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贮玉米的发展

2015-01-25李未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畜牧业籽粒秸秆

李未娟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山西忻州 034000)

浅析青贮玉米的发展

李未娟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山西忻州 034000)

社会经济水平和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玉米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如今,玉米已经成为世界的粮食、饲料和经济兼用作物,1990年全世界用于粮食、工业的玉米占玉米总量的7.6%、11.7%,而用于饲料的玉米占总量的70.7%。

青贮玉米 特点 发展

我国人多、均耕地、粮食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处于安全警戒线边缘,不可能像欧美畜牧业发达国家大面积种植青贮玉米,为此,种植业应由“粮一经”二元结构转变为“粮一经一饲”三元结构,为解决饲料玉米种植与耕地紧张的矛盾,我国将“秸秆畜牧业”列入我国农业开发项目。但是精通作物秸秆饲用转化率低,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如果从品种上培育高产粮、饲兼用品种,采取配套栽培措施,利用种植结构“三元化”的调整将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近几年培育的粮饲兼用玉米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饲用转化率难题,而且集粮、饲于一身,实现了“三元化”的调整,适合我国种植业调整及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1 青贮玉米的特点

青贮玉米与一般饲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生长速度快,茎叶繁茂,生物产量高,一般生物产量不低于60t/hm2,干物质产量高于200g/kg。营养丰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低,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和吸收。适应性强每ha生物产量一般为5万~6万kg,个别高产地块可达8万~10万kg。

2 我国发展青贮玉米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饲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力度

选育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是发展饲用玉米的关键。饲用玉米与一般常规玉米相比,其特点在于:单位土地面积上干物质的产量和转化为奶的产量取代了常规玉米将籽粒的产量作为衡量饲用玉米的产量标准,将消化力和单位青贮饲料的奶产量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准。一般产量为2 000 kg奶/667 m2以上,质量达1400 kg奶/t青贮玉米(DM)以上。对饲料玉米的籽粒产量的要求是适量的,约占总产量的40%~45%,籽粒的消化系数在80%~100%;对秸秆的要求不是抗倒性,而是消化系数,一般为40%~45%,整株的消化系数在70%以上;生育期要比普通玉米长5~10d。

2.1.1 优质型青贮玉米

优质型青贮玉米具有营养价值高(高脂肪、高蛋白、高赖氨酸含量)又易于消化(粗纤维含量低或易于消化等)等优点。高油玉米是这种玉米的典型代表品种,高油玉米同时具有青绿成熟、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赖氨酸含量高等优点,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种植时不能密植、产量相对来说偏低。

2.1.2 秆耐密类型和多育型(多穗多蘖)

我国选育青贮玉米品种的特色在于多秆多穗青饲,这种品种玉米生物产量(鲜草产量)可达10 t/667m2以上,而单秆耐密型青贮玉米品种一般在欧美等国家盛行推广。

2.1.3 兼用型青贮玉米

兼用型青贮玉米的特点是:活稞成熟、籽粒产量高、秸秆鲜生物产量高等,因此这类玉米一般作为以籽粒收获为主来用,除此之外,收获籽粒后的秸秆还可以进行青贮做饲料用。由于我省现在正处于畜牧业迅速发展期,相对来说人均地又比较少等实际情况,又在于兼用型玉米发展的风险最小,所以在我省大田一般以发展兼用型玉米为主,在畜牧业发展集中的地区以发展高产型青贮玉米,以此满足畜牧业对饲料的大量需求。

2.2 加强饲用玉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如何准确鉴定品种的优势和劣势、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好坏,关键点在于建立起饲用玉米产量与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好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有效地指导饲用玉米品种选育和制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只是刚刚起步,山东尤其如此,应当加强研究。

高能量和其对动物的利用效率是青贮玉米的主要经济价值和影响价值,粗蛋白(CP)、脂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和相应的消化系数是饲料有效能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整株玉米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相对小,从而使整株玉米干物质消化率提高,是青贮玉米的另一个重要营养性状。威斯康星州奶牛科学院研究开发的MILK2000系统将淀粉和NDF的消化率系数综合起来估计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利用青贮饲料性能指数的概念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产量综合起来。并设计开发出电子数据表来计算单位土地面积的玉米转化为奶的产量和每吨饲料转化成奶的产量,成为衡量青贮玉米营养价值及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有效方法。

自交系类型间秸秆和整株的消化力存在着极大差异,褐色叶脉类型具有木质素含量低、消化力高的优点,但存在易倒伏、产量低的不足,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了与褐色叶脉类型消化力相当的普通玉米自交系,这一发现说明从农艺性状不良的褐色叶脉类型之外的普通玉米类型中,可以改良秸秆的消化力,杂交种整株的消化力表现出显著的中亲趋势。Melchingeer等在研究了22个硬粒和马齿型自交系和66个F1青贮杂交种后发现,根倒和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遗传上并不相关。因此,通过育种手段选育籽粒产量高并改善饲料品质特征的饲用玉米新品种是可能的。

2.3 提高青贮玉米的机械化生产水平,推进青贮玉米的产业化进程

研究饲用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是保证饲用玉米产业化开发的关键技术措施。由于饲用玉米植株高大、生物产量高,其收割、切碎、装载和运输等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机械化能一次完成青贮玉米的喂入、切碎、抛送和装车等项作业,通过公司运行模式,实现饲用玉米的机械化收割、切碎等,降低农民的农耗时间,也必将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企业也可得到高质量的青贮玉米饲料,保障了企业和农户两个方面的利益,使饲用玉米产业化顺利实施。

[1] 李海燕,魏建民,安小虎,等.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6):27-27.

[2] 贾恩吉,何文安,邓少华,等.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育种现状及育种目标[J].玉米科学,2007,15(4):149-150.

[3] 熊元忠,李斌,陈士荣,等.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与栽培技术[J].南京农专学报,2000,(1):25-29.

[4] 王爱荣.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241-242.

猜你喜欢

畜牧业籽粒秸秆
映像畜牧业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机收玉米杂交组合的品种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