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因素及解决策略分析

2015-02-01卢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几率外科手术肝胆

卢权

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因素及解决策略分析

卢权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时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式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病例, 随机选出120例对造成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根据对患者病例的分析, 造成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手术因素两大类。其中年龄、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数量、胆红素含量以及切口类型等是最为主要因素;而手术因素中手术时间、失血量、是否用碘伏冲洗切口、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为主要因素。结论 手术者应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合理安排手术方案, 积极改正可能引发感染的各类因素, 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肝胆外科;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肝胆类疾病是外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方法来治疗肝胆外科疾病, 但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其会导致人体出现感染性炎症, 也是威胁手术治疗肝胆疾病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文即是对肝胆外科手术中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原因进行的分析, 并对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论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2010年1月~2014年8月来本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病例中随机选取120例,其中男72例, 女48例, 平均年龄(51.43±13.68)岁。其中患有肝脏类疾病的患者39例, 患有胆囊类疾病的患者45例,患有胰腺类疾病的患者36例。患者接受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肝段切除手术、肝血管瘤切除术、肝肿瘤射频消融术、胆管瘤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总管引流术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120例患者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患者病程记录、用药单据、分泌物培养数据表、各项检查结果数据以及患者基本资料等。同时对手术中可能造成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整理, 主要包括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失血量、是否用碘伏对切口进行冲洗以及术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然后对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血清白蛋白含量、总胆红素含量、谷丙转氨酶含量、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切口分类进行详细的记录[2]。

2 结果

经过对120例患者病例的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患者中年龄<60岁49例, 占比40.83%;≥60岁71例, 占比59.17%。患者中患有糖尿病89例, 占比74.17%;无糖尿病31例, 占比25.83%。患者术后血清蛋白含量<30 g/L的50例,占比41.67%;≥30 g/L的70例, 占比58.33%。总胆红素含量<171 μmol/L的42例, 占比35.00%;≥171 μmol/L的78例, 占比65.00%。谷丙转氨酶<80 mmol/L的58例, 占比48.33%;≥80 mmol/L的62例, 占比51.67%。白细胞计数<10×109/L的48例, 占比40.00%;≥10×109/L的72例, 占比60.00%。血红蛋白含量≤10.0 g/L的71例, 占比59.17%;>10.0 g/L的49例, 占40.83%。患者中Ⅰ型切口16例, 占比13.33%;Ⅱ型切口45例, 占比37.50%;Ⅲ型切口59例, 占比49.17%。

另外, 患者的手术时间<240 min 33例, 切口感染比率为27.50%;≥240 min 87例, 比率为72.50%。术中失血量<800 ml 28例, 比率为23.33%;≥800 ml 92例, 比率为76.67%。术中用碘伏冲洗切口37例, 感染率为30.83%;没用碘伏83例, 感染率为69.17%。术中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32例, 感染率为26.67%;头疱类39例, 比率为32.50%;其他类49例, 比率为40.83%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 年龄>60岁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相较年龄<60的患者要高略一些;而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几率也要高于没有患糖尿病的患者;总胆红素含量>171 μmol/L、血清白蛋白含量>30 g/L、谷丙转氨酶含量<80 mmol/L、白细胞计数>10×109/L、血红蛋白含量≤10.0 g/L时, 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要高一些。另外, 手术时间>240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没有用碘伏对切口进行冲洗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同时, 切口为Ⅲ型切口引发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在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 其造成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没有较大差异。

3 讨论

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过程中, 其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种, 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操作因素两大方面, 相关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提高重视度, 保证患者的健康。

在本次分析中可以看出, 在三种类型的手术切口中Ⅲ型切口所引发的感染率较高, 在本次分析中占到50%, 而Ⅲ型切口又是肝胆外科手术中比较常用的切口类型。因此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一定要保证Ⅲ型切口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手术结束后对腹腔和切口进行反复的消毒清洗, 同时还要保证术后恢复时引流管的畅通[3]。在对患者伤口进行冲洗是手术后必做的一道工序, 在临床上常用的为灭菌后的生理盐水,其效果一般。而应用0.5%的碘伏溶液对伤口进行冲洗, 可以有效预防伤口的感染情况, 将感染率控制在2%以下。在手术进行时医生应该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技巧,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这样就能够保证患者伤口及腹腔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缩短, 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患者失血情况, 如果失血过多则可能引发患者脏器供血不足, 功能恢复障碍, 降低人体对伤口的自愈能力, 从而增加了感染几率的上升[4]。

综上所述, 在患者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时一定要保证手术的无菌操作, 严格控制手术时间, 保证患者失血量和切口消毒工作, 同时还要确保患者的术后恢复, 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健康。

[1] 陈艳军, 李晓勇.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对策.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 6(9):194-196.

[2] 郑海波.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2):270-271.

[3] 刘志健, 林峰.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 12(5):765-766.

[4] 蔡秀军, 刘金钢, 张学文.胆道感染及其处理原因.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12(9):877-8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87

2014-12-22]

467000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

猜你喜欢

几率外科手术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