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2015-01-31王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角型晶状体术式

王韬

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王韬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有40例,对照组采取分步手术,治疗组采取三联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眼压为(14.02±2.76)mm Hg,对照组为(20.33±3.02)mm Hg,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视力>0.6 D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三联手术,可降眼压,安全有效。

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

临床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老年人多发病,相互影响,均可致盲,以青光眼伴晶状体浑浊为主要表现。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较为有效的方法,术式包含三联手术与分步手术。相关研究显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过程中伴有高眼压、眼球炎症,三联手术难度较大,分步手术由于二次手术会增加患者负担[1-4]。本文主要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与分步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为临床术式选取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有40例,均符合青光眼、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知情且签订同意书。对照组中,16例女,24例男,年龄平均为(63.34±8.02)岁;29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前眼压平均为(34.45±5.02)mm Hg;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26±0.08)D。治疗组中,17例女,23例男,年龄平均为(64.97±8.74)岁;2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前眼压平均为(34.75±5.23)mm Hg;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27±0.05)D。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两组完善检查,采取降眼压处理。对照组采取分步手术,先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然后采取白内障手术,具体方法:局麻,十点~八点方向,做角巩膜为基底结膜瓣,经颞上方接近透明角膜缘内侧,于0.5 mm部位穿刺,将少量房水放出,降眼压;十二点方向做角膜缘基底巩膜瓣(4×4 mm);眼压降低后采取虹膜根切术、小梁切除术;术后,巩膜瓣复位,采取间断缝合,球结膜注射2万IU庆大霉素、2.5 mg地塞米松,包扎。

治疗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具体方法:局麻,十点~两点方向,做穹隆为基底结膜瓣,一点半方向做角巩膜缘为基底巩膜瓣(4×5 mm),分离,将小梁切除部位留下;使用角膜切开刀,刺入前房,将黏弹剂注入,分离虹膜、房角粘连,采取环形撕囊;十点、两点方向分别做角膜穿刺口(1.4 mm左右),然后将超乳针头、劈核器分别至2个切口,并对晶体核采取超声乳化,洗干净以后,经前房将黏弹剂注入,于后方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切除巩膜瓣隧道后唇处小梁组织(大约1 mm),切除虹膜;术毕,给予2.5 mg地塞米松、2万IU庆大霉素于球结膜下注射,采取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眼压、矫正视力(>0.6 D、0.2~0.5 D、<0.2 D),并对比两组前房积血、前房渗出、前房变浅、角膜水肿以及过性眼压升高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5.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眼压比较

治疗组眼压为(14.02±2.76)mm Hg,对照组眼压为(20.33±3.02)mm Hg,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6.8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矫正视力比较

治疗组视力>0.6 D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治疗组中,1例前房积血、1例前房渗出、1例前房变浅、1例角膜水肿、1例过性眼压升高,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中,1例前房积血、3例前房渗出、1例前房变浅、1例角膜水肿、2例过性眼压升高,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7,P>0.05。

3 讨论

临床中,白内障是由不同因素所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引发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青光眼是因眼内压力间断或者是持续升高,对神经纤维造成损伤,使得视力下降,青光眼、白内障均为致盲性疾病,老年人较为多发,二者可相互影响。治疗方式包含手术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其中以手术治疗较为有效,常用手术方法包含分步手术与联合手术。目前,关于术式选取仍存在一定争议。相关研究发现,分步手术适用于眼压高且白内障程度轻患者,联合手术适用于晚期或者是进展期青光眼,对于白内障程度重且青光眼程度轻的患者适用于单纯白内障手术[5-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眼压为(14.02±2.76)mm Hg,对照组为(20.33±3.02)mm Hg,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视力>0.6 D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三联手术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降眼压效果明显,与魏国英[8]研究结果一致。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2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分步手术与三联手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安全性方面较为接近。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分步手术创伤小,术后不易出现并发症,但白内障、强光眼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先采取小梁切除术,由于手术所造成眼部内环境改变、眼部创伤,会促进白内障发展,然后采取白内障手术,延长治疗周期,增加治疗费用,二次手术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9]。三联手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能避免二次手术造成的创伤,同时术中能开放房角,控制患者前房深度,将晶状体与虹膜之间的阻隔解除,使得房水流畅系数得以提高,降眼压效果明显。总而言之,分步手术、三联手术视力恢复效果接近,但三联手术能避免二次手术痛苦,有效降眼压,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首选术式。

[1]王晓莉,蔡方荣.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同治疗方式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1,29(30):23-24.

[2]杜敏,牛永亮,周瑞芳.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1):43-45.

[3]曹燕,赵平,赵俊宏. 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手术联合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675-2676.

[4]施妍霞,王辉,李秋硕. 不同切口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近期疗效比较[J]. 国际眼科杂志,2013(12):2510-2513.

[5]欧阳维露. 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74.

[6]宋秋颖,卫冬,杨惠婷.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的比较[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77-278.

[7]王玉元.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52-53.

[8]魏国英. 2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08.

[9]王霞. 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85-86.

Clin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Glaucom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WANG Tao,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Changs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Changshu 2155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glaucoma and cataract effect. Methods 80 cases of glaucoma and catara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40 cases in both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taken step by step procedure, the treatment group taking triple surgery, compare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OP was (14.02 ± 2.76) mm Hg, the control group (20.33 ± 3.02) mm Hg,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vision>0.6 D higher than (P<0.05). Conclusion Glaucoma and cataract take triple surgery can lower intraocular pressure, safe and effective.

Phacoemulsification, IOL implantation, Trabeculectomy,Glaucoma, Cataract

R779

A

1674-9308(2015)33-014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3.093

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角型晶状体术式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