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细菌病的防控措施

2015-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玉树症状措施

尕 吉

(青海省玉树市仲达乡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玉树 815000)

羊细菌病的防控措施

尕 吉

(青海省玉树市仲达乡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玉树 815000)

近些年来,由于疏于羊群管理,玉树地区细菌病出现零星散发的情况,甚至有扩大蔓延趋势,已引起有关部门及养羊户的关注。一方面,可造成羊群批量死亡降低养殖效益,另一方面,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甚至是市场交易,影响地方畜牧产业的品牌化建设。

1 巴氏杆菌病

1.1 概述

羊巴氏杆菌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地方流行性疾病,典型症状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为主,民众俗称此病为“出败病”。

1.2 临床症状

根据典型症状,本病细分为败血型、浮肿型、肺炎型。败血型典型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睛干燥,严重下痢,内含血丝,病程在12~24 h;浮肿型典型症状,舌头、胸部、头颈、咽喉等处,出现不同程度浮肿,呼吸困难、口吐白沫。

1.3 病理变化

本病的病理变化集中在肾脏、肝脏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剖检胸腔,内含大量的纤维素渗出物;肺炎型典型症状,严重咳嗽、呼吸困难,病变剖检可见肺切面有大理石样病变。

1.4 诊断

资料表明,可根据绵羊羔生前临床症状,即舌头颜色的变化具有一定诊断的意义。在流行区内,呈急、慢性发病的,可见舌头表面有颜色深浅不一、形状大小不等的青块或黑块。青块小、颜色浅,预示感染轻、时间短;黑块大、颜色深,转归多为不良。

1.5 防治措施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为缺乏,学生与教师难以达成深入明确的对话沟通,致使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发展诉求,学生也难以明确理解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措施,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质量。此外,部分教师专注于课堂专业教学,忽视了将语文教学纳入良好活跃的学习体系中,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表现出枯燥乏味性。对此,教师首先应注重与学生实现良好对话,打开学生心灵,深入学生内心,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与发展欲望,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陪伴者、引导者,为实现学生与文本的高效对话创造条件。

巴氏杆菌病为条件性疾病,资料显示,家畜患病前已经带菌。当羊处于不利养殖环境,致病菌可经淋巴进入血液,发生内源性感染。所以,防治此病的关键在于减少诱因,加强饲养管理。对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诊治,及早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对症施治。受威胁羊群,要及早接种出败氢氧化铝疫苗,做好预防性注射。所有病死畜,集中堆积,无公害化深埋或焚烧。被病畜污染的场地,严格消毒管理。此病常年流行区,每年用出败氢氧化铝疫苗,免疫接种。使用剂量,免疫注射4 ml/ kg,有效免疫期达9个月之久。

2 羊链球菌病

2.1 概述

此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性疾病。

2.2 病因

主要原因是阴雨连绵,加上圈舍潮湿,期间公羊阉割,消毒不严,非常易诱发此症。

2.3 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是颌下、咽喉等处淋巴肿大,各脏器有出血症状,胆囊肿大。初期体温骤升,食欲不振,反刍停止,结膜充血,严重流涎,呼吸急促,临死有磨牙、抽搐、惊厥等神经症状。

2.4 病理变化

2.5 防治措施

对症疗法的效果不明显。在此病常年流行区,坚持预防接种为上策。一旦有感染病例出现,疫点、疫区要严格封锁隔离。彻底消毒,严格检疫。直到最后1只羊痊愈,或者是死亡。间隔30 d后,彻底消毒方可解除封锁。

3 沙门氏菌病

3.1 概述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临床败血和肠炎为典型症状。多数呈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以羔羊为主要侵害对象,感染病畜体温骤升、精神萎靡、体质孱弱、背弓低头、常卧地不起。

3.2 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准备足够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做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本病的治疗可选用经药敏 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土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等。

4 羊梭菌性疾病

4.1 概述

由梭性芽孢杆菌属中微生物感染所致,此症危害羊群养殖业甚大,临诊有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等等,都是有此菌感染所致。此类疫病多数呈急性经过,所有感染病例晚上症状不明显,待到第二天早上即见死于圈舍。部分感染病例中,可见放牧期突然死亡,倒地口吐白沫,呻吟而死亡。剖检病变,主要集中肝脏、肠胃处理,有肿大症状,肠胃内充满气体。羊快疫,可由此引发真胃出血性炎症;羊肠毒血症,可见肾脏软化;羊黑疫病,可见尸体下静脉充血,皮肤呈暗黑色,肝脏内充分血液。

4.2 防治措施

由于这类病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发生本病时,主要采取隔离病羊和对症治疗,未发病的羊只,转移到高而干燥的地区放牧,加强饲养管理,同时用羊三联苗进行紧急接种。在本病常发地区,每年定期进行二次高密度的预防注射,羊不论大小肌肉注射5ml。

5 肉毒梭菌中毒

5.1 概述

本病是由于吸收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呈散发,以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本病主要是由于羊摄食腐败尸体、草料引起。病畜体温正常,以运动神经麻痹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咀嚼和吞咽困难,草团滞留口内,舌垂出口外,流涎,粪便秘结,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麻痹死亡,死前体温、意识和反射仍正常。

5.2 防治措施

重点应放在不让羊吃到腐败的动物尸体和腐败草料,应随时清除草场的动物尸体、残骸,禁喂腐败的草料。对怀孕羊和泌乳量高的羊要及时补喂钙磷和盐类。在经常发生本病的地区,可用同型类毒素预防接种,不论大小肌肉注射10 ml,有效免疫期1年。

[1] 永措巴占.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的防治[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41.

[2] 王光明,强热吉.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0-11.

[3] 冶金福.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0,(6):25-26.

猜你喜欢

玉树症状措施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