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遏制松材线虫入侵 维护黄山森林生态安全

2015-01-26程强汪树人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3期
关键词:黄山市松材线虫病

程强,汪树人

(黄山市歙县林业局,安徽歙县254200)

全力遏制松材线虫入侵 维护黄山森林生态安全

程强,汪树人

(黄山市歙县林业局,安徽歙县254200)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ilus)引起的,为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被公认为松树的“艾滋病”,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难以有效治疗的松树“头号杀手”。在黄山市黄山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先后两任国家总理专门作出过批示。尽管黄山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林业等有关部门及森防工作者作出了常年不懈的努力,松材线虫病还是正在逼近黄山。

1 松材线虫病入侵途径与主要特征

1.1 松材线虫病入侵途径

松材线虫是一种非常细小的蠕虫,体长仅有14~16μm。松材线虫病入侵途径分近距离和远距离。近距离传播靠传播媒介——天牛等昆虫传带,远距离传播则主要借助感病苗木、松材、枝桠及其他松木制品的调运过程中进行。从罹患病树中羽化出来的天牛几乎100%携带松材线虫。天牛体中的松材线虫均为耐久型幼虫,主要在天牛的气管中,一只天牛可携带成千上万条,多者可达20多万。在天牛化蛹时分散型幼虫脱皮变为耐久型幼虫,并向天牛成虫移动,从气门进入气管,这样天牛从羽化孔飞出时就携带了大量线虫。当天牛补充营养时,耐久型幼虫就从天牛取食造成的伤口进入树脂道,然后脱皮形成成虫。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往往是松褐天牛产卵的对象,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的线虫,并“接种”到健康的松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

1.2 松材线虫病主要特征

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后,最显著的外部症状特点:先是针叶失水,褪绿,继而变褐,而后整株枯死,针叶全呈红黄色。其发展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或停止,蒸腾作用下降;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通常能够观察到天牛或其它甲虫侵害和产卵的痕迹;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通常可见到甲虫的蛀屑;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病树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此时树体上一般有多种害虫栖居。

2 黄山市外围疫情概况与防控

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由境外传入我国,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此后不断蔓延,苏浙赣皖区域多地已先后发生疫情。目前黄山市周边疫点、疫情仍呈继续扩散、渗透趋势,根据近年《国家林业局公告》,我国松材线虫病疫区为185个,安徽省疫情发生区为22个,与黄山市毗邻的松材线虫病发生地市有3个,其中浙江省杭州市有3个疫区、江西省上饶市有2个疫区、本省宣城市有4个疫区。据有关资料与调查,黄山市周边的浙江省富阳市、临安市,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景德镇市浮梁县,九江市庐山区、彭泽县、湖口县都有疫情发生;黄山市邻近的池州市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宣城市、芜湖市、铜陵市都曾先后发生过疫情,最近疫点仅几千米。

面对松材线虫病步步紧逼、四面包围的严峻态势,近年来,黄山市及时成立了松材线虫病防疫指挥部,出台《黄山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十项制度》,层层签订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相继实施了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工程和“三道防线”工程,建成环黄山外围长100km、宽4 km的无松属植物生物隔离带,对阻止松材线虫病入侵该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去年全力阻击松材线虫病入侵的主要措施

2014年黄山市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最近的松材线虫病疫点浙江省临安市某地已与该市歙县边界的三阳乡几乎接壤仅5km,且新近拔除的石台、青阳疫点仍存在重新发生疫情的可能性。更为严重的是,在陕西省山阳县天竺山森林公园发现的松材线虫病疫情区域,海拔高达1700~1800m,年均最低气温7.9℃,与黄山景区黄山松自然分布区域的海拔、年均气温等气候因子极为相似。加之近年来黄山市不断加大交通网络建设,尤其是多条高速公路、高铁在境内陆续开通,检疫检查站的建设跟不上高速公路出口的增加,疫区的松木及其制品可沿高速公路侵入,检疫检查难度加大。还有该市电子商务物流频繁,违章调运松木及其制品案件在所难免,全市年查处的违章调运案件逾1000起,松材线虫病人为传入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黄山,是中华瑰宝、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黄山以绝佳的资源、优美的生态著称于世,被誉为“人类生态第一山”,黄山松名列“五绝之首”,是最为珍贵的生态景观和旅游资源。在黄山海拔800m以上黄山松分布数量多达710万株,迎客松、送客松、凤凰松、麒麟松等32株名松被列入遗产保护名录,加强黄山奇松保护、维护黄山生态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坚决有效遏制疫情进入黄山市境内,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化防范措施,加大防控力度,千方百计筑牢防线,保护黄山生态安全。

