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2015-01-31朱红军陈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消融射频生存率

朱红军 陈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朱红军陈萍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于我院确诊为PHC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30例则采用RFA联合TACE的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坏死程度、术后6个月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更显著,肿瘤坏死程度及生存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消化道不适及造血障碍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RFA联合TACE对于PHC疗效较好,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优于单用TACE治疗。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效果

PHC是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患者常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人体消化系统功能衰竭。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发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可仅表现为乏力、纳差等表现,容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混淆。随着诊断技术的完善,早期肝癌检出率升高,及时的药物及介入术干预使部分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我们发现不少患者即使经积极介入治疗,仍存在疗效欠佳的问题。RFA与TACE均被证实是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案,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在此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9例均为2003年2月~2015年7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51.65±9.55)岁,Ⅲa期8例,Ⅱb期11例,Ⅱa期11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8例,B级9例,C级3例;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1.86±9.43)岁,Ⅲa期7例,Ⅱb 期10例,Ⅱa期13例。肝功能Child 分级:A级17例,B级11例,C级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期、肝功能分级等资料均具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1],并进行分期和肝功能分级。

1.3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2)自身无严重疾病者;(3)所有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4)KPS>60分者;(5)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者。

1.4排除标准

(1)不符诊断标准者;(2)肝肾功能异常者;(3)严重精神病不能配合治疗者;(4)继发性肝癌者。

1.5治疗方案

采用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F2000型射频治疗仪,频率460 MHz,最大输出功率90 W,治疗针为Leveen多电极射频针,14 G,10根电极,呈伞状,展开最大直径为5.0 cm。穿刺活检针选用14 G或16 G。

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以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对肿瘤供血动脉应用造影定为后,将导管送供血动脉,予灌注化疗和栓塞。将粗细为1 mm明胶海绵置入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栓塞完毕,经穿刺导管注入表阿霉素2 5mg吡喃阿霉素20~30 mg、5-Fu 500 mg、丝裂霉素6 mg奥沙利铂100~150 mg等化疗药物,治疗4周后复查CT,观察肿瘤碘油沉积情况及血供情况[2]。

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RFA的治疗方案,TACE术后2周行RFA治疗,于彩超引导下对病灶进行定位,明确病灶数目、部位、大小。观察病灶血供情况,明确穿刺点和进针方向。局麻后,缓慢将Leveen针刺入瘤体内部,根椐肿瘤大小布针,选择相应的消融温度、功率、监测时间及阻抗,展开消融针至合适直径,消融时间15 min/次,直径3 cm以下病灶可以单次单点治疗,>3 cm者可采取多针、多点、由深至浅多层次消融治疗,治疗范围应包括瘤体及周边1 cm范围内组织,以彻底损毁可能被侵袭的部分,拔针时应边电凝边退针行针道消融,以避免种植,术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CT及肝肾功能[3]。

1.6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坏死程度、术后6个月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依据WHO的抗肿瘤药物疗效标准,分为PD、SD、PR、CR,有效率=CR+PR,临床获益率=CR+PR+ SD。坏死程度分级,完全坏死:肿瘤坏死达到100%,不完全坏死:坏死程度为90%~99%,部分坏死:坏死程度89%以下。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国际肿瘤通用毒性标准分为0~Ⅳ度。

1.7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近期疗效

组间比较,对照组有效率(χ2=7.200)及临床获益率(χ2=5.192)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s

2.2复发率、生存率及肿瘤坏死情况

观察组肿瘤坏死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各程度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更低,6个月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12个月时生存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详见表2。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9例白细胞降低,7例恶心呕吐,13例血小板降低,12例肝功能异常;观察组10例白细胞降低,6例恶心呕吐,14例血小板降低,11例肝功能异常,发热1例,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PHC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不少患者就诊时多以发展为晚期肝癌,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TACE可在最大程度保留肝功能基础上有效杀灭癌细胞,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多项研究表明单纯TACE干预的疗效并不理想,病灶坏死程度常不彻底以致存在术后肿瘤病灶残留现象[4]。肿瘤周边血供源于门静脉,供血侧支循环较多及动静脉瘘形成都是引起栓塞不全的因素,对于乏血供型肿瘤,栓塞药物往往沉积不佳的现象,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同时,碘油可损伤肝实质,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率。PHC治疗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但却存在创伤的的弊端,且手术会使癌细胞扩散入血的几率增加,且对于改善5年生存率也无较大价值[5]。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经皮肝脏瘤内酒精注射、冷冻疗法、RFA及TACE等介入治疗手段逐渐被应用于PHC的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选择。

参考国内其他文献对照组设置,本研究将TACE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以RFA+TACE的干预方案,近期疗效更显著,肿瘤坏死程度及生存率均更高,但却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方面,观察组复发率更低,术后6个月生存率则高于对照组,但术后12个月时两组生存率相仿,此与谭勇[6]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考虑与样本量较少有关。王晓[7]在研究时,对照组用TACE治疗,观察组则RFA、TACE联合方案,肿瘤完全坏死率更高,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均证实了联合治疗方案可使病灶清除更彻底。RFA的提出为PHC的姑息性介入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RFA利用高频射频波,产生大量热能,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同时坏死的组织可形成保护网,阻断肿瘤血供并防止肿瘤转移,单用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作用[8]。关于PRFA联合TACE治疗的优势,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PRFA治疗过程中,由于Heatsink效应病灶附近流动的血液可导致热量流失,而TACE可阻断肿瘤供血,使Heat sink效应减弱,进而提高了PRFA疗效,肿瘤凝固性坏死程度更显著。(2)碘化油导热性强于水,可加速RFA热量传导,进而促进病灶坏死。(3)行TACE治疗后,瘤体缩小,此时联合PRFA治疗可扩大肝癌治疗范围,对于直径5 cm以上的的肿瘤也可应用[9]。综上,我们认为,应用RFA联合TACE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PHC复发率,本研究可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3):236-238.

[2]段峰,阎洁羽,刘凤永,等. 装载阿霉素的DC-Beads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的初步经验[J]. 中华肿瘤杂志,2014,36(4):314-315.

[3]董永生,张振翼,杨小岗.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6):486-488.

[4]王刚,尚建强,李继军,等. 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6):462-464,468.

[5]宁额尔敦巴格那,王志军,王茂强,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即时射频消融术治疗膈下巨大肝细胞癌临床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0):1690-1695.

[6]谭勇,张涛,彭晶晶.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76例疗效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8):853-855.

[7]王晓,孙建明,肖兵.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9):1068-1070.

[8]王健,宋莉,佟小强,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0):878-882.

[9]王立刚,郑延波,宋雪鹏,等.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0):883-886,903.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ZHU Hongjun CHEN Pi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Nantong 226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 effect. Methods 6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PHC study and randomized, control group of 30 cases treated with TACE therapy, observation of 30 cases with RFA combined with TACE in treatment. Compare two sets of therapeutic andtumor necrosis degree, after 6 months the rate of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rat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group is more notable in the near future, tumor necrosis and survival rates are high, the difference is remarkable, P<0.05, both groups were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and blood disorder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Conclusion The RFA combined with TACE for PHC effec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and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improve survival rates than TACE treatment alon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Effect

R735

A

1674-9308(2015)33-0124-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3.082

226000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消融射频生存率
消融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