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产业背景下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2015-01-28西南大学薛倩

中国商论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西南大学 薛倩

创意产业背景下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西南大学 薛倩

摘 要:服饰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产业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来讲,“服装”结合“文化创意”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服饰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从中国服饰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民族服饰文化”和创新发展的手段——“创意”入手,通过讨论服饰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关系,探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化的创新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服饰文化 创意产业 创新发展

1 引言

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大融合的时代里,随着人们文学艺术修养的提升,人们不管是对于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还是对于精神娱乐生活的需求都已经更讲求独特、个性和享受。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成为新经济背景下的主流,创意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是被来自西方的服饰文化“一统天下”,这种服饰文化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伴的价值观、审美观一起深入中国,这种以西方服饰文化为特征的“国际化”服饰一直是国际服饰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人民衣着的主要倾向,影响着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是指中国各民族衣着服饰的传统技术、风俗习惯、服饰心理、审美思想、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族服饰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们呈现出千年的服饰历史和各民族服饰融合的多元化特点。中国民族服饰作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语言符号的传统文化,必将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率先掀起服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的欧洲国家,很早就将服饰时尚设计纳入创意产业的发展范畴。巴黎高端服饰定制的服饰历史文化带动了法国如LV、Channel、CD、Pierre Cardin的品牌文化的发展,而历史相对短暂经济发展较快的美国发展了如GAP、ESPRIT等快消文化。国际服装产业的发展结合了服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传统上创新,创造文化,将服饰产业发展蔓延至世界范围。

尤其是中国深受“西方化”的现代服饰发展的影响。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中国服饰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一味地追求“国际化”,缺失本民族服饰文化内涵和特征;国内服饰品牌的发展在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缺乏原创性,无明确的文化立足点;国内部分民族服饰品牌的设计缺乏时尚感,市场狭小,发展渠道较狭窄等等。

如何在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当今世界,既有利的发展好中国服饰产业、又发展好民族服饰文化,这就需要在学习西方服饰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发掘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特色,将传统的民族服饰时尚化,将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化,着力推进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2 民族服饰文化的创意表达方向

将传统民族服饰时尚化的唯一方法便是创新。创新是民族文化进步之魂,是民族服饰品牌产品设计发展的动力。民族服饰元素的创意表达成就中国服装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思想意识产生变化的今日,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实用功能,而是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因此,服装体现的基本服用功能已经不是当代大众所主要追求的,服装的可观性、时尚性、历史继承性、文化内涵等服装所传达的外在情感信息成为当今大众的主要需求。

服装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其创意创新体现于特殊符号化的视觉语汇。这些符号化视觉语汇包含了该服装造型艺术的所有元素。中华各民族服饰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其典型的服饰色彩、服饰图案、服饰造型和服饰工艺,例如土家民族色彩上崇尚黑白、善于织造西兰卡普,苗族人民喜欢穿戴银饰,善于苗绣蜡染等传统服饰技艺。这些民族服饰特色构成各民族特有的视觉符号,讲述各民族的服饰历史。

民族服饰的创新设计,要求把握这些视觉要素,即服饰色彩、服饰图案、服饰造型艺术,从服饰设计基本元素上把握创新内涵和创新方式。

3 色彩

在服装款式、图案、色彩三大要素中,色彩是最能传达信息和表情达意的。他能直接左右人们的情绪,唤起人们的情感联想。

民族服饰色彩具有识别民族和塑造民族形象的作用。根据色彩所引起的心理联想及视觉特征,可以形象化、艺术化地传达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等内容,那些成为某种表达方式或民族情感标识的色彩语言,是民族服饰文化与外界互动的体现,是民族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民族风格服饰设计的过程中,民族色彩的提炼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师可以借助具有表达情意作用的民族服饰色彩,结合潮流趋势创新款式造型和服饰图案,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时尚服饰。这既传达了民族文化内涵,解释服饰设计理念,又塑造了属于本民族的服饰色彩语言。

4 图案

民族服饰图案是民族服装风格、审美情趣、民族信仰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图案本身对于服饰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且运用非常广泛,不仅仅是用在服装本身,还运用在民族服装附属品及装饰品上。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从图案造型到装饰工艺,从民族图腾到自然花草,从土家织锦到苗族蜡染,这些纷呈的民族图案元素和装饰手法在现代时尚服饰的设计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要求设计师和服饰研究者,研究民族图案学,提炼民族图案元素;研究民族服饰装饰手工艺,并将之应用到现在服饰的设计中,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时尚符号创新服饰文化,发展服装产业。

