外儿科常见病, 是先天发育不良, 胳壁膜发育不完善、过薄, 造成器官易冲破薄膜向外突出而形成疝气。临床表现为婴、幼儿在哭闹、剧烈活动后, 腹股沟部位出现可复性肿块。多在2~3个月时出现, 迟发至l~2岁, 1岁以后, 患儿自愈性差, 应及时手术治疗。若长时间肠管不回纳, 则可出现肠管缺血坏死导致并发症, 危及患儿生命。疝气患儿均应尽早手术根治[1]。外科疝气术式有两种:①开刀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微创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②微创腹腔镜囊高位结扎术, 有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疝气59例患儿, 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均取得了成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疝气患儿59例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患者, 其中男51例, 女8例, 年龄11个月~11岁, 平均年龄(4.0±2.4)岁,其中左侧腹股沟小儿疝气32例, 右侧腹股沟小儿疝气20侧,有7例为双侧腹股沟小儿疝气。均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术中、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术后2~4 d出院。

1.2 手术方法 患儿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 头低、患侧略抬高15°, 在患儿脐窝处切一长约1 cm 的切口, 建立气腹, 置入0.5 cm Trocar, 腹腔镜探查右侧和左侧腹腔, 找到疝囊, 分别结扎, 并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及用物无误后, 在缝合脐孔。手术历时最短6 min, 最长22 min, 平均(11.32±2.14) min;术中出血量最少1 ml, 最多6 ml, 平均(1.51±1.21) ml;术后住院时间最短2 d, 最长4 d, 平均(3.0±1.0)d。

1.3 手术护理

1.3.1 术前准备

1.3.1.1 心理护理 术前1 d巡回护士探视手术患儿, 患儿及家长对腹腔镜手术认知不足, 对术后效果产生恐惧和紧张,因此, 巡回护士耐心做好微创手术解释工作, 向患儿家长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点以及本院手术成功病例, 消除顾虑,采用正确的诱导和耐心的启发、教育、鼓励、表扬等护理手段, 舒缓患儿紧张情绪, 营造最佳心态, 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3.1.2 患者准备 患儿术前少食或禁食牛奶、豆制品及含糖饮食;术前4~6 h禁食禁饮, 排空膀胱, 防治肠胀气;手术前1 h给患儿清洗腹部及会阴部皮肤, 严格清洗脐部,采用消毒棉签蘸75%乙醇清洁脐孔, 动作轻柔, 避免过度摩擦, 以减少术后切口不良反应[2]。

1.3.1.3 器械准备 腹腔镜仪器一套, 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对仪器进行性能检查, 并掌握腹腔镜器械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手术开始前将光纤、导线、导管正确安装在仪器主机上, 将摄像系统摆放在手术床的右下角, 人工气腹装置与其并排在手术床的右侧, 并将二氧化碳气流量调5 L/min, 压力调至1.07 kPa, 从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3.2 术中护理

1.3.2.1 术中保暖 小儿体温调整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出现体温过低, 要重视术中保暖。具体方法:①手术室温度:手术30 min前, 调节手术室温度, 26~28℃, 湿度60%左右;②手术室途中温度:患儿在进出手术室途中应给患儿包裹好,保证途中不受凉。

1.3.2.2 术中观察 腹腔镜手术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气腹会对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产生影响, 故巡回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神志、瞳孔、脉搏、呼吸变化, 如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困难, 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为保持气腹压力平衡, 充气 时要先慢后快。

1.3.3 术后护理 术毕, 防止患儿坠床, 应给予适当保护。对全身麻醉未清醒患儿去枕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护士协助麻醉医生吸痰, 保持呼吸道畅通。清洗皮肤血迹, 注意保暧。

2 结果

本组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6~22 min, 术中出血约1~6 ml, 其中49例小儿疝气患者身体恢复健康, 无睾丸异位、精索粘连、睾丸萎缩、继发性鞘膜积液等任何不良反应, 1例腹胀, 1例阴囊水肿, 8例牵拉痛, 经治疗患儿身体痊愈,术后2~4 d出院。

3 小结

小儿腹股沟疝气随其年龄增长, 疝囊将不断增大, 并可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可能性, 引起睾丸或卵巢萎缩、梗塞, 超过1岁后难以自行愈合, 要及时把握手术黄金时间。腹腔镜疝气囊高位结扎术, 能有效达到根治目的[3]。相比之下, 传统手术采取腹股沟区横切口或斜切口, 解剖腹股沟区, 分离疝囊达到疝囊高位结扎, 对于双侧小儿腹股沟疝要左右两个解剖切口或分两次完成手术治疗。给患儿增加了一定程度疼痛, 并增加手术风险。临床手术是否成功与手术护理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手术配合的关键在于:①术前的充分准备;②术中的密切配合:护士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手术中做到稳、准、快传递手术器械, 以敏捷、沉着应急能力准确无误配合手术;③严密观察术后病情。这样才能确保手术成功率,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1] 虢新莲.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182例舒适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14):15-16.

[2] 廖跃武.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120例临床疗效观察.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8):1598-1599.

[3] 张秀萍.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702-70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55

2015-04-17]

130051 长春市儿童医院

猜你喜欢

疝气疝囊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