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腹水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5-02-01楚效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呋塞米利尿腹水

楚效娥

肝硬化腹水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楚效娥

目的 通过使用西药来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观察, 研究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法。方法 8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 对照组41例。对照组使用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组显效31例, 有效7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22例, 有效7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作用于多巴胺受体, 受体激动后血管扩张, 肾血流量加快, 肾小球半过滤也相应增加, 起到了利尿作用, 与呋塞米协同, 更有效的治疗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多巴胺;呋塞米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 它具有发病慢、弥漫性和进行性的特点, 是肝脏纤维化的最后一个阶段。肝硬化早期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腹泻、胃口不佳等;而等到门静脉高压加上肝功能不全时已经是晚期了, 此时的并发症会很多主要有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腹水、肝病综合征甚至肝癌[1]。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水, 腹水的出现就预示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差, 因为预后性很差,治疗困难很大。现在西医治疗上主要是保护肝脏、排除腹水即就是利尿。本文就针对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内科的治疗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8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2例患者, 男19例, 女23例, 年龄46~78岁, 平均年龄57.6岁, 病程0.5~6年。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是第二次出现腹水情况,其中并发电解质紊乱患者4例;对照组41例, 其中男23例,女18例, 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55.2岁, 病程1~5年。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是第二次出现腹水情况, 其中并发电解质紊乱的患者有2例, 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住院治疗患者尽量保持卧床, 研究发现患者在平躺时肝脏可增加1/4的血流量, 更有利于恢复受损的肝脏组织, 给两组患者都使用常规的西药进行保肝利尿和支持,蛋白质含量在1.5~2 g/(kg·d)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 高蛋白具有促进肝细胞进行自我修复的作用;摄入脂肪则以40~50 g/d为宜, 肝硬化患者胆汁的合成和分泌都会减少, 太多的脂肪不容易消化, 而且过多的脂肪会堆积在肝脏内, 阻止肝糖原的合成, 进一步减退肝功能;糖类的摄入350~500 g/d;矿物质的摄入, 时常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 但是严格控制钠离子的摄入,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再服用螺内酯.2次/d.40 mg/次, 在以上的基础上再给观察组患者加入多巴胺注射.1次/d .40 mg/次。

1.3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通过B超探测发现腹水完全被吸收, 肝功能得到改善;有效, 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 B超探测发现腹水量明显减少, 肝功能得到改善;无效, 临床症状没有得到缓解, 体征没有减轻的情况, B超探测发现腹水量没变甚至有增多的可能, 病情有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组显效31例, 有效7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7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若出现腹水, 则表示肝硬化有代偿期转化为失代偿期, 失代偿期的患者3/4都会出现腹水, 腹水形成的因素很多, 比如:①门静脉压力增大, 当气压力超过300 mm H2O (2.94 kPa)时,那么腹腔内的窗静水压增高, 这样组织液的吸收会减少从而漏入腹腔导致腹水;②低白蛋白血症, 如果白蛋白低于30 g/ L时, 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会降低, 导致血液会外渗, 形成腹水;③淋巴液生成过多, 肝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 血浆会随窦壁渗透到间隙, 导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 渐渐超过了胸导管引流的最大能力, 淋巴液会随着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腹腔形成积水;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肾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前列腺素、心房肽以及激肽释放酶一激肽活性降低, 因此肾血流量排尿量和排钠离子的量都减少, 所以在西医治疗腹水的首要考虑保肝, 改善肝功能, 卧床、增加营养和支持疗法都是基础[2,3]。

以前的临床治疗上只是使用呋塞米利尿、螺内酯, 效果不明显, 本实验中在观察组患者中加入了多巴胺治疗, 有效率明显提高。其作用机理, 由于腹水导致腹腔内压增高, 呼吸循环受到影响压迫肾脏, 影响肾功能;另外该类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血管收缩,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皮质血流量一直降低, 肾脏灌注不足尿量减少, 这样的恶性循环。多巴胺主要作用是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起作用, 多巴胺受体被激动的结果是血管扩张, 肾血流量增加尤其明显。肾小环滤过率增加, 因此与呋塞米合用有协同作用, 明显增强利尿效果。

由本次实验发现, 对比治疗之后, 再结合腹水的形成原理, 发现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在治疗腹水的效果相当明显, 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同时时刻做好肝的保护, 在进行利尿排出给水, 支持对症治疗, 最后痊愈。所以使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冯丽英.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新医学.2012, 6(10):351-352.

[2] 杨佩荣.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12(4):184-185.

[3] 黄安胜.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医学信息.2013, 9(2):46-4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03

2014-08-11]

277011 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呋塞米利尿腹水
肉鸡腹水咋防治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贵州省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一)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贵州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三)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肝硬化腹水研究及临床治疗
甘玉消胀散穴位贴敷联合常规保肝利尿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