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联合手指压穴治疗中老年性跟痛症68例

2015-01-25赵玉娟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中医科湖北十堰442008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药熏洗

赵玉娟(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中医科,湖北 十堰 442008)

中药熏洗联合手指压穴治疗中老年性跟痛症68例

赵玉娟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中医科,湖北十堰442008)

〔关键词〕中药熏洗;手指压穴;跟痛症

第一作者:赵玉娟(1981-),女,护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护理研究。

跟痛症多由慢性劳损、外伤、跟骨退行性变引起,包括跟后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跟腱损伤、筋膜炎或跟骨骨刺等。其临床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及足底有酸胀疼痛感,严重时呈针刺样痛,难以举步。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手指压穴治疗中老年性跟痛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我科住院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35~75(平均50.6)岁;病程7~23(平均6.5)个月;双侧21例,单侧47例。对照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37~67(平均49.7)岁;病程5~22(平均6)个月;双侧28例,单侧2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①起病缓慢,可有数日甚至数年病史,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体质较胖者,与老年退行性改变有一定关系;②主诉足跟跖面疼痛,步行或站立时加重,特别在不平路面行走时更明显;③患部一般无红肿,在跟骨跖面内缘结节处有局限性压痛,有的合并平足畸形;④X线检查:多在侧位片上见到跟骨骨刺,少数无异常变化。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足跟封闭。泼尼松龙混合液2 ml, 2%利多卡因2 ml,以跟骨处压痛最明显部位为中心,用碘伏环形消毒,待干后行局部刺入,最好达骨膜下,抽吸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无菌纱布包扎,隔7 d注射1次。治疗组采取中药熏洗联合手指压穴疗法治疗。中药熏洗药物组成:川乌、草乌各20 g,牛膝、透骨草、海桐皮、黄柏、桂枝各15 g。加水2 000~3 000 ml,煮沸10~15 min,离火后加入陈醋250 ml,先熏患足,待药液温度下降至不烫手时,将患足泡入药液中15~20 min。每日早晚各1次,第2次煮沸后再按上述方法熏洗。熏洗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熏洗时最好蒙上单子,以保持药液的温度。足部有皮肤破溃或感染时禁用。指压掌跟穴:痛点位于足跟内侧者取神门穴,位于足跟外侧者取养老穴,位于足跟正中、下部者取足跟痛点〔大陵穴下2 cm(0.8寸)〕。均取患足的同侧穴,双足同病取双侧穴。按压时嘱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拇指按压于该穴位上,并进行揉压,使局部出现酸胀、麻痛的感觉为宜,反复操作,每穴3~5 min,早晚各1次。两组均为15 d 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编印的《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2〕。痊愈:跟痛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功能;显效:跟痛明显减轻,行走无困难;有效:跟痛稍减,行走仍有困难;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善。有效=治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1.5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治愈48例(70.59%)、好转14例(20.59%)、无效6例(8.82%)〕优于对照组〔81.48%,治愈20例(37.04%)、好转24例(44.44%)、无效10例(18.52%)〕(χ2=4.97,P<0.05)。

2 讨论

中医学认为跟痛症病机主要是经络阻滞;而中老年性跟痛症在此基础上兼肝血不足,筋肉失荣〔3〕。肝之不足究之于肾,故采取中药熏洗联合手指压穴的治疗方法,取舒筋活血,通络止痛,补肾活血通络综合治则。中药熏洗液具有调节代谢,改善微循环功能,促进跟骨结节附着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消退吸收。熏洗疗法结合这些中药药效可发挥直接治痛或强化上述治痛过程的作用,所以治痛作用更突出〔4〕。醋,性酸、温,具有消痈肿、散水汽、杀邪毒之功效,在治疗足跟骨质增生致痛时常用之,亦有很好发散药性、增加药效之功。熏洗疗法是通过热与药共同作用,可以加速血液、淋巴循环,加强代谢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病因子吸收与排泄〔5〕。并能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较快缓解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紧张,加速人体对中药的吸收,使局部致痛物质迅速消失,从而使疼痛消失。使机体毛孔张开,毛细血管网开放,在蒸汽环境内,机体内邪外出,中药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对患病部位和经络病变区进行有效渗透,药力直达病灶,能有效改善微循环,松弛骨骼、镇痛及活络关节等作用,利用中药熏蒸时的温热和药物双重效应,有效地将患者体内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

足跟为少阴肾经所循行之,此处作痛,多内有肾之亏虚,外伤劳损或寒湿入络而导致,足跟部气血运行失常,经脉失养,引发疼痛。故治宜运经活络,散寒止痛。指压点穴可刺激对应反射区,疏通经络、气血贯通,两法合用使局部疼痛消失,达到治疗目的。此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3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56-7.

2王蔚文.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S].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352.

3曾金强.推拿配合药酒熏泡治疗跟痛症58例〔J〕.广西中医药,2007; 30(2) : 28.

4刘祥.中药熏蒸之我见〔J〕.北京中医,2001; 20(6) : 34-7.

5黄俊卿,薛继强.中药熏蒸疗法抬疗软组织损伤疼捕的机理探对〔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8(5) : 22-3.

〔2013-12-25修回〕

(编辑赵慧玲/杜娟)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678-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24

猜你喜欢

中药熏洗
肛周封闭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的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配合微波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60例
肛裂术后辅以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20例临床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慢性骨髓炎伴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急慢性腰腿疼痛的方法临床探讨
改良术式结合中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