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5-02-01沈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体位腹腔镜手术

沈洁

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沈洁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LS)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体会。方法 10例行LS治疗的患者,给予其围手术期的细节化护理, 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 术后的病情观察、体位、活动、引流、饮食干预等内容。对本次护理效果加以评定, 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 术中未行输血救治或者转开腹术, 术后无并发症, 住院5.0~9.5 d后健康出院。结论 开展围手术期的细节化护理, 可保证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促使其在术后快速恢复健康, 痊愈出院。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具有创伤小、痛感轻、出血量少、生理功能干扰低、愈合速度快、住院时间短、瘢痕不明显等诸多优势, 是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又一类较为成功的器官切除手术[1]。这一手术首次报道于1991年, 在我国于199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救治工作, 目前, 正在大范围推广。但是, 相比较于其他手术而言, LS是外科手术中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类, 需护理人员给予精心配合[2]。本院此次以10例行LS的患者为对象, 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体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10例行LS治疗患者, 为本院在2009年8月~2014年8月收治, 男6例, 女4例, 年龄最小47岁, 最大75岁, 其中, 6例为脾脏囊肿, 3例为海绵状血管瘤, 1例为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排除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急性腹膜炎、脾脓肿、重要器官功能缺陷、麻醉耐受度低、左上腹部手术者及中晚期妊娠期患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行全身麻醉下手术, 摆正体位, 将10 mm的Trocar由脐上缘插入, 置入腹腔镜;对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胃动/静脉逐步分析并切断, 对脾脏门动脉及门静脉加以处理;切开患者腹膜, 以标本袋对脾脏进行收纳, 剪碎之后, 取出;对腹腔进行检查, 在确定止血完全后, 置入引流管, 完成手术。

1.2.2 围手术期护理

1.2.2.1 术前 ①心理护理:LS治疗者多为慢性病, 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暴躁心理, 对手术的配合能力较低。而且,由于LS属于新型技术, 患者与患者家属对其了解均较少, 容易出现焦虑、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针对以上问题, 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与其家属, 帮助患者了解同病房患者、负责医师及护士等人员, 减轻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主动向其讲解LS技术的相关知识, 比如手术适应证、手术步骤、手术成功率等, 增加患者对手术的熟悉度;向患者强调主观情绪对手术的影响, 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②术前评估:主动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治疗情况及平素身心状况,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对患者的凝血机制、生化检查结果等资料加以整合, 及时向医师汇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肝功能分级等信息, 降低治疗风险。③术前准备:提醒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 戒烟酒, 以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度;帮助患者开展深呼吸、排痰、咳嗽等呼吸功能锻炼;提醒患者活动时尽量避免磕碰或创伤;术前, 告知患者忌食奶制品、豆制品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根据手术要求, 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尤其做好脐缘消毒, 避免切口感染;手术开始前12 h, 禁止饮食, 6 h禁止饮水;手术当日, 留置胃管, 以实施胃肠减压, 留置导尿管, 以确保膀胱空虚[3]。

1.2.2.2 术后 ①生命体征监测:术后, 为患者实施持续心电监护, 掌握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面部表情, 注意查看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症状, 观察切口部位渗液、渗血情况,将异常状况及时报告给负责医师。②体位护理:麻醉苏醒之前, 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去枕平卧位, 头稍微偏向一侧, 以预防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吸, 麻醉苏醒之后, 调整为舒适卧位,尽量减轻卧位时手术切口痛感。③活动:术毕当日或手术后次日, 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 鼓励其下床适当活动, 以预防深静脉血栓、肠粘连。④饮食:手术当日, 继续禁食;术后1~2 d, 观察患者的肛门排气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可鼓励患者适当进食, 食物温度适中, 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到软食到普通食物的过度原则, 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腹部感觉,对腹胀、腹痛、腹泻等问题加以及时处理。⑤引流管:妥当安置并固定引流管, 尽量避免出现受压、扭曲、堵塞、脱管问题;在调整体位时, 注意动作轻柔, 不要碰到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引流量, 若未有异常状况, 可于术后2~3 d行B超检查, 进一步确定无异常状况后, 拔除引流管。⑥并发症:对术后出血、伤口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以积极干预。比如, 术后仔细观察引流管引流液形状, 若24 h内发现颜色鲜红的引流液, 且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50 ml, 患者有体温下降、血压降低、皮肤湿冷问题, 证明腹腔出血, 应及时告知医师对此加以处理[4]。

2 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于全身麻醉状态下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1.7~2.4 h, 平均手术时间155 min, 术中出血量为60~550 ml,平均出血量为95 ml, 术中未实施输血救治, 未转开腹手术。术后每例患者脾窝内置入一根腹腔引流管, 未有发生并发症者, 住院5.0~9.5 d, 平均住院时间5.7 d, 均痊愈出院。

3 小结

近几年来, LS技术的推广, 为诸多需行脾脏切除治疗的患者减轻了痛苦。本院为进一步降低LS并发症, 提高LS水平,此次对10患者行护理研究。患者经细节化围手术期护理后,手术全部成功, 均快速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 在行LS手术时, 配合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1] 文宇, 苗雄鹰, 黄生福, 等.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学习曲线分析.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7(5):517-520.

[2] 马万里, 谢永铮, 张军杰, 等.腹腔镜巨脾切除加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7例分析.重庆医学, 2014, 43(3):348-349.

[3] 胡芳.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29-30.

[4] 柳立蓉, 王丹.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江苏医药, 2010(14):1705-170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161

2014-12-22]

463000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

猜你喜欢

体位腹腔镜手术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之后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