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2015-01-25蔡学梅刘红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初乳周龄断奶

蔡学梅 刘红星

(天津市蓟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蓟县 301900)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蔡学梅 刘红星

(天津市蓟县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蓟县 3019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多,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养猪业,在天津市的郊县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仔猪阶段是养猪生产的关键阶段,此阶段成活率的高低和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笔者根据天津市蓟县的养殖情况,分析了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1 影响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因素

1.1 饲养管理因素

1.1.1 母猪分娩操作不规范

母猪在分娩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对产房和保育室没有进行彻底、严格的消毒,分娩过程需要的器械也没有严格的消毒,引起仔猪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病死亡;分娩过程出现难产如胎位不正等,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助产的方法不正确,导致分娩时间太长,引起窒息死亡。

1.1.2 防寒保温措施不到位

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特别敏感,特别是寒冷的季节,养殖户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很容易使仔猪冻死或者造成仔猪扎堆,引起挤压死亡或者被母猪压死。

1.1.3 营养因素

仔猪出生以后如果母猪的乳汁不足,而又没有给予人工喂养或者寄养,就很可能引起哺乳仔猪营养不良,甚至会饿死。母猪生产后要及时固定乳头,如果养殖户没有及时帮助仔猪固定乳头,那么相对瘦弱的仔猪就会吃不上奶,从而形成营养不良,甚至会造成仔猪死亡。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要及时补料,并补充缺乏的铁、硒等各种微量元素,否则也会造成营养不良,引发各种疾病。

1.1.4 寄养因素

有的仔猪出生后,母猪死亡或者分娩后乳汁不足,不能满足仔猪的生长需求,这就要求放在其他乳汁分泌较多的母猪哪儿寄养。寄养的危险性较大,如果没能正确地选择寄养母猪,或没有对寄养母猪采取一定的措施,寄养母猪就会将仔猪咬死或者弃养,造成仔猪饿死。

1.2 生长环境因素

仔猪对环境比较敏感,其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保温和通风条件较差,就会造成哺乳仔猪冻死或脱水死亡,温度太高就可能会引起下痢性疾病。通风条件不良,猪舍内的有害气体超标,会诱发呼吸道疾病,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

1.3 疾病因素

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仔猪黄白痢和腹泻是常见的疾病,在仔猪出生后的3~15d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果养殖场没有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很容易引起大批仔猪的死亡。

2 应对措施

2.1 注意做好猪舍和仔猪的保温

仔猪刚产下来,抗寒能力极差,如果不用人工保温,仔猪会因无法抗御寒冷而被冻死。仔猪的保温方法很多,要根据条件因地适宜。有的使用红外线灯保温圈给小猪防寒;有的采用地下坑道输热保温;有的则采用育雏鸡的原理,制造保温罩给仔猪保温。仔猪舍内要根据生长阶段保持适宜的温度如1周龄内保持在33℃~34℃;1~2周龄为30℃;3~4 周龄为28℃~29℃,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逐渐降低。

2.2 科学使用微量元素和抗生素

有的仔猪的死亡是由于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大肠菌诱发下痢而引起的。初生仔猪容易因缺铁而发生贫血症。特别是舍饲为主的猪场更易发生,补铁对仔猪十分重要。可以注射或者在地面上撒布硫酸亚铁溶液,预防贫血。小猪缺乏微量元素硒,会造成仔猪心脏衰竭而突然死亡,可以用亚硒酸钠补硒。为了防止下痢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在饲料中及时补充抗生素,以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其补充方法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25~30 mg的土霉素。亦可按使用说明加入其他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快育灵等。如果发病,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黄痢可以采用口服链霉素溶液,服用的药量一般是每头每次1 万IU,2次/d,连用5 d,基本可以痊愈。治疗白痢可以采用呋喃唑酮片,效果比较明显。

2.3 及早吸初乳

尽早让仔猪吸上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免疫球蛋白,仔猪可以通过吸食初乳获得免疫力和增加营养,减少疾病的发生。

2.4 尽早补料和科学配制日粮

为了刺激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增加营养,在其5日龄~9日龄的时候开始补料。仔猪分泌消化酶的机能发育尚未成熟,分泌消化酶量较少,易引起消化不良,因而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等,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如柠檬酸,促进对饲料的消化。饲料中营养成分要全面,蛋白质的含量要高出20%左右,饲料要新鲜,适口性要好。

2.5 确定适宜的仔猪断奶时间

提早断奶可以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在一些规模化大型养猪场,一般采取在4~5周龄左右断奶。而在一些小型养殖场或者农村的散养户,一般7~8 周以后开始断奶。要采取早断奶,提早调教仔猪吃料是关键。一般在仔猪出生后7-9天就开始补料,从3周龄开始进行调教,逐步减少仔猪的哺乳次数,到5周龄即可达到断奶的目的和要求。

2.6 制定严格的消毒和防疫程序

对产房、保育室、仔猪舍要严格彻底的消毒,母猪或者仔猪进入的前一周,地面可以用火碱消毒,室内可以采取熏蒸消毒。猪只进入后,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带猪消毒。母猪分娩所用器械使用前都要用蒸汽消毒,避免感染病菌引起疾病。

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的历史情况,有针对性地在仔猪1~2 月龄期间注射应该注射的疫苗,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目的。

3 小结

仔猪阶段是饲养生猪的重要阶段,也是仔猪死亡的最高阶段,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妊娠母猪和仔猪的抵抗力,确保成活率,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初乳周龄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