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2015-01-26马佳

当代医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针对性体征小儿

马佳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马佳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选取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儿的体温、憋喘、肺部啰音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观察组体温、憋喘以及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6±0.8)d、(2.7±1.1)d、(5.3±1.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病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并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护理对策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儿科的常见病,患病对象以婴幼儿为主,患儿常合并心力衰竭,并发高碳酸血症以及酸中毒,严重者可引发心肌损害,从而合并为心力衰竭,患儿多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肺炎病可有效减少交换气体面积,从而引发低氧血症[1]。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方法,且缺乏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很容易影响患儿的康复。本研究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9±6.4)个月,平均病程(10.4±3.5)d;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8±6.2)个月,平均病程(11.1±3.6)d。2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诊断标准 安静时心率加快,心率次数达到160~180次/min;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超过60次/min,肝大达肋下超过3 cm,短时间内密切观察肝增大;心音显著低钝,或出现奔马率;突然变得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者发灰;尿少,下肢水肿,可以排除营养不良、肾炎以及维生素B缺乏等原因所造成,即可诊断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

1.3 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输液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药物及呼吸道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基于其病症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护理计划,首先要严密掌握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密切关注体温、心率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患儿的突发情况。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分散其注意力,比如与患儿谈心、讲故事以及共同观看动画片等方法。优化患儿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明亮,及时改善通风情况不好的病房,定期消毒,确保患儿居住在较为良好的住院环境。最后要指导患儿的日常饮食与作息,根据自身的病症制定个性化的食谱。注意保证患儿营养的全面性,以促进患儿的身体各器官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使患儿保证具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使患儿的身体得到较好的恢复。向患儿的家属宣传相关健康知识,若发现患儿的身体存在异常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采取恰当的解决措施。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基本痊愈,呼吸以及心率等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但呼吸以及心率等指标仍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8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总有效

33例,总有效率82.5%,2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临床指标分析 观察组体温、憋喘以及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临床指标比较(±s,d)

表2 2组临床指标比较(±s,d)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憋喘恢复正常时间 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 40 2.6±0.8 2.7±1.1 5.3±1.1对照组 40 4.7±1.2 4.9±1.1 7.8±1.3 t值 6.96 6.92 5.02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儿科的常见急症,患儿多病情严重且复杂,病死率较高,若小儿的各项系统功能发育不全,抢救以及护理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死亡,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率和病死率[3]。小儿肺炎主要是由一些病毒以及细菌感染等外界因素所引起的,最常见为因感冒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小儿肺炎通常具有较强的顽固性,难以在短时间内痊愈,随着肺炎的发展还很容易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若出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现象,临床医生通常采用抗感染以及强心治疗相结合的手段,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利于缓解患儿的病情[4]。小儿肺炎入院时状况良好,很容易忽视患者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观察,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针对患儿的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才能够使患儿的病情得到迅速控制,尤其需要注意观察6个月以内以及入院24 h之内的患儿[5]。护理时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患儿出现烦躁和哭闹情绪,加重心脏负荷,必要时按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及时给予患儿及其家长心理护理,避免家长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使患儿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更换体位,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吸氧和吸痰。用药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情况,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患儿的精肝脏大小、神状态、心音强弱、缺氧症状、腹胀以及体温等情况有无改善。详细记录患儿的进食、进水、尿液以及大便的出入量,密切观察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药液外渗的情况[6]。陈秀燕[7]研究显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实施观察与护理,利于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有针对性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观察组体温、憋喘以及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体温、憋喘以及肺部啰音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促进患者的生命体征趋近于正常。陈雅静[8]研究显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促进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助于积极进行治疗。总而言之,根据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病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在短时间内促进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使患儿获得良好的康复条件,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 张保霞.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与心钠肽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21):39-40.

[2] 李秀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30-1531.

[3] 徐翠玲,杨云,代显鸽,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7):1526-1527.

[4] 胡京梅.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0):2713-2714.

[5] 颜振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2-1234.

[6] 李淑勤.儿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4):119-120.

[7] 陈秀燕.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93-94.

[8] 陈雅静.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7):1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67

吉林 132011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儿内科(马佳)

猜你喜欢

针对性体征小儿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小儿涵之三事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