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分析

2015-02-01芮元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脑血管死亡率病情

芮元祥

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分析

芮元祥

目的分析急诊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效用, 总结急救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路径, 评价急救效果, 分析影响急救效果因素。结果 155例患者均安全送抵医院,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例病情相对恶化, 低于同期全院急性脑血管事件死亡率5.31%(6/113), 5例病情恶化者, 发病至接受院前急救时间(49.2±10.4)min高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55例均获得院前救护时间(35.0±8.8)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有助于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死亡率;发病至获得院前急救时间是影响急救效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抢救救护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指急性发作、发生的脑血管事件, 起病突然、致残致死率较高,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 减轻脑损伤, 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院前急救为患者及时提供基础的治疗, 有助于抑制疾病进展, 增进院内治疗效果。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共对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开展院前急救,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共对1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开展院前急救, 其中男88例, 女72例,年龄45~83岁, 平均年龄(67.2±11.9)岁。初诊原因:患者或患者家属主诉有意识障碍、头痛、昏迷、恶心等症状表现,其中昏迷126例、失语34例。

1.2 方法 利用车载通话系统, 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 抵达现场。与患者家属或患者进行沟通, 掌握患者病史、合并症、发作情况, 完成查体, 评估危重程度, 立即给予呼吸、脉搏、血压监测, 定时查看患者瞳孔, 评估昏迷水平, 判断脑血管意外类型,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 定时查心功能, 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衰竭征象。转运时, 协助患者取平卧, 适当抬高床头;头偏一侧, 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给氧, 查看呼吸指标, 有无四肢发绀等缺氧缺血表现。清理患者衣裤, 松解维持宽松状态, 及时查看口腔状况, 促使患者排痰。给予患者抚触、握手, 耳旁叮嘱, 促使患者镇静镇定, 必要时给予镇定剂。若患者无法呼吸, 有条件者可利用车载呼吸机或便携式呼吸机加压给氧, 若患者舌后坠无法解除, 需以开口器钳拉舌头, 促其伸展, 保障通气效果。至少建立一条静脉通道, 以利药物供给, 牢固固定留置针头。查颅内压升高, 给予脱水剂, 酌情给予利尿、静脉滴注葡萄糖。维持合理体位, 手扶、制动, 避免床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剧烈晃动, 同时观测各项仪器、设备稳定性, 保障给氧、输注持续有效性。查患者体征, 收集分泌物、血样, 以备入院诊断。利用车载电话, 联系急诊科做好院内抢救准备。护士在协助医师做好抢救护理过程中, 还需完整的记录医嘱落实情况, 记录护理操作内容、时间, 记录病情进展变化情况, 如症状出现持续时间, 真实记录抢救措施落实后效果。心理支持:部分意识尚清楚患者, 因发病, 常伴有焦虑、恐慌情绪,不仅不利于抢救措施的落实, 还可能增加疾病进展风险, 同时患者家属出于对亲人的担忧, 可能有意或无意识的干扰正常的抢救秩序, 对家属应态度严肃认真, 反复强调抢救的专业性、必要性, 对患者应积极给予言语、抚触安慰, 以娴熟的技术操作、默契的医护配合, 体现职业素养, 有助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获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60例患者经院前救护后, 均安全送抵医院, 其中155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例病情相对恶化, 出现深度昏迷、心律失常、低血糖等危象。送院治疗患者未见死亡, 低于同期全院急性脑血管事件死亡率5.31%(6/11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病情恶化者, 发病至接受院前急救时间分别为29、45、50、57 、65 min, 平均院前急救时间(49.2±10.4)min高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55例平均获得院前救护时间(35.0±8.8)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前急救其价值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肯定。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而言, 威胁其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理改变为, 脑疝形成、颅内压增高、失代偿、并发器官衰竭等, 其中多数病理改变有逆转机会, 发病期间误吸等不良事件也可以予以纠正, 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有助于抑制疾病向不可逆进展, 减轻脑损伤, 改善患者预后[2]。

本次研究中, 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与院内基本急救措施,并无显著差异, 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护、药物治疗、促镇静镇定、呼吸道护理等, 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风险。同时院前救护作为院内抢救的补充手段, 还需为院内抢救提供支持, 如进行系统的抢救救护记录, 病情进展、变化情况, 有助于节省院内诊断、治疗时间, 争取更多的治疗时机, 提供更丰富、真实可靠的循证依据[2]。医疗资源是否充足、医护配合是否默契是院前救护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原则上, 院前救护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提升救护质量, 包括物理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等, 控制、消除危险因素, 增进基础治疗效果。结果显示, 经院前救护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未见死亡, 低于同期脑血管意外合计死亡率。发病至获得院前救护是院前救护效果关键影响因素, 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 院前急救有助于降低急性脑血管意外死亡率;发病至获得院前急救时间是影响急救效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尽可能提高院前救护及时性、有效性、可行性。

[1] 李婵.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诊护理及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工程, 2013, 21(10):134-135, 137.

[2] 王景超.急性脑血管病209例院前急救分析.临床急诊杂志, 2010, 11(5):313-3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85

2014-12-04]

243199 解放军第86医院

猜你喜欢

脑血管死亡率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