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2015-01-31梅雪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管胆囊

梅雪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梅雪峰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及效果。结果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后,共117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成功率为97.5%, 2例患者出现了术中出血,1例患者术中发现了胆管损伤,3例均中转开腹作相应处理并切除胆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胆石症的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且恢复较快的优点,但应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规范各项手术操作,及时的预防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并发症;预防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被公认为一种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治疗胆石症的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虽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随之产生的并发症如胆道残余结石、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的影响了术后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因此,必须及早的发现以及治疗,并严格的规范手术操作,掌握手术适应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具体临床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共65例,女性患者共5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5±3.6)岁。所有患者中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者共40例,胆囊结石者共72例,胆囊坏疽者共8例,此外合并有高血压者共34例,合并有糖尿病者共26例,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共11例,有下腹部手术史者共25例。

1.2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均选择全身麻醉,并取头高脚低、右侧略抬高位,然后采用闭合技术建立气腹至14 mm Hg[2]。使用三孔或者四孔技术,顺逆结合剥离胆囊,并将胆囊装入标本袋中从剑突下或者脐孔下戳孔处取出。18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在术后2~3 d内将引流管拔除。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均采用常规钛夹夹闭胆囊管与胆囊动脉,胆囊管用剪刀切断,胆囊动脉用电刀切断。

2 结果

通过手术治疗后,120例患者中有117例患者成功切除胆囊,成功率为97.5%。患者手术时间为25~9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8.2±2.6)min,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7 d,平均住院时间为(3.5±1.5)d。由此可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具体见表1。

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了腹腔内感染,1例患者出现了出血,1例患者出现了胆管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具体见表2。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上,但是由于各地医生技术水平以及临床经验的差异致使该手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严格的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严格的按照手术具体规范进行操作,这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所在。该手术的针对腹腔镜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在没有较大把握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开腹手术,该手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患者为单纯性胆囊结石;结石性胆囊炎,经过B超检查后显示胆囊壁增厚未超过0.4 cm;有症状和有手术指征的胆囊良性隆起性病变等,应尽量选择无心肺并发症、无近期发作的患者。该手术的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伴有急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者;近期有腹部手术史者;胆囊癌患者;腹腔广泛黏连患者;伴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如胆道残余结石、出血、腹腔内部感染、胆漏、胆管损伤等,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120例患者经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了出血,1例患者出现了胆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5%。由此可知,在手术过程中主治医师应注重规范手术操作,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的发现并进行预防。具体来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原因以及主要的预防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多是由于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医师操作处理不当,导致了电凝钩直接将患者的血管切断,或者是用来夹闭患者血管的钛夹脱落,最终导致了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此时需将手术方法改为剖腹手术。术后出血的预防方法具体包括:在切断血管时,为了避免电凝时间过长,可以采用间断电凝法,在进行夹闭胆囊血管时应靠近近端且多带些周围组织[4]。在剥离胆囊管时尽量靠近胆囊一侧进行剥离,若发现穿刺孔有出血现象时,应采用电凝或者腹壁缝合止血法进行处理,若发现有明显的点状出血现象,应进行周围圆周式电凝。(2)术后胆漏主要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胆囊管夹闭不全,胆囊管残端坏死,副胆管或者迷走胆管损伤。术后胆漏的预防方法包括:操作时应将胆囊管完全解剖出后在进行置夹,避免组织太多导致夹闭不全,术后若发现有迷走胆管渗胆汁,应给予钳夹处理,若怀疑有胆道损伤应及时的中转手术进行处理。在胆囊三角解剖分离时,使用电凝电切应特别小心,以免造成胆管损伤。(3)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必须加以重视并及时处理。引起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在进行手术操作时采用电钩分离胆囊三角,热传导导致了胆总管灼伤等,或者是由于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以及先天性解剖变异,误将胆总管、肝总管夹闭、切断等。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包括:进行手术操作的医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掌握胆囊区域的解剖结构以及肝外胆道系统解剖变异等,应避免盲目的对大块组织进行分离,避免进行大块组织的电切电凝,医生应在术中严格按照规范的解剖顺序进行手术操作[5]。(4)术后腹腔感染主要是由于远切端胆囊管没有完全夹闭或者是术中胆囊破裂,导致了腹腔内被大量的泥沙样的结石以及一些感染性的胆汁污染[6]。粘连在网膜上的结石很难清除,术后容易形成脓肿,给患者带来较大的隐患。腹腔内部感染预防方法包括:在无法将漏入腹腔内的结石取净时应及时中转进行开腹处理;在胆囊有急性炎症时,应动作轻柔的将感染性胆汁抽尽,避免胆囊破裂;应完全的夹闭远端胆囊管;若发生感染应及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7]。(5)胆总管残余结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术前遗漏了对胆道结石的诊断,或者在术中将胆囊管内的结石挤入了胆总管[8]。预防胆总管残余结石的方法主要包括: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排除胆总管结石,若发现可疑者因在术中进行胆总管探查术,还需要避免胆囊管内的结石挤入胆总管[9]。

总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具有创伤性小,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操作,并灵活运用操作技术,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跟踪与观察,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1]谭建良,张学泉,李华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7):62-63.

[2]廖鹏飞,徐科,李小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2(18):227-228.

[3]徐志强. 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5):765-766.

[4]普布罗杰. 预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122-123.

[5]洪锐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其预防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9): 174.

[6]梅雪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J]. 医药前沿,2014(22):210-211.

[7]秦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预防及临床治疗对策[J]. 医药前沿,2013(4):311-312.

[8]尚玲,张素香.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循证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3, 22(8):736-737.

[9]彭金桂. 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患者的护理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74-75.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Prevention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MEI Xuefe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Guanlin hospital of Yixing,Yixing 214251,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analyz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methods and effect. 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December 2014,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and to explor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methods and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total of 117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removed the gallbladder, the success rate was 97.5%, 2 case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 1 case of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injury,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5%. All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a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lelith disease, line for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trauma and restore faster, but should be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lose observa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patients in a timely manner to prevent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linical effect, Complications,Prevention

R473

A

1674-9308(2015)33-011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3.078

214251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管胆囊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