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

2015-01-25郭旭东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规模化猪舍生猪

郭旭东

(四川省仁寿县视高镇畜牧站,620564)

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

郭旭东

(四川省仁寿县视高镇畜牧站,620564)

近年来,生猪养殖模式越来越健全,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猪患有疾病。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生猪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生猪产生疾病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控疾病的措施,通过实行联合经营,从而使得我国生猪养殖更加科学。

我国生猪养殖 模式 疾病防控

畜牧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行业,为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户养殖和小规模养殖是主要的养殖模式,农户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生猪养殖,可以提高经济收益,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生猪容易患有疾病,造成规模化猪场受到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疾病,从而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

1 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分析

1.1 规模化养殖模式

规模化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包含现代化和中规模集约化两种,规模下的养殖模式其加工和防疫等方面都很规范,在该模式下,其卫生防疫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健全的体系下,才能做好生猪养殖的防疫工作。以规模化养殖模式进行生猪养殖有助于开展防疫工作,防疫部门对疾病进行监测和控制,可以对生猪疾病予以有效控制。此外,养殖户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进行生猪养殖,必须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病死猪无公害处理设施,可以对生猪疾病加以控制。

1.2 小规模和农户散养模式

对于小规模和农户散养模式,主要以公司或者农户的模式进行养殖,每年出栏的商品生猪低于1000头,而母猪存栏数在50头以内。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以小规模和农户散养模式为主,虽然在这样的模式下进行养殖,资金量较少,但由于养殖规模较小,因而养殖比较分散,再加之养殖设施比较简陋,容易产生更多的疾病[1]。总之,由于防疫设施和环境等因素,使得对生猪疾病的防控存在困难。

2 生猪养殖易发疾病的原因

2.1 养殖技术偏低

目前,虽然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健全,但小规模和农户散养模式仍然为主,小规模化下的养殖者为了节省成本,只是采用简单的农副产品生产饲料进行生猪养殖,甚至是收集到一些泔水喂猪,造成生猪营养结构单一,或是其进食量不足,使得生猪养殖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在养殖过程中,生猪密度高的现象严重,由于养殖技术偏低,导致生猪生长速度缓慢。

2.2 饲养环境问题

当前,一些小规模和农散户的养殖环境并不是十分好,一些养殖者在空地搭建猪舍,而且存在圈养的情况,导致院内受到污染。此外,由于养殖设施不健全,甚至防疫设备不齐全,并未在养殖场内设置消毒池,造成消毒效果不佳。总之,在在养殖环境差的条件下,容易使得养殖的生猪患有疾病[2]。

2.3 疾病防控水平低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专职技术人员欠缺,所以对疾病的防控水平较低。一些小规模和散养农户的防疫工作质量偏低,防疫技术不足,尤其是在接种过程中,未能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容易出现不接或者少接的现象。另外,养殖人员不在规定的温度内保存疫苗,导致对生猪的疾病防控能力较弱。

3 疫病防控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安全体系和生猪养殖经营机制

为了规范生猪养殖市场,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体系和生猪养殖经营机制,从而确保生猪养殖更加科学,并统一养殖的环境和安全标准。首先,完善的安全体系应该包含消毒、排污等内容。在建设猪舍前,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场地,当猪舍建设完成,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并定期监测抗体值[3]。此外,杜绝滥用药物,而且及时接种,避免生猪患有疾病;其次,在健全的生猪养殖经营机制下,可符合建立新型农业养殖园区作为主要方式,在规范的养殖园区环境下,确保环境符合标准,而且相关管理部门对卫生环境进行检查,从而保证生猪养殖良好地经营下去。

3.2 科学养殖

某生猪养殖农户为了有效防控疾病,加大了科学养殖力度,继而提升了生猪养殖水平[4]。由于饲料的营养对生猪的生长具有巨大作用,所以生猪养殖户必须采用全价饲料对生猪进行喂养,因为全价饲料不仅能够保证生猪获取充足的营养,而且提升生猪的免疫力。同时,对于仔猪和成熟猪应该采用不同的饲料进行喂养,而且在仔猪进入猪舍前,一定要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将病原微生物予以消灭,从而实现对生猪疾病的有效防控。因此,为了实现规模化生猪养殖良好地经营下去,并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必须进行科学养殖,继而保证生猪健康成长。

3.3 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生猪养殖规模要想逐渐扩大,养殖户必须提高其疾病防控能力,从而确保实现对生猪的科学化养殖。猪场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是保证对生猪疾病进行防控的基础,而且饲养人员的水平与疾病的防控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对猪场技术和饲养人员的培训力度,让其学习到丰富的疾病防控知识。然后,正确对生猪进行接种,并对生猪予以科学喂养。随着生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在养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疾病,所以必须提高疾病防控能力,从而促进生猪养殖的良好发展。

4 结语

随着畜牧业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加大了畜牧业的养殖力度,所以养殖规模也逐渐增大。生猪作为畜牧业养殖的一种牲畜,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所以我国加大了生猪养殖力度。但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防控疾病,必须提高饲养、技术人员的水平,并实施科学养殖,从而全面促进生猪的生长。

[1] 王延亮.解析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J].科学种养,2015,(2):152-152.

[2] 刘小红,王健,刘长春等.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和技术水平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6):72-77.

[3] 吴传飞,周自强.生猪有效免疫的保护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3,(9):182.

[4] 向美.养猪场生产管理与疫病防控模式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110.

猜你喜欢

规模化猪舍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