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在阑尾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2015-01-26韦忠民

当代医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性囊性病变黏液

韦忠民

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在阑尾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韦忠民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诊断阑尾囊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5例阑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在65例患者中,阑尾黏液性囊腺癌4例(6.15%)、阑尾黏液性囊腺瘤7例(10.77%)、阑尾黏液囊肿8例(12.31%)、阑尾脓肿46例(70.77%)。结论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能实现对阑尾囊性病变的准确诊断,能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阑尾;囊性病变;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

阑尾囊性病变是一类常见的内科疾病,要先采用影像学技术确定病变的类型,才能实施准确的治疗方案。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通过向工作站传送并处理螺旋CT扫描采集的容积图,获取精确的重建图像后,明确病灶定位与空间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1]。为分析在阑尾囊性病变中,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诊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65例阑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65例阑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22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4±3.8)岁;病程 1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6±0.5)年。全部患者的阑尾囊性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64排螺旋CT(美国GE公司生产),扫描前6 h禁食与扫描前2 h间断喝水,以使胃肠道充盈,自脐部到耻骨联合上缘进行腹部与增强平扫。参数为:层厚3~5 mm,120 kV,250 mA,螺距为0.625 mm。采用高压注射器于肘部静脉注射碘海醇,并经前臂静脉注入,20 s后行双期扫描。通过工作站进行重建最大密度成像(MIR)、多平面重建(MPR)等。层厚、间隔分别为1.25 mm、0.625 mm。以观察病变的形态、转移、强度、大小及有无钙化、积液等情况。

2 结果

在65例患者中,阑尾黏液性囊腺癌4例(6.15%),平均大小(4.18±1.83)cm;阑尾黏液性囊腺瘤7例(10.77%),平均大小(3.59±1.63)cm;阑尾黏液囊肿8例(12.31%),平均大小(3.18±0.68)cm;阑尾脓肿46例(70.77%),平均大小(3.13±1.28)cm。阑尾囊性病变CT表现如表1所示。

表1 阑尾囊性病变的CT表现[n(%)]

3 讨论

阑尾囊性病变是一类常见的内科病症,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等临床症状[2-3]。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导致阑尾囊性病变容易被漏诊,使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4-7]。临床中对阑尾囊性病变的治疗,首先要采用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再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8]。

研究阑尾区域的囊性病变,对于术前阑尾区域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引起阑尾粘液囊性病变的主要原因是阑尾腔近端多种原因阻塞而引起的远端粘液潴留,进而囊状扩张后引起的病症之一[9-10]。阑尾囊性病变临床无特异性表现,术前准确诊断对于病症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阑尾囊性病变CT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壁的薄厚不均匀,体积大小不一致,直径范围在2~15 mm之间。阑尾穿孔是引起阑尾周围脓肿的主要原因。脓肿范围相对比较局限,显示为团块状影,其中心是液体形成的低密度影,壁比较厚,部分情况下可看到斑点状钙化灶。病症内壁相对比较光整,脓肿内能够看到液-气平面。阑尾脓肿的多发部位为右侧髂区盲肠周围。CT增强则表现为脓肿壁强化,低密度影未见强化,周围脂肪间隙呈现强化的条索影。

多排螺旋CT与一般的CT比较,有多方面的优势,其可以实现对检测部位的多角度观察及3 D成像。本研究中,通过对65例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显示,阑尾脓肿46例,占70.77%,大于其他类型。阑尾脓肿最多,影像学表现无阑尾管状结构,无不规则囊腔,囊内有结石影,可能与脓肿壁存在炎症肉芽组织有关。若脓肿波及到周边正常组织,则表现为盲肠与肠系膜的条片状影,盲肠与末端回肠管壁水肿增厚,右侧腰大肌可见积液。阑尾黏液性囊腺癌的囊壁呈不规则,且部分可见乳头状结节。阑尾黏液囊肿大多表现为孤立阑尾区域囊性病变,阑尾黏液囊腺癌表现为囊壁增厚不规则,且有明确乳头状突起等。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是阑尾囊性病变诊断与鉴别的重要手段,诊断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1] 史云波.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检查技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4,15(2):290-292.

[2] 傅顺斌.阑尾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1):873-878.

[3] 万明军.阑尾囊性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33-234.

[4] 史鸿渊.胰腺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8):1027-1028.

[5] 丁度彬,翁义,陈琳.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在阑尾囊性病变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660-661.

[6] 张韵华,刘利民,袁海霞,等.阑尾黏液性囊性病变的超声表现[J].上海医学影像,2011,20(1):17-19.

[7] 严培勇.阑尾囊性病变的基层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193.

[8] 秦国初,周科峰,何健,等.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2):326-329.

[9] 陈曌,郑晓林,郭友,等.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的CT、MRI诊断[J].中国CT 和 MRI杂志,2014,12(4):45-48.

[10] 杜佼,格根塔娜,金武龙.开窗、负压吸引、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11(1):66-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38

江苏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韦忠民)

猜你喜欢

性囊性病变黏液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影像诊断卵巢囊腺瘤的效果观察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