5 款式

民族服饰款式要素,又或造型要素,是指各族人民日常着装或某种特定场合着装体现的服装轮廓特征、搭配方式和审美意义等。

现代流行服饰设计中,造型艺术不可小视。它不仅体现在可以修饰着装者的体型。另外,在它与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结合中体现出来的创意美学价值和经济学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中华民族服饰的历史经历了各种造型的变化,现今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着装造型。研究民族服饰的轮廓造型特征和结构特点,将这些结构造型特征转化为视觉图案语言、服装款式语言、或是现代流行服饰搭配灵感,使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创新素材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从服饰三大元素上把握民族服饰的创新设计是最基本,也是最逻辑的设计思维。对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而言,其继承在于把握基础,而发展则需要创意。它能够提升服饰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意蕴,从而提升服装的美学价值。三元素之间可以只突出其一,也可以三者融合考虑,在继承民族服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发展国内现代服饰设计产业,一举两得。

6 关于民族服饰文化如何产业化的三点思考

6.1 鼓励民族风原创品牌的发展

发展以中华民族风格为设计定位的原创服饰品牌,这是中国服饰文化产业化的最主要的实现途径。然而国内许多民族风原创服饰品牌大都集中在网络品牌中,各原创品牌自成一体,产品设计中民族元素的界定和应用较不规范,销量较低,急需拓宽民族风格服饰品牌的发展渠道和设计水平,鼓励大中小型民族风原创服饰品牌的创新发展,带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产业化

发展融合民族传统服饰技艺的高定品牌,是中国服饰文化产业化的又一途径。中华上下五千年,56个民族共同发展,造就了56个民族绚丽璀璨、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的服饰制作技艺,一直以来都是民族服饰发展过程中的瑰宝,是世界服饰文化中的珍贵技艺。它包含了民族服饰的装饰工艺和制作技艺。在被西化了的国际时尚影响的服饰文化世界,在批量生产的加工世界里,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技艺的发展范围狭小,在高端定制产品中极少会出现。然而在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高端定制品牌倡导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应用,传统文化的延续,是提高服饰产品附加值,推进高品牌自身发展的有效方式。

6.2 民族服饰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在全世界人们都在追求旅行生活的今天,国内的民族风情主题旅行盛行,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必将开拓国内旅游市场的一片天空。生态和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服饰是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服饰本身可以体现着装的个性和意志,作为旅行产品创新开发的民族服饰更能传达旅行者对于独特自然和民族情怀的向往。

然而传统的旅游产品模式往往是以景观为中心,或以当地特色食品茶饮为主要产品供应。比如说你在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景点通常可以买到的纪念主要就两种:土楼形态的吊坠和客家茶饮;另外,现今国内各民族旅游市场的产品没有各民族特色,到处都相同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从西南到东南,你几乎可以买到相同的被称为“民族风”的披肩、帽子等等。游客到一地几乎等于走过数十上百个地方。

民族服饰是体现民族特色民族风情的有效方式,在民族旅行主题的产品开发中应该充分发掘中华各民族服饰丰富多彩的特征,区别产品特色,增强景点独特感,带动服饰旅行产品和旅游市场的双赢发展。民族服饰文化向旅游产品的转化,要求把握各民族服饰的文化精髓和创新设计元素,把握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偏好,促进民族服饰在民族风情旅行产品上的开发,带动民族服饰巨大的市场潜力。

6.3 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带动民族服饰走向世界

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即发展例如电影、电视、舞台剧、音乐、舞蹈等文化产业,以带动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以电影电视艺术为例,服装的色彩和款式反映该部电影的基调、节凑、时代和历史背景、影片类型、反映题材、角色类型、电影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电影电视是一种很快的信息传播方式,直观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人们着装观念的影响。一部家喻户晓得的优秀电影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和引领时尚。例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不仅带动了快餐产业炸鸡和啤酒的销售,男主更是引领了西装搭配运动鞋的穿着方式,女主的着装则再次强调了韩国服饰的文化特征,有力地掀起爱美人士追韩代购的时尚浪潮。又如国产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着装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宣扬了中国的旗袍文化,激发人们对旗袍的热爱。因此借助影视表演中能够反映一定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的服饰造型,带动中国服饰时尚化产业化的发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同样,对于舞台剧、音乐、舞蹈等,民族服饰文化可以与之结合,共同展现舞台魅力、展现中国文化,带动产业发展。

7 结语

民族的便是世界的,极具民族性的东西,必将赢得世界的青睐。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文化特征,在绚丽多彩的服饰世界独具民族内涵和个性。研究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服饰文化产业化支撑途径,对于打造中国品牌,推动民族服饰走一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推动民族服饰走向世界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参考文献

[1] 周杰.浅谈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与市场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6).

[2] 余玉霞.从把握传统文化精神浅谈提升我国服装设计创意能力[J].丝绸,2006(9).

[3] 陈桂玲.服装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J].现代商业,2012(15).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b)-128-03

猜你喜欢

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创意产业视阈下加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设计艺术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分析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英国创意产业政策对英国电影的影响及启示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