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2015-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体病土霉素红细胞

张 静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常州 213200)

秋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张 静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常州 213200)

有报道显示:江苏省为国内最早有报道此疫情的省份,首例附红细胞体病例见于江苏省南部。自此病传入以来,随本省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病情有日趋恶化的态势。解决好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问题,高效防控此病于未然,对于本省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件利好的事情。文章由此展开论述,系统介绍典型症状、流行特点,阐述此病综合防治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附红细胞体 防治 检疫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有报道显示,江苏省为国内最早有报道此疫情的省份,首例附红细胞体病例见于江苏省南部。自此病传入省内以来,随本省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病情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使江苏省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做好本病的防控工作

1 流行病学

此病四季流行,多见高温高湿的7~9月份。传播群体为发病猪、带菌猪。

1.1 直接传播

猪只直接摄食含血的物质,例如,猪舔断尾伤口、喝被污染的尿液等,都可被直接感染。

1.2 间接机械传播

猪只被结肢动物叮咬,蚊虫、疥螨等;经器械间接传染,被污染的注射器、去势用的器械等,都将加重此病传播程度。

1.3 垂直传播

例如,母婴传播、交配传播等,都有加重此病传播的可能。此病不同日龄阶段,均有易感性,多发生在哺乳母猪、怀孕母猪、高度应激猪群身上。

1.4 其他原因

此病因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同时,可由多种因素诱发。例如,管理不善、气候骤变、密度过大等等。以及继发感染于猪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等等。

2 临床症状

感染初期,体温骤升,皮肤暗紫,精神萎靡,食欲废绝,聚堆怕冷,严重咳嗽,流出鼻涕,呼吸困难,尿液淡黄。

感染中期,行走摇摆不定,喜卧不起,不同程度拉稀,呼吸困难。血液稀薄,色淡,往往随注射针孔流血不止;皮毛枯燥,背腹部毛色铁锈色,皮肤苍白,耳内侧、背侧、颈背部、腹侧部皮肤出现暗红色出血点,可视黏膜轻度肿胀,初期潮红,后期苍白,轻度黄疸;尿液淡黄、淡红或呈红褐色,卧地不起。

感染后期,病猪耳朵变蓝色、坏死,排血便和血红蛋白尿,最后四肢呈游泳状划动,呼吸困难,衰竭死亡。

怀孕母猪可诱发早产、弱产、流产。但胎儿或死胎皮肤黏膜苍白,皮下脂肪黄染,胸腹腔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的积液。产房母猪分娩后,常伴有乳房和阴唇水肿,产后感染和泌乳不良、缺乏母性等特征。病愈母猪死胎率明显升高,哺乳母猪发情延迟。

仔猪感染,多数为母乳感染。典型症状,消瘦、黄稀、贫血、呼吸困难,病死率达80%。死后,病猪耳根、四肢末端、腹下皮肤发绀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典型症状。

3 鉴别诊断

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期间,极易于猪肺疫、猪气喘病、猪弓形体病、蓝耳病等相混淆。必须要充分认识相互间的异同点,做好区别诊断。

3.1 猪肺疫

类似症状表现为体温骤升,耳部、胸前、腹下等处,有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呼吸困难,犬坐明显等。不同之处,感染猪肺疫后,喉部及周边结缔组织,出现出血性浆液性浸润。剖检胸膜,出现大理石切面,及时用抗生素,可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3.2 猪气喘病

类似症状表现为体温骤升,呼吸困难,严重气喘。不同之处,猪气喘病的咳嗽,呈痉挛性。可见体表有少量的出血紫斑。

3.3 猪弓形体病

类似症状为体温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初期粪干,后期干、稀交替,呼吸浅快,四肢、腹下有不同大小的紫红斑。不同之处,弓形体病水样鼻涕,经虫体侵害后,痉挛明显,后躯麻痹。剖检可见,肺部淡红色,表面有出血点,淋巴肿大。同时,盲肠、结肠,都有带下不同的溃疡症状,用磺胺类药物康复效果较好。

