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5-02-01李会希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切除率外科手术生存率

李会希

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李会希

目的 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0例。治疗组接受2个周期术前新辅助化疗, 随后根据化疗情况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先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胸部放疗。结果 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83.3%(25/30), 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手术切除率、术后6个月生存率方面,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 手术切除率较高, 术后生存率也较好。

术前新辅助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切除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0例。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均经过细胞学诊断(术前病理学)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且从未接受过化疗和放疗。治疗组中, 男19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63.6±16.9)岁。对照组中, 男20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64.7±15.4)岁。已排除Ⅱ及Ⅰ期肺癌患者、不能耐受手术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远处转移者和小细胞肺癌者等[1]。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接受2个周期术前新辅助化疗, 随后根据化疗情况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先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胸部放疗方案。

1.2.1 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静脉化疗, 其中MVP方案(丝裂青霉+长春酰胺+顺铂)化疗9例, EP方案(依托泊甘+顺铂)11例, CA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10例。 每个周期为21~28 d。

1.2.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结束4周后, 复查胸部、头部强化CT扫描, 腹部B超,确定病灶已缩小且病情稳定患者可根据情况进行外科手术,若患者病情进展较快, 改为其他方案的胸部放疗(化疗)[2]。对照组患者先行外科手术治疗, 术后进行胸部放疗。

1.3 观察指标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 并计算术后6个月生存率和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 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效率=(CR+PR)例数/样本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效率 治疗组患者经过2周期化疗后, 获得6例CR, 19例PR, 4例SD, 1例 PD, 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83.3%(25/30)。

2.2 两组切除率比较 2个周期化疗后, 治疗组患者中, 2例患者转为放疗;2例行剖胸探查术, 其余26例患者中, 肺叶切除术19例, 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7例,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92.9%(26/28)。对照组患者中, 剖胸探查术5例, 肺叶切除术19例, 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6例,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83.3%(25/30)。在手术切除率方面,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下降, 贫血、血小板下降、呕吐等。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 发生率为10.0%(3/30)。不良反应患者经治疗后好转, 未影响正常化疗和手术。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2例, 发生率为6.7%, 术后未发生死亡。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4例, 发生率为13.3%, 术后死亡1例, 死亡率为3.3%。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比较,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术后6个月生存率比较 术后每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 治疗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86.7%(26/30), 对照组为70.0%(21/3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肺癌具有易迁移的特点, 可随血液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向远处迁移, 同时, 癌细胞可侵犯邻近组织。由于支气管肺癌的这一特性, 所以不能仅仅依靠外科手术、放疗外科手术、放疗、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等局部治疗的方法, 还要进行全身性治疗[3]。在临床治疗中, 多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而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也属于其中一种。

本次研究中, 对治疗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了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案,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组患者经过2周期化疗后, 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效率达到了83.3%, 证明了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确切疗效。在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方面, 治疗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与普通化疗相同,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与普通化疗不良反应基本相同。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手术切除率方面、术后6个月生存率方面, 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术切除率方面、术后6个月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 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国内李华光[4]的相关研究显示:由于术前化疗时, 肺癌的微转移能被杀灭, 所以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灶后, 患者可获得肺癌根治的机会, 这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1] 杨金旗, 苑学明.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0, 16(31):94-95.

[2] 李晓明, 黄国胜, 杨军, 等.新辅助化疗在ÓA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5(11):32-33.

[3] 马秉灵, 张沛刚, 贺丕瑞.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65例.肿瘤与临床, 2006, 8(12):836-837.

[4] 李华光.新辅助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的应用评价.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3):44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76

2015-01-21]

455000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切除率外科手术生存率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