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疗联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2-01刘绪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转移性黄芪生存率

刘绪川

放疗联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绪川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 观察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和2年后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情况;4周后, 测定治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CD4/CD8值, 评价所选治疗方案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 治疗4周后, 观察组止痛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 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且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远期生存率, 明显缓解肿瘤疼痛,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转移性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黄芪建中汤;免疫功能

骨肿瘤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转移性三大类, 其中以转移性骨肿瘤最为常见。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所形成子肿瘤。原发肿瘤诊断明确并经治疗后转移至骨骼,一般较易发现。但原发肿瘤部位和症状隐匿以转移性骨肿瘤作为主要就诊主诉时, 诊断上往往容易混淆, 甚至将转移性骨肿瘤当做骨原发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骨是肿瘤最常见的3个转移部位之一。据报道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有半数以上最终会发生骨转移[1]。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采用三维放疗联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 均符合《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2]中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标准, 常规检查可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血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血浆蛋白下降、A/G比值倒置等表现, 还应进行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血钙、血磷等项检查。尿内儿茶酚胺增高。并经病理学或细胞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其中男16例, 女14例;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56.7岁;原发病灶:肺癌6例,胃癌9例, 肠癌5例, 乳腺癌1例, 前列腺癌5例, 子宫癌4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 放疗200 cGy/次, 1次/d, 总剂量4000 cGy, 4周分20次完成。观察组在放疗同时给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 基本方为:饴糖(30 g)、桂枝(9 g)、芍药(18 g)、生姜(9 g)、大枣(6枚)、黄芪(5 g)、炙甘草(6 g), 随症药量加减。1剂/d, 高压锅煮1 h,分2次服用, 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止痛效果评价: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或>2级为完全缓解(CR);>1级为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 止痛药用量减少, 但≤1级为轻度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NR)。总有效率=(CR+PR+MR)/总例数×100%。②生活质量评定:KP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20分为显著改善, 增加≥10分为改善, 无增加为稳定, 减少≥10分为下降。有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稳定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 观察组止痛效果:完全缓解3例(20.00%), 部分缓解8例(53.33%), 轻度缓解3例(20.00%), 无效1例(6.67%), 治疗止痛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止痛效果:完全缓解2例(13.33%), 部分缓解5例(33.33%), 轻度缓解3例(20.00%), 无效5例(33.33%),治疗止痛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改善4例(26.67%), 改善8例(53.33%), 稳定1例(6.67%),下降2例(13.33%), 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著改善2例(13.33%), 改善6例(40.00%), 稳定2例(13.33%), 下降5例(33.33%), 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止痛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 观察组显著改善1例(6.67%), 改善2例(13.33%),稳定6例(40.00%), 下降6例(40.00%), 总有效率为60.00%,生存率为66.67%(10/15)。对照组显著改善患者1例(6.67%),改善2例(13.33%), 稳定2例(13.33%), 下降10例(66.67%),总有效率为33.33%, 生存率为33.33%(5/15)。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前NK细胞活性为(29.03±12.87)%, CD4/CD8为(1.40± 0.27),治疗后NK 细胞活性为(37.11±17.23)%, CD4/CD8为(1.81± 0.32), 对照组治疗前NK细胞活性为(29.23±10.14)%, CD4/CD8为(1.39±0.35), 治疗后NK细胞活性为(26.32±17.21)%, CD4/ CD8为(1.30±0.32), 两个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后, 观察组NK细胞活性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常伴有顽固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症状[3]。放疗不仅可以杀灭肿瘤细胞, 还可以抑制破骨细胞释放致痛性化学递质,从而达到快速有效止痛的目的, 且其疗效持久, 可维持较满意的生存质量[4]。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可精确定位靶区, 适形程度高, 在增加靶区放疗剂量时, 能有效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免受损害, 转移性骨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以躯干及四肢的近心端为高发, 四肢的远心端为低发, 肢端者极少见。早期多属单发, 也可为多发。发生在脊柱的转移肿瘤,腰椎最多, 胸椎次之, 颈椎最少。乳癌、肺癌和肾癌多转移到胸椎;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直肠癌多转移到腰椎;而鼻咽癌、甲状腺癌多趋向于颈椎转移[5]。此外, 肺癌、肝癌、乳腺癌也容易向骨盆和股骨上端转移。在这类病例中, 经检查多可以找到原发灶, 但仍有10%~30%找不到原发灶, 转移瘤最常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有全身消耗症状、转移灶局部的疼痛、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等。以局部的疼痛及病理性骨折而来就诊者为多。约40%患者有原发恶性肿瘤的病史及体征,在治疗中或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出现转移症状。多数患者无原发肿瘤病史及体征, 首发症状即为转移的症状, 造成诊断上的困难[6], 如肝癌、甲状腺癌、肾上腺肿瘤及肾癌等就常无原发症状。

中医学认为, 肿瘤是由于正气虚损, 邪气乘袭, 使机体气机受阻, 血行不畅, 痰瘀互结而成[7]。附子为历代医家重用的扶阳药, 在放疗的同时辅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 方中大剂量使用附子等扶阳药, 以达到驱邪扶正、散结止痛的功效。研究结果显示:放疗联合大剂量黄芪建中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止痛效果显著, 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8],同时由于黄芪建中汤中甘草及干姜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降低化疗及附子的毒副作用, 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1] 杨维泓, 郭勇, 姚庆华,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转移性骨肿瘤58例.江西中医药, 2013, 39(9):42.

[2] 刘昕耀, 蒋孝忠, 孟宽庸, 等.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56.

[3] 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社, 2010:1195.

[4] 林华, 陈新, 朱秀芬, 等.老年骨关节疼痛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的研究.实用老年医学, 2013, 21(6):380.

[5] 张存悌.详辨阴证创见深刻(3)—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三.辽宁中医杂志, 2005, 32(8):835-836.

[6] 陈振东, 孙燕, 望肇炎.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74-176.

[7] Rosen CJ, Kessenich CR.Canparative clinical phaanacology and terapeutic use of biophosphonates in metabolic bone diseased.Drugs, 1996, 51(4):537-551.

[8] 张天泽, 徐光炜.肿瘤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57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17

2015-04-17]

257333 山东省广饶县李鹊镇卫生院

猜你喜欢

转移性黄芪生存率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黄芪是个宝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疗效及安全性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