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2015-01-31石凤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回顾性残疾住院

石凤超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石凤超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6例(52个)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4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34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2±3.1)d,术后GCS(昏迷)评分为(14.5±0.6)分,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颅内动脉瘤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患者预后较好,治疗效果显著。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

颅内动脉瘤是指发生于人脑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临床神经外科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意外[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等[2],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性极大。我院为进一步研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方法,特选取46例(52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2个颅内动脉瘤),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于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患者均符合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46例(52个)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4例和22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1±3.6)岁,其中无意识障碍者15例,浅度昏迷者27例,重度昏迷者4例,52个动脉瘤中基底动脉瘤4例,前交通21例,后交通25例,中动脉瘤2例。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精神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妊娠期者以及手术禁忌证者。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术前,若发现血肿及时切除,开放鞍上池与侧裂池,将脑脊液吸净,暴露载瘤动脉,对瘤颈进行解剖。若手术需要,则阻断动脉,将瘤颈分离并妥善安放瘤夹,尽量保留瘤颈附近穿动脉,并将其与瘤颈分离开来,若不必要,则无需分离动脉瘤,依据患者瘤颈的大小、宽窄以及长短情况,选用适当瘤夹,将动脉瘤关闭。

1.3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效果、住院时间以及GCS评分情况。患者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定,评分越高,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越好。

1.4疗效判定

结合患者GCS评分情况评定本次研究中手术疗效判定标准:预后良好:术后,患者残疾程度轻微,可正常生活;轻残:术后,患者轻度残疾,可独立生活或于保护下工作;重残:术后,患者意识清醒,生活无法自理,需他人照顾;植物生存:患者具有各项生命体征,仅存在最小反应;死亡。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4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34例,占总数的73.9%,轻度残疾6例,占总数的13.0%,重度残疾4例,占总数的8.7%,植物生存0例,占总数的0.0%,死亡2例,占总数的4.3%。

2.2住院时间和GCS评分

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GCS评分情况,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2±3.1)d,GCS评分为(14.5±0.6)分。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多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症的发病基础为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和颅腔内压力增高,同时患者发病也与高血压、血管炎、动脉瘤以及脑动脉硬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90%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仅少数患者会由于动脉瘤影响附近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出现特殊表现,其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先兆症状、出血症状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患者死亡率较高,后果严重。

现阶段,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多采用手术疗法,目前各大医院中使用较多的手术方法为显微手术,该手术疗法是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行业之间的交汇融合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用于临床主要借助其光学放大设备和先进的显微外科器材,以此来指导精细外科手术,应用范围广泛,效果良好。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资料[3]指出,作为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可将显微手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但该手术的治疗效果至今仍未有明确定论。我院为进一步研究显微手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特选取46例(52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4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率为73.9%,轻度残疾和重度残疾发生率分别为13.0%和8.7%,死亡率为4.3%,且术后患者GCS评分为(14.5±0.6)分,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较好,整体疗效显著。但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长,为(16.2±3.1)d,这主要是由于显微手术需开颅操作,对患者创伤大,术后疼痛感强烈,恢复时间长,休养缓慢。

总而言之,颅内动脉瘤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意识障碍,改善其精神状态,临床疗效显著。同时由于术后患者恢复较缓慢,故该病症的临床治疗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临床经验,遵循个性化和差异化原则选用科学、有效的手术方法。

[1]陈荣举. 颅内动脉瘤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和疗效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89-90.

[2]李金坤,孙晓娟,吴洪涛,等.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6):613-615.

[3]王昊,杨华江,张溢华,等. 血管内栓塞治疗13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5,44(8):1066-1068.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SHI Fengchao,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Jilin Chemical Group Company,Jilin 132021,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Methods 46 cases (52)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ere selected, 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microsurgery,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46 cases,34 cases had a good prognosis, 6 cases with mild disability, 4 cases with severe disability, 0 cases with vegetative survival and 2 cases died.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16.2±3.1) d, GCS (coma)score was (14.5±0.6), good results. Conclusion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prognosis is goo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icrosurgery

R651

A

1674-9308(2015)33-0113-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3.075

132021吉林,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回顾性残疾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回顾性研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