3.4 猪蓝耳病

类似症状为初生仔猪类似猪流感症状,有的生死胎或呈“木乃伊”,妊娠母猪,百天左右,突然出现厌食,体温高或低,鼻流清涕,鼻端耳尖发凉,喜卧嗜睡。症状不同处:蓝耳病病猪耳尖耳边缘呈现蓝紫色,个别猪鼻端瘙痒,鼻盘擦地,极度不安,临产母猪多数死亡,或超过预产期,阴门流出褐白色黏稠性分泌物。屡配不孕,配后个别流产,能产出弱仔猪,不到24h后死亡。个别仔猪呼吸困难,耳、鼻盘呈蓝紫色,多数死亡。断奶后50~60d,仔猪也有少数蓝耳现象,两天后消退。

4 治疗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但是有特效的并不是很多。病程较长,病程严重的,即使用药治疗,康复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由此,治愈此病的关键,还是在于及早诊治,并针对不同感染日龄阶段,侧重性采取相应的康复手段。

公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伴有精液品质降低、性欲低下等问题时。可考虑注射用长效土霉素,每月用2~3次,10~15ml/次。提升疗效,可配合用贝尼尔和维生素B12。用贝尼尔,肌肉注射,每月用2次,每次用1g。用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次10~15ml。经2~3个疗程后,具体视康复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二疗程;母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伴有产弱仔数量增多。可与母猪临产前3周,注射长效土霉素,每次用10~15ml,每周用1次,连续用4~5次。病猪分娩后产后无乳,产前未做针对性处理,应立即注射长效土霉素,配合注射用增乳注射剂,连用2d,催乳效果较理想;弱小仔猪感染病例,出现典型的感染症状,建议及时注射长效土霉素,2ml/次,1次/d,连续用3d。此病流行猪场,生产后仔猪,在注射补血1次后,间隔1~2周,例行2次注射,剂量为2ml/头。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阿散酸等药剂,连续用药1~2周。出现典型的贫血症状时,注射土霉素的同时,配合用铁剂、维生素B12制剂,康复效果更理想;育成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期间,建议交替用阿散酸、土霉素,混饲治疗,经2周用药后,期间停歇1周。根据此病康复情况,决定是否进行2次疗程。用药治疗此病期间,禁止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地塞米松,避免抑制药物作用,加重病情。

5 综合预防措施

预控附红细胞体病,基本思路在于,药物抑制致病病原滋生蔓延,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有效提升猪体抗病能力。

坚持全进全出,同批次出圈后,彻底清扫圈舍,严格消毒管理,遏制致病菌源蔓延。坚持自繁自养,尤其是未发病猪场,更应该落实到位。特殊情况下,自外引进种猪,严把检疫关。引进后,隔离观察30d。期间,建议分别于第1d、第5d、第10d、第20d、第30d进行采血镜检。检疫期间,所有显示为阴性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一般检疫显阳性,第一时间隔离,做好应急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切断动物传播,蚊虫、蝇虫等,都是重要的致病传染源。做好防蚊虫、蝇虫准备,建议蚊虫滋生季节,及时改造圈舍,装上防蚊纱窗,避免蚊虫、蝇虫乱飞。如此,是减少吸血昆虫传播此病的可能。做好寄生虫清灭工作,每月集中灭鼠1次。养猪场内,禁止饲养其他家禽。门口可放看护犬,但必须要保证一定的距离,并定期组织药防。

此外,由于此病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由此及早用药防治,可作为一个不错的参考措施。尤其是此病高发期,提早进行预防性给药。比如:仔猪药防,根据体重,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妊娠期及哺乳期母猪,日粮中加氨基苯胂酸,200 mg/kg体重,连续用30 d;母猪产前,注射长效土霉素,喂服多西环素,将有效预防母猪发病,进而减少仔猪发病的可能。此病群防措施,参照如下:(1)多西环素拌料,饲料中拌入200g/t。(2)按0.1%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3)发过附体病的猪场,饲料中添加多西环素200g/t和对氨基苯砷酸钠200g/t。以上药物,务必连用15d以上,间隔7d后,再用1周,同时用多维葡萄糖饮水,连用3~7d。

[1] 刘冰,张守发,于龙政,等.猪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学,2007,(37):12-15.

[2] 陈启军,尹继刚,刘明远.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J].中国兽医学报,2006,(4):460-464.

[3] 韦进钟,林显柏.几种动物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抽查与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12):38-39.

猜你喜欢

体病土霉素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1 株耐铜、锌离子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
阳离子强度及类型对生物质炭吸附土霉素的影响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霉素片的含量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