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食品韭菜生产要求与关键技术

2015-01-29张侨,修文彦

中国蔬菜 2015年9期
关键词:韭蛆绿色食品韭菜

张侨,女,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食品理论与实践工作,E-mail:zhangqiao1981@sina.com

*通讯作者:修文彦,女,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论与政策、绿色食品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E-mail:xiuwenyan@caas.cn

收稿日期:2015-06 -04;接受日期:2015-08-09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0DFA32810)

韭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蔬菜,但也是引起农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之一,近年来屡屡出现的“问题韭菜”导致的食用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食品韭菜与普通韭菜相比,不仅具有无污染、优质、营养的特点,而且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安全保障,逐渐受到高收入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消费量逐年提升(李英,2013)。但是目前绿色食品韭菜还存在韭菜迟眼蕈蚊(韭蛆)综合防治效果不理想、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商品率低等制约因素,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张宪和张德纯,2012)。因此,进一步研究绿色食品韭菜安全生产技术,生产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韭菜,提高韭菜生产及食用安全水平,对满足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推动韭菜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绿色食品韭菜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生产要求

绿色食品韭菜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体系要求生产,产品质量和卫生指标达到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的蔬菜产品。生产绿色食品韭菜必须按照以下要求。

1.1 绿色食品韭菜应产自优良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韭菜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水质清洁、土壤未污染地区,远离工矿企业、公路铁路干线,周围没有对农业生产活动和产地造成危害的污染源,与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有自然物理屏障或设置人工缓冲带,产地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通过对空气、灌溉用水、土壤进行监测,环境污染物含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NY/T 391—2013标准要求,保证生产环境清洁、无污染(何庆和王敏,2015)。

1.2 绿色食品韭菜生产的投入品应选择有机肥、高效低毒农药 韭菜对肥料需求旺盛;虫害发生严重,对综合防治技术要求较高。但化学农药和肥料的大量使用甚至是滥用导致土质板滞硬结,土壤理化性状变劣,地力下降,农产品品质不良(惠富平和过慈明,2015)。绿色食品遵循环境友好和持续发展原则,在肥料使用上应以施用农家肥、有机肥为主要基肥,控制无机氮肥用量,严禁施用城市生活垃圾、稀土元素、转基因等肥料,符合《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13要求;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策略,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禁使用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等剧毒、高毒、高残留“三致”农药进入韭菜生产区域,确保环境和产品不受污染,符合《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要求。

1.3 绿色食品韭菜应符合标准对产品外观、包装的要求 绿色食品韭菜首先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其次应满足《绿色食品 葱蒜类蔬菜》NY/T 744—2012标准中绿色食品韭菜产品质量要求。绿色食品韭菜应无腐烂、抽薹、萎蔫、黄叶、异味、畸形现象,未遭受冷害、冻害,外观应新鲜、清洁、无病虫害和机械伤。产品中包括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百菌清、敌敌畏等11种主要农药残留应在NY/T 744—2012中规定的限量标准之内。包装材料和包装标签标识内容应符合《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658—2002要求。产品运输过程管理符合《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1056—2006要求。

2 目前韭菜生产难以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原因

2.1 常年连作的种植模式不利于应对韭蛆为害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世代重叠严重,在韭菜生产中持续为害,是较难防治的地下害虫(张思佳 等,2013)。近年来,由于土地供应有限,韭菜产区多采取常年连作的种植模式,导致韭蛆周年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地块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王承香 等,2014)。因此,韭蛆已成为我国韭菜安全生产主要障碍。

2.2 防治方法不当导致抗药性 韭蛆是非常顽固的害虫,目前尚未有特效防治药剂。一些菜农由于韭菜安全生产技术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追求防治的速效性等原因,违法使用有机磷等毒性高、残留期长的农药灌根;滥用和盲目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导致农药使用过量,而且造成韭蛆产生明显抗药性;只重视幼虫防治,忽视成虫防治;依赖化学防治,综合防治措施不足,使得韭蛆防治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3 忽视安全间隔期导致农药残留量高 韭蛆防治困难,使用农药较多,对食用韭菜的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而且韭菜与其他葱蒜类蔬菜不同,一次性食用的量较多,更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韭菜采收周期长,冬季一般收3茬,一些菜农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急于采收,每茬之间间隔不足1个月,农药残留来不及降解。因此,韭菜的农药残留超标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期低剂量的农药进入人体可发生慢性中毒,并可能对人体产生致癌、致畸等危害。

3 绿色食品韭菜生产关键技术措施

韭蛆防治既是绿色食品韭菜安全生产难点,也是贯穿绿色食品韭菜安全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在每个生产环节中以韭蛆预防和治理为核心,将害虫为害控制在有效的经济阀值之内,更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闫凤鸣 等,2013),是有效保障绿色食品韭菜安全优质的关键。

3.1 优化产地生态环境 生产绿色食品韭菜,首先要从产地环境抓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要求,对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确保基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植被良好、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块,建立绿色食品韭菜生产基地。种植区域空气清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 km内无大气污染源。灌溉水来源清洁,排灌方便,无可能引起水源污染的污染物。土壤应无污泥、重金属、农药残留污染。韭菜根系较小,吸水、吸肥能力弱,应选择富含有机质、土壤肥力较高,透气性好的壤土最为适宜。

加强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控制,农药包装袋、垃圾等废弃物应及时清除、集中回收、统一处理,污水的处理及排放不应对产品生产区域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完善防治产地污染措施,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使基地生产具有可持续性。