3.1 强化宣传,增强全民防范意识

该市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及黄山松面临的严峻形势、宣传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增强全民防控松材线虫病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去年再次编印防控松材线虫病宣传册10000余份,告全市市民公开信50000余份,同时组织开展全市上下联动的“宣传周”活动;各区县、黄山管委会对已设立的宣传牌进行全面更新维修,同时在新建设的道口等重点地方增设中大型宣传牌,积极营造全民全社会防控松材线虫病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市民参与防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2 强化监管,重点部位严防死守

该市1434名专兼职普查员,常年监测全市15.1万hm2松林。于4~5月春季和9~10月秋季开展了2次普查,重点普查黄山风景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西递宏村古村落及城区、交通干线两侧2km山场、旅游景点周围山场、人为活动和物流频繁地点、重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以及祁门县、黄山区、休宁县和歙县等离周边疫区较近的高危区山场;进一步严格检疫申报和入境检查,延伸外围防线,杜绝松木及其制品、尤其是疫点松木制品流入黄山景区及其周边区域。加强日常检疫监管和产地检疫,全面做好苗木花卉繁育基地、涉木加工企业、经营单位(个人)森林植物检疫登记,严格落实申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从市外调入苗木、木材及其制品包括包装物、铺垫材料等,都必须事前向当地森检机构申报。全市31个检疫检查站坚持全天候值班值勤,对入境、过境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去年全市共检查过往车辆32550车次,查处案件625车次,其中松木制品347车次,其中来自疫区237车次,及时销毁处理查处的松木包装物;组织开展了阻击松材线虫病专项联合行动,对全市松木及其制品开展大检查,堵住了检疫检查漏洞,消除了检疫检查盲点;加强枯死松树的监测清理,做到发现1株,清理1株,防止人为传播。在每月3日前将各地上报上月的枯死松树清理情况进行汇总并在全市进行通报。据统计,去年共发现枯死松树40862株,目前已清理完毕,经取样分离镜检,没有发现松材线虫,对清理下山的枯死松树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些枯死松树主要是因天气干旱,天牛、松毛虫危害等所致。

3.3 加大投入,提升科技防控能力

松材线虫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隔离带的持续管护、枯死松树清理、媒介昆虫除治、监测普查以及公众宣传教育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该市加大资金倾斜,以提升各地防控能力。同时该市加强了与高校、有关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先进技术,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生物菌剂smal-007林间定殖等4项试验工作;认真实施通过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省林检局等有关专家论证的《黄山市松褐天牛种群监控及防治技术研究总体方案》,加强松褐天牛种群密度监测、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管氏肿腿蜂人工复壮及推广应用。2014年该市投入资金采购了生物农药白僵菌高孢粉3000kg、化学农药噻虫啉15000kg,防治面积达25000hm2,科学防治天牛,控制自然传播。该市还加强了与国家林业局、国家森防总站、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联系,积极编制申报三期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99亿元,重点建设源头监控管理、林分健康提升、科技宣教保障三大系统工程,强化综合防控措施。

3.4 强化责任,严格目标管理考核

该市适时召开松材线虫病防疫指挥部会议,精心部署全市防控工作,将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黄山管委会签订防控目标责任书由原来三年一签改为一年一签,将违章调运责任纳入目标管理、单位综合考核以及领导干部责任制考核范围,使目标责任更加明确,防控措施更加得力;加强与外检、与黄山的紧密协作,互相配合,严把海外入境关,严禁松木及其制品进入黄山风景区。各区县进一步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测报网络,落实疫情监测责任,全面实行监测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调查准确、上报及时”的疫情监测体系;该市还讨论修定了新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按照《考核办法》对各区县及黄山风景区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该市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摆在森林防火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政治责任,增强大局意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确保国宝黄山松和黄山森林生态安全。

2015-03-04

程强(1973-),男,主要从事林业管理及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E-mail:sxly2866@163.com。

S763.16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3.044

猜你喜欢

黄山市松材线虫病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关于高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