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新生仔猪成活率的方法建议

2015-01-25曾令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补料产房初乳

曾令毅

(四川江油市农业和畜牧局,四川江油 621700)

有效提升新生仔猪成活率的方法建议

曾令毅

(四川江油市农业和畜牧局,四川江油 621700)

生猪养殖各阶段,仔猪管理尤为重要。可以说,新生仔猪能够全部存活,是提升养殖效益最捷径的方法。根据多年养殖经验,仔猪死亡诱因复杂,像是压死、踩死、受冷等,都应注意。本着有效提升新生仔猪成活率,笔者自增加仔猪初重、及早补充初乳、适时补铁补料、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免疫防治、母猪产前“减毒”处理、冬季分娩注意保暖等几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存活 畜牧 养殖

1 前言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管理尤为关键。特别是新生仔猪,作为新生力量,加强防护措施,将有效提升养殖效益。这些年,农村养猪户增多,更多的基层户主希望新生仔猪能够全部存活,有效提升养殖效益。在接下来的内容,笔者就有效提升新生仔猪成活率的方法建议进行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有效提升新生仔猪成活率的方法建议

2.1 增加仔猪初重

增加仔猪初重,减少体弱多病仔猪数量,可有效提升仔猪抗病能力,增加产后成活概率。研究证实:妊娠后期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根据妊娠母猪营养水平、环境特点,适量增加饲料营养水平,适度提升妊娠母猪营养补给水平,可有效满足胚胎飞速生长的营养补给,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比如:妊娠后期,饲料中加5%~6%的植物油脂,或者此时每头每天用1kg以上的混合饲料,都是较为成功的提升营养水平的方法。

2.2 及早补充初乳

仔猪刚下生,各方面机能有待完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母源抗体,乳猪可吮乳获得高免疫抗体能力。如果此时不能及时补充初乳,很容易遭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病患诱发死亡病例。为此,保证乳猪能够及时补充初乳,建议生下3h内,固定乳房,训练仔猪哺乳。一般情况下,前排乳房泌乳量大。安排仔猪哺乳,幼小的尽量靠前。尤其是那些体重偏弱的,更应该尽量靠前,确保有更好的哺乳位置,提升其抗体能力。在顺利哺乳前提下,还应注意避免母猪翻身压死仔猪,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2.3 适时补铁补料

新生仔猪肠胃机能有待完善,消化系统不发达,且容积有限。一旦管理不善,非常容易诱发腹泻类疾病,降低仔猪存活率。由此,提升仔猪存活率,注意做好腹泻类疾病也尤为关键。防控此类疾病,建议被动免疫仔猪,通过母猪产前45d、12d分别注射2次大肠杆菌腹泻疫苗,可有效预控此病。根据仔猪生长发育特点,刚出生后体内存储的铁量,加上哺乳母乳中获得铁量,根本满足不了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处于预防因缺铁而诱发的贫血症,建议及时补充铁量,整个哺乳期需150mg左右的补铁量。除了补铁,补料也尤为关键。恰到好处的补料,很大程度上将刺激消化系统成熟,也能有效预控腹泻类疾病。补料最佳时间在7日龄,补料同时注意补水,供给清洁足量的饮水,可有效避免仔猪口渴而喝脏水,诱发下痢,诱发死亡。

2.4 搞好环境卫生

待产母猪圈舍,加强消毒管理,搞好圈舍卫生。待产母猪进入分娩舍,前期彻底清扫一遍,待清扫干净后,彻底消毒一遍。所用消毒试剂必低毒、高效,消毒力求彻底,将圈舍的墙壁、围栏等等,彻底消毒一遍。进入分娩舍前,最好空置一段时间。待消毒药味散尽后,方可引入分娩舍。加强分娩舍管理,及时检查,有破损处,及时进行修补。严格控制温湿度,确保达到分娩要求的标准。及时清扫圈舍,保证圈舍平坦,但不能太滑。同时,注意检查产房保温箱、料槽等功能是否能满足分娩要求,为母猪顺产创造更好的养殖环境。

2.5 加强免疫防治

母猪分娩前,根据体质状况,做好疫苗注射工作。例行接种的疫苗,有伪狂犬病疫苗、仔猪黄白痢疫苗、大肠杆菌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等等。同时,注意驱虫,建议于分娩前2~3周,及时用伊维菌素进行驱虫。注意免疫接种的同时,注意缓解免疫应激。建议与分娩前后,注射用清开灵注射液,经1~2次注射,可有效提升免疫抗体水平,达到有效驱病的目的。

2.6 母猪产前“减毒”处理

妊娠母猪进入产房前,需要将母猪身上的脏物清除干净。首先,用温和肥皂水擦拭母猪全身。然后,用浓度为0.2%的新洁儿灭消毒全身。待分娩前,需再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鸡乳房部。在妊娠后期到分娩的前 7 d内,使用相关的敏感药物对母猪进行“减毒”,其病毒主要有繁殖障碍性猪瘟、圆环病毒感染、霉形体感染、蓝耳病、伪狂犬病等,这些疾病都是由母猪转播给猪仔的,因此,要提前预防,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在妊娠的后期必须进行抗应激的工作,来防止母猪流产。最佳“减毒”方案:在分娩前 30 d 用抗病毒粉+水溶性阿莫西林300mg/kg配合复方替米先锋,连续饲养半个月左右;并且在母猪生完仔猪前后的 1 周注射长效土霉素(0.2mg/kg)或长效阿莫西林(15mg/ kg),从而防止母猪的三联症(乳腺炎——无乳综合征——子宫炎)。

2.7 冬季分娩注意保暖

冬季分娩,尤其注意保温、保暖。首先要保证产房卫生、温暖、干燥,产房的温度要保持在 20℃~25℃,护仔箱的温度则要根据出生年龄来调整。一般情况下,刚生的仔猪都保持在32℃~34℃,后期再逐渐降低至 23℃左右。特别要注意产房的昼夜温差不能大于 2℃,如果超出了 2℃,会造成仔猪的生长发育不良或腹泻。另外,阴冷、贼风、潮湿、不洁等都会降低产房的实际温度。护仔箱里最好设置红外线加热器或者红外线灯泡。主要是利用红外线对机体产生光热效应,促进组织增生和新陈代谢,新生仔猪的皮肤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使出生仔猪的体质得到增强,从而提高成活率。

[1] 朴美兰,金亨哲,丛艳昭,等.浅谈规模化养猪场仔猪腹泻的原因与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3,(10):27-28.

[2] 秦彩玲,施瑞勤.浅谈仔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J].河南农业,2012,(10):56.

[3] 王汝都,杨旭东.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发病特点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5):104-106.

猜你喜欢

补料产房初乳
树脂型沥青冷补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反应型冷补料与溶剂型冷补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代谢参数指导补料速率提升糖化酶发酵水平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