3.2 强化农业预防措施

3.2.1 选择抗性品种 不同韭菜品种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例如适合山东地区栽培的韭菜抗虫品种有山东寿光独根红、北京大白根、嘉兴白根、汉中冬韭等。这些品种抗倒伏,叶色绿、口感好、商品性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3.2.2 避免连作 韭菜是多年生宿根蔬菜,但应至少每3~4 a(年)轮作换茬1次,从而达到降低虫源基数,减少虫源积累的目的。

3.2.3 合理施用有机肥 韭蛆具有趋肥性和趋臭性,施肥水平高的土壤韭蛆发生和为害偏重。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饼肥,也易发生为害,臭气可吸引成虫产卵,所以有机肥使用时一定要进行充分腐熟。中等肥力韭田每667 m 2施用腐熟有机农家肥2~3 m 3、硫酸钾型复合肥(N、P、K各15%)20~25 kg,同时深施碳酸氢铵25~30 kg,对韭蛆幼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后期可根据韭菜长势、天气情况、土壤湿度进行追肥,保证韭菜茁壮生长,增加抗病虫能力。早春及秋季韭蛆幼虫发生时,用沼液灌根,既可以杀死韭蛆又增施了有机肥。

3.2.4 科学管理 北方地区,韭菜定植前应对土地进行深耕、深翻、条耙,杀灭韭蛆虫蛹,连续浇水2~3 d(天),水漫过畦面,杀灭幼虫。同时根据地块条件,搭建高2 m的网棚,并将韭根曝晒1~2 d(天)后再移栽。应注意在网棚内保持干燥环境,浇水不能过于频繁,一般5~7 d(天)浇水1次,土壤湿度保持50%~60%。利用滴灌可以保持土壤表层的干燥,不利于韭蛆产卵,从而达到减轻为害的目的。在3月中上旬到11月下旬韭蛆发生季节,在网棚骨架上覆盖孔径为0.3~0.6 mm的防虫网,可有效避免室外害虫为害。降低越冬虫口基数也是重要的防治手段(林宝祥 等,2014),冬季应对韭菜田及时扣膜,扒土晾根,冻杀害虫。

3.3 建立预测预报机制 虫情测报是根据成虫的趋黄性和趋化性进行的。韭蛆成虫对黄色光具有很强的趋性,可以利用粘性色板诱杀技术,在地面设置黄色粘虫板或在韭菜地里安装杀虫灯,在韭蛆成虫盛发季节进行诱杀。此类技术使用方便,但防治成本较高、费工费时,但在韭菜设施栽培中应用效果较好。根据韭蛆成虫趋化性,可用糖、醋、酒按3∶1∶10比例配制诱集液,每667 m 2韭菜田设置20~30个诱集点,每天清除死虫。

3.4 控制化学农药使用 产卵高峰期科学使用药剂防治成虫是有效防治韭蛆的关键控制点。绿色食品韭菜生产中的农药制剂应来源于当地合法的农业投入品专供点,保证农药质量。严格选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注意选择针对性强、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同时应注意不同机制农药交替使用,防止韭蛆产生抗药性。辛硫磷、菊酯类农药灌根对韭蛆幼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这些药剂普遍持效期短,易发生抗药性导致过量施用,农药残留不容忽视。

3.5 利用生物防治手段 近年来,一些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开始登记使用,这些药剂具有增强药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延缓抗性且对环境友好的优点(王召 等,2014),配合化学农药使用,是安全有效防治韭蛆药剂的重要来源。苦参碱不仅对韭蛆高龄幼虫具很好的毒杀效果,在成虫发生盛期,每667 m 2用1.1%苦参碱粉剂2~4 kg顺垄喷淋韭菜根部,对韭蛆防治效果可达60%~70%。每667 m 2施用8 000 IU•mL -1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6 kg,不仅对韭蛆的防治效果可达75%左右,而且持效期较长。根蛆净是一种含有荧光假单孢菌的高效生物菌剂,通过产生新型抗虫蛋白可有效防治各种地下害虫。每667 m 2韭田用根蛆净水剂300 mL灌根,防效可达90%以上。低龄幼虫对灭幼脲最敏感,在韭蛆发生盛期前5 d(天),每667 m 2施用25%灭幼脲悬浮剂200~250 mL,可较好地控制韭蛆为害,是防治幼虫的有效手段。植物源杀虫剂0.5%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对韭蛆防治也有较好的效果。

3.6 完善采后处理技术 韭蛆对韭菜收割后伤口汁液的气味敏感,应在距地表2~4 cm处收割,割口应整齐一致。一般每20~25 d(天)收割一茬,在收割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为防止伤口汁液吸引成虫产卵,每茬韭菜收获后,要将遗留在田间的韭菜叶片清理干净,并立即撒草木灰或在韭菜畦面上覆盖塑料薄膜3~5 d(天),待韭菜伤口愈合,气味消失后,再揭掉薄膜,可减轻韭蛆为害。商品韭菜对新鲜度要求较高,用于产品的包装应选择干燥、无毒、无污染、可循环、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产品运输和贮存时应注意防冻、防雨、防挤压,定时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以防止韭菜腐烂。

猜你喜欢

韭蛆绿色食品韭菜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什么是绿色食品
邯郸地区噻虫胺防治韭蛆的田间药效试验
韭蛆综合治理研究及应用
韭蛆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邯郸地区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防治韭蛆效果初探
莴苣和韭菜
夜雨剪春韭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