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竹笛走进初中音乐课堂

2015-01-31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关中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竹笛兴趣小组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关中学 顾 婷

一、竹笛引进中学课堂的优势

1.竹笛的材质是竹子,浙江的竹子资源非常丰富,因此竹笛的价钱比其他民族乐器更加实惠。竹笛的形体简单轻巧,演奏者可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和演出,适合中学生的集体教学。

2.竹笛的音色优美动听,既能表现高亢、明亮、刚劲的音色,也能表现深沉、浑厚、柔美的音色。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学生集体参与度低,竹笛集体教学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音乐课更加感兴趣。

3.在这个对环保颇为重视的时代中,采用天然材料——“竹子”制作的竹笛,突显了绿色环保乐器的意义。笛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管乐器之一,新石器时代就出土过一批骨笛。竹笛传承了中国民族乐器几千年的历史,它的艺术价值和环保教育意义都是非常高的。

二、竹笛引进中学音乐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首先要擅长竹笛演奏,如果教师自己不会吹奏竹笛就不能将竹笛引入初中课堂。竹笛的学习比较容易,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学。教师吹奏得好,自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笔者为例,读大学前跟随浙江省艺校竹笛老师学习竹笛,大学时选修中国民族乐器竹笛,对竹笛有着深厚的感情。

2.竹笛走进初中音乐课堂是一项特色教学活动,也是一项需要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支持的教学活动。购买竹笛需要经过学校许可和家长出资,这是竹笛进课堂顺利的关键。以笔者所在的中学为例,我校开展了体艺“2+1”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了器乐兴趣小组,竹笛课作为一节课程走进了课堂教学,同时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3.注意开发、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教授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器乐技能,而应更多地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来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再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同时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实际教学中“竹笛实践教学”和“竹笛欣赏教学”应用案例展示

1.音乐课本中的竹笛欣赏教学。例如,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确定的授课内容是《欢乐歌》,教学方法采用了演示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实际教学中,“教师竹笛展示”应用案例展示,如图1:

图1

导入阶段的竹笛现场展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竹笛的魅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兴趣小组竹笛实践教学。体艺“2+1”兴趣小组如期开展,学生集体购买了F 调的竹笛,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小有成就。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法”应用案例展示,如图2:

图2

四、实际教学中“竹笛走进音乐课堂实践”应用遇到的问题

1.竹笛拿不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初中生在吹奏竹笛时很难把握上下嘴唇的位置比例,上嘴唇盖得过多就容易发不出声音,出现发音虚弱、偏低等问题。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的演奏姿势,包括唇姿、手姿、站姿,加强学生对气息的练习,这样就可以打好基础,开始后面的学习。

2.手指按孔漏气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初中生的手指尚未发育完全,可能会出现手指偏细、偏短等情况,但这些都不是按孔漏气的主要因素,指尖按孔才造成学生按孔漏气。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学生用指肚按孔,按孔的手指与竹笛呈现出九十度角,这样就能解决漏气这个问题。

3.气息短促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总结竹笛吹奏的气息方法,大部分的学生都运用胸腔呼吸法,缩短吹奏音符时持续的时间,导致吹奏的乐曲断断续续,不优美、圆润,不铿锵有力。解决方法是使用腹腔呼吸法,运用腰部力气。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指腹腔呼吸法的气息所到的位置,找到正确的竹笛演奏呼吸法正是突破吹奏气息短促的最佳方式。

五、竹笛进课堂的困难和未来趋势

总之,目前的笛子教学在我国还不普及,学生在学习演奏竹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要进一步解决。但随着社会发展,笛子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会得到普及。在不久的将来,笛子艺术教育一定会蒸蒸日上,中华民族这一优秀的民族乐器一定会在世界种大放光彩。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竹笛兴趣小组
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My Mother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我的坚守
竹笛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竹笛
中国民族乐器(之九)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