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礼堂”为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上地气

2015-01-30周亦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礼堂价值观农村

周亦文

(浙江省文化馆,浙江 杭州310006)

以“文化礼堂”为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上地气

周亦文

(浙江省文化馆,浙江 杭州310006)

“文化礼堂”是近些年来浙江省提出的新名词,随着社会转型,一个个曾经热闹的农村礼堂或被改作他用,或年久失修变成荒寂的空场,或被租赁甚至卖掉。

接地气;“文化礼堂”;价值观

“文化礼堂”是近些年来浙江省提出的新名词,随着社会转型一个个曾经热闹的农村礼堂或被改作他用,或年久失修变成荒寂的空场,或被租赁甚至卖掉。提起礼堂,竟勾起一丝乡愁。而如今的“文化礼堂”,既传承了旧时祠堂、书院、会堂、文化中心的一些功能,又要在此基础上将它成为农民心中的“精神家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接上地气。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地大物博,农村人口占到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在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上,由于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如征地、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甚至群体性事件不断涌现。如何消除各类社会冲突,化解各种危机,谋求稳定和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最重要目标,也是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最主要考验。因此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一、“文化礼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一)“文化礼堂”建设是符合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中华民族的古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孔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格言至今掷地有声。

文化强国,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补钙”,给中华民族的精神“补钙”,树立信仰、呼唤理想,挺起中国人的精神脊梁!这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的必然选择。文化强国,首先要树立根本、培植主干,否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像杂货铺,只见灌木杂草之丛生,不见参天之大树,何以有博大森林之气象?浙江省就是以“文化礼堂”为主干将文化服务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民心中的。截至2014年底,1500余个文化礼堂已遍及浙江乡村。礼堂按照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和有机制以及学教型、礼仪型和娱乐型的“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是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它们是文化的载体,不仅有桥梁、庙宇和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传统美术、传统音乐、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蕴含的是乡村的文明之魂。

(二)“文化礼堂”建设是融于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文化礼堂”开门搞活动,群众来参与,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少了干部的高高在上,多了百姓的欢迎和爱戴;少了干部的神秘感,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无疑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每个村落都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将体现在文化礼堂的建设中。

嵊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一批丰富的文化古迹以及宗族祠堂。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祠堂,秉承“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功能齐全”的原则,在保护好历史建筑、戏台、厢房、天井等原有设施的同时,整合基层党校、农家书屋等功能,建设文化礼堂。过去单一的传承宗族文化的祠堂,而今变成传播先进文化的殿堂。

(三)“文化礼堂”建设是提高公民个人价值准则的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化礼堂”中有礼堂、学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等,里面充满了正能量,是村民们学习娱乐的场所,也不断激励着大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兰溪市诸葛镇万田村的文化礼堂里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兵入伍“壮行”礼正在此间举行。村退伍老兵代表、新兵家长代表和新兵代表次第发言后,村党支部书记梅国生用庄重的语调给6名今年新征入伍的青年讲述了村里先贤、北宋抗金英雄梅执礼的感人事迹。新兵梅格瑞激动得满脸绯红:“我在村里生活了18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当一名万田人而自豪。一定要像先贤一样为家国尽忠。”

二、“文化礼堂”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聚人气,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文化礼堂不一定是村里最好最靓的房子,但一定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如果没有群众参与,礼堂建得再好也仅仅是一座建筑;如果礼堂不能“以文化人”,就不能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

(二)重礼仪,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礼仪,是文化礼堂的灵魂。在众多的传承行为中,礼仪活动最具有生活化和生命力,可以最强烈、最集中、最鲜活地展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当然,有的也难免夹杂封建迷信的糟粕。如何更好地传播出正能量?浙江省委宣传部为此专门编制了《文化礼堂操作手册》,对春节迎新礼、学童开蒙礼、国庆成人礼和重阳敬老礼做了规范。

(三)抓教育,拓展农村青少年的培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农村的青少年受教育的设施相对较差,资源也有限,因此在“文化礼堂”建设中要大力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学生们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要结合学校、广播、电视、网络等社会资源加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4年浙江省继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000个;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覆盖30%的村庄,两年实现全覆盖。但是与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相比,眼下不少农村的文化生活确实还不尽人意。就我所去过的一些文化了礼堂,没人气、没活动的现象还是存在,有人形容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生活是“街头摆个案子(台球),桌上放个框子(电视机),逢集(集市)赶个场子”。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就会为“黄毒赌”肆虐打开方便之门,而失去了精神家园,农村走向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了。农村文化生活匮乏与文化建设滞后有关。调查显示,近些年,农村文化网点呈逐年减少趋势。即使尚存的文化网点有不少也面临着经费紧张、支撑乏力的窘境,因此对农村“文化礼堂”的大力兴建迫在眉睫,要加大力度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纸上谈兵,是要落到实处、深入人心、接上地气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过:“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农村文化礼堂为村民搭建了一个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村民在拥抱这份幸福感的同时,也会更加眷恋脚下这方土地。有了这份眷恋,他们能不为这份乡土投放更多的潜能吗?

G24

A

周亦文(1980-),女,浙江杭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礼堂价值观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我的价值观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衢州市廿里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状调查与探析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