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黄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例

2015-01-31章懿婷刘秋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痛风性血尿酸痛风

章懿婷 刘秋红

三黄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0例

章懿婷刘秋红

目的 观察三黄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三黄胶囊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肿胀、疼痛及C反应蛋白、血尿酸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黄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关节炎;三黄胶囊;痛风

痛风的产生和尿酸排泄量下降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息息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1]。急性发作时常表现为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热痛,疼痛较剧,可伴发热。该病属中医学热痹范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湿热蕴结和热毒内蕴[2]。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上加用苏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三黄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1~10月我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男患者例数为18例,女患者例数为2例。患者年龄为35.6~65.8岁。平均年龄为(52.6±10.6)岁,病程为0.4~8.5年,平均为(4.8±0.7)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3例。年龄区间为36.4~66.7岁,平均年龄为(53.6±11.7)岁,病程为0.5~8.7年,平均为(4.1±0.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疾病协会最新提出的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使用偏光显微镜提示痛风石内含有尿酸结晶,或患者相关症状符合以下标准的6项:(1)当疾病发作时,关节炎微生物培养结果为(-)。(2)经X线平片检查,不存在骨侵蚀皮下囊肿。(3)经X线平片检查,患者存在非对称性关节肿胀。(4)患者存在痛风湿。(5)存在高尿酸血症。(6)患侧第一段跖趾关节发生受累,肿胀。(7)单一侧跗骨关节受累。(8)关节红肿。(9)疾病发作次数在1次以上。(10)炎性反应在24 h内达到巅峰。(11)单侧关节炎发作。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我国最新制定的《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中关于疼风行关节炎的临床诊治标准:关节红肿,触之灼热感明显,得凉则舒,同时伴有汗不出解,心烦意乱,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滑,脉滑数,舌质红。

排除标准[3]:(1)患者在发病前,使用过令UA指标上升的药物,例如利尿剂等。(2)合并严重肝肾不全症。(3)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4)精神疾患。(5)血液病,自身免疫系统病变。(6)妊娠女性。(7)敏感体质。(8)其他不适合参与实验调查的人员。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扬子江药业,商品名:宏强,规格:7.5 mg/d),每日2次,每次7.5 mg,连续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三黄胶囊(苏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批号:苏药制字Z04001094,规格:0.3 g/粒),每日3次,每次3粒,连续10 d。两组患者均嘱多饮水,低嘌呤饮食,关节制动。

1.3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疼痛评分、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舌质及舌苔变化。

1.4效果判定

本实验治疗效果一共分成3个级别,详细为:临床治愈:患者原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和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标准;临床显效:患者原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和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标准,关节功能大幅度好转。临床有效:患者原有基本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理化指标有所转归,关节功能好转。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评分改变观察项目为关节异常,活动障碍和红肿程度,分别积分,I度关节红肿记1分,II度记2分,III度记3分;疼痛程度分为I~III级。记分方式和红肿一致。

1.5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利用SPSS 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使用(±s)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20例,临床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20例,临床痊愈1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疼痛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均降低(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改善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

对照组20例,治疗前血尿酸水平为(518.37±95.32)μmol/L,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为(488.16±62.56)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为(516.68±96.25)μmol/L,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为(412.11±26.35)μmol/L,较治疗前下降(P<0.05)。

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质、舌苔比较

两组治疗前舌质、舌苔均表现为舌红,苔黄腻,治疗后治疗组17例表现为舌淡红,苔薄白,3例无变化,对照组仅4例表现为舌淡红,苔薄白,16例无变化。

3 讨论

痛风的产生和尿酸排泄量下降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息息相关。反复性发作和关节红肿异常为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在罹患该疾病患者中,不少患者同时合并通风性肾病或者形成痛风石。痛风之所以反复发作,其原因在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嗜食高嘌呤食物有关。在疾病发作时候,西医主要采用消炎止痛治疗为主,虽说从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来讲效果显著,但因为由此引发的如胃肠道、心血管等不良反应较多,所以患者往往不愿接受[4]。从祖国医学角度来讲,通风属于热痹范畴中,热毒内蕴与湿热蕴结为该疾病的主要证候。病因病机多与痰瘀、湿浊、热毒有关。由于过食肥甘滋腻之品或过度饮酒,蕴湿生痰化热,湿热痰浊下注, 痹阻关节经络,导致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故多见足、踝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因此,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祛湿化浊为主[5]。

三黄胶囊为苏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药物组成为黄岑,大黄,黄柏,土茯苓,方己,山慈菇。其中以三黄为君,可起泻火解毒和利湿之功效;山慈菇为臣,可化痰,清热解毒;土茯苓解毒,利关节,祛湿[6];防己可止痛,利水祛湿。上述药物能够起到化瘀解毒和清热利湿的效果。在当代药理学中可见,黄岑中的有效成分黄岑素和黄岑苷,可对组胺释放起到抑制效果,另外可对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控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E的生成,对炎性介质扩充血管起到抑制作用[7]。提升白细胞趋化性和血管壁通透程度。在汉防己内的甲素和总碱,乙素与丙素均可止痛,以汉防己总碱的效力最强,由此能够看出,在患者发病时,使用三黄胶囊可起到抑制炎性反应的效果[8]。大黄内的有效成分大黄素可抑制尿酸和黄嘌呤氧化酶结合,另外该药物的下泄效果可增加患者排尿量,进而将更多的尿酸排除体外。山慈菇中的有效成分和秋水仙碱类似。土茯苓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排出多余尿酸。由此可见,患者使用三黄胶囊治疗后,不但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其临床症状,另外也可降低其尿酸水平,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从本次研究的相关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出,从治疗效果上来讲,两组患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且从C反应蛋白水平和减少血沉方面,均可起到一定的效果。值得说明的是,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见效时间更短,恢复关节功能时间上也较少。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故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胶囊,能显著提高疗效。

[1]Wallace SL,Robinson H,Massj A T,et al. Preliminar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ute arthritis of primary gout[J]. Arthritis Rheum,1977,20(5):895-90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32.

[3]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79.

[4]马奇翰. 中药内外合治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12,44(12):44-45.

[5]安胜,马艳娟. 藏药消痛贴膏治疗高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4h疗效观察[J]. 西南国防医药,2015,25(9): 1008-1009.

[6]袁小波,许代福. 秋水仙碱联合金黄散冷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4例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9):833-834.

[7]覃佐涛,赵勇,徐文华,等. 加味四妙汤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7(4):178-181.

[8]童宁宁,刁亚军,胡亮. 痛风灵配合频谱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 96-96,99.

20 Cases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Treated With Sanhuang Capsule

ZHANG Yiting LIU Qiuhong, Rheumatology Department, Su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215009,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anhua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Methods 2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loxicam, 20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Sanhua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clothing.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5%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mprovement of joint swelling, pain and C 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ur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Sanhua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Arthritis, Sanhuang capsule, Gout

R259.8

A

1674-9308(2015)33-021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3.145

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科

猜你喜欢

痛风性血尿酸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