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1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2015-02-01王江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皮肤病

王江涛

61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王江涛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 为带状疱疹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皮肤科门诊治疗的61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6例患者中, 男370例, 女246例, 男性发病数是女性的1.5倍。带状疱疹发病时间以一、二季度较高, 占401例(65.1%);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 占303例(49.2%)。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中男性居多,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中老年患者病情重, 容易导致后遗神经痛。早期规范治疗, 可明显缩短病程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 为进一步提高带状疱疹患者的诊治水平,现将2010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6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4年12月来本院皮肤科就诊的 616例带状疱疹患者, 其中男370例, 女246例,男女比例为1.50:1, 年龄1~96岁。其中≤19岁61例(9.9%), 20~39岁252例(40.9%), 40~59岁156例(25.3%), 60~79岁132例(21.4%), ≥80岁15例(2.4%)。

1.2 发病时间 616例患者中1月份发病60例, 2月份47例, 3月份72例, 4月份74例, 5月份81例, 6月份67例, 7月份43例, 8月份37例, 9月份40例, 10月份33例, 11月份30例, 12月份32例。

1.3 发病诱因 191例患者发病前劳累、工作压力大, 129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12例有肿瘤疾病, 61例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疾病, 26例有糖尿病、甲亢疾病, 7例发病前曾施行手术, 203例无明显诱因。

1.4 皮损分布部位 躯干部369例, 面部三叉神经75例(其中眼支32例), 上肢 61例, 下肢77例, 骶尾部26例, 顿挫型5例, 泛发型3例, 发生于左侧351例(57.0%), 右侧265例(43.0%)。

1.5 临床表现 先发生神经痛, 再发生皮损者314例(51.0%),同时发生者154例(25.0%), 先发生皮损, 再发生神经痛者113例(18.3%), 仅有皮损, 无神经痛者30例(4.9%), 仅有神经痛, 无皮损者5例(0.8%)。

1.6 全身症状及并发症 1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体温均未超过39.0℃, 占 2.8%;食欲明显下降的患者326例,占 52.9%, 影响睡眠的患者376例, 占61.0%;合并眼结膜炎、角膜炎17例, 占2.8%;严重细菌感染21例, 占3.4%;Ramsay-Hunt综合症3例, 占0.5%。

1.7 年龄与神经痛关系 中老年患者疼痛剧烈, 儿童及中青年多数表现为轻度或中度疼痛, 年龄越小, 疼痛程度越轻,可表现为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烧灼样, 也可表现为麻木以及其他皮肤感觉异常。

1.8 误诊情况 误诊21例, 占3.4%, 均为先出现神经痛后出现皮疹者或顿挫型, 患者就诊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 分别误诊为冠心病、胃病、肋间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病、附件炎、结膜炎、角膜炎等。

1.9 治疗方法 ①抗病毒治疗, 治疗上应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 通常用泛昔洛韦、阿昔洛韦或利巴韦林, 特别是中老年患者, 有利于减轻神经痛, 缓解病程。②糖皮质激素应用,可抑制炎症过程, 缩短病程。③抗炎止痛药物, 通常用吲哚美辛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④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⑤物理治疗, 可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或红外线局部照射。⑦外用药物用炉甘石洗剂。

1.10 后遗症 37例遗留后遗神经痛, 21例病程1~3个月, 12例病程3~6个月, 4例病程大于半年。其中≤39岁无后遗症发生, 40~59岁8例(5.1%), 60~79岁17例(12.9%), ≥80岁12例(80.0%)。

2 结果

616例患者中, 男370例, 女246例, 男性发病数是女性的1.5倍。带状疱疹发病时间以一、二季度较高, 占401例(65.1%);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 占303例(49.2%)。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此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 潜伏病毒被激活, 使受累的神经发炎及坏死, 产生神经痛[1]。如果发病初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容易导致持久的后遗神经痛, 因此对于带状疱疹快速有效的治疗是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关键。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方法是抗病毒、促进水疱吸收、止痛、营养神经和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本文资料显示:① 616例带状疱疹患者中,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男女比例为1.50:1, 这与冯和平等[2]报道类似, 这可能与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有关。②患病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49.2%), 但与欧阳烈等[3]报道(80.2%)不一致, 这可能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 全身抵抗力降低, 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20~39岁患者252 例(40.9%), 这可能与本院位于经济开发区, 周围工厂较多, 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生活工作压力大、劳累、紧张有关。 ③ 皮损分布以躯干部最常见, 其次为三叉神经, 这与张蕾等[4]报道类似, 皮损分布以左侧肢体居多, 这与王芳[5]报道不一致。④发病季节以以一、二季度较高, 这与曾招才等[6]报道类似。⑤本组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7例(6.0%),与佟长顺[7]报道有差异, 年龄越大, 发生率越高, 这可能与患者年龄大,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综上所述,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因此在临床诊疗活动中, 应全面考虑, 认真分析, 早诊断, 早治疗, 综合治疗, 尽量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3.

[2] 冯和平, 常建民.带状疱疹309例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 36(6):355-356.

[3] 欧阳烈, 孙世明.288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3, 10(3):165-166.

[4] 张蕾, 谷金鹏.124例带状疱疹临床资料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 26(2):152.

[5] 王芳.457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3, 19(2):181-182.

[6] 曾招才, 廖小丽.30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皮肤病与性病, 2007, 29(2):10-11.

[7] 佟长顺.18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皮肤病与性病, 2006, 28(4): 10-11.

Clinical analysis of 616 herpes zoster cases

WANG Jiang-tao.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Na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222,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herpes zost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eating herpes zoster.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616 herpes zoster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mong 616 patients, there were 370 male and 246 female.Male had morbidity number as 1.5 times of female.The first and second quarters had higher occurrence of herpes zoster, accounting for 401 cases (65.1%).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accounted mostly as 303 cases (49.2%).Conclusion The majority of herpes zoster patients are male, and their morbidity increased with age.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had severe status, which can lead to postherpetic neuralgia.Early standard treatment can obviously shorten course of disease and reduce incidence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Herpes zoster; Clinical analysi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38

2015-01-16]

528222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皮肤病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危急重皮肤病救治进展学习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