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养羊发展对策

2015-01-25周良碧张智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养羊母羊羊群

周良碧 杨 忠 张智慧

(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660)

科学养羊发展对策

周良碧 杨 忠 张智慧

(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660)

近些年,养羊效益利好。各地市紧抓市场契机,科技示范带动,有效提升养羊产业发展。而落实到基层养殖层面,则存在养殖不规范、防病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与规模的不对称。文章本着科学养殖的理念,提出了积极改良地方品种,有效提升良种覆盖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升饲养管理水平;“防重于治”尤为关键,提前做好病害预控措施;注重基层养羊技术培训,提升科技培训服务水平等技术措施,为今后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指导。

1 积极改良地方品种,有效提升良种覆盖率

基层地方养羊,普遍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推广新型肉羊品种。比如:波尔山羊、努比特黑山羊,都可作为本地品种改良的择选对象。良种引进,注意引进时节。通常情况下,安排在爱春秋两季,引种最适宜。引种同时,注意联系地方畜牧部门。根据种源地疫病流行情况,决定是否需进一步引种。确定的种源场,必须由有关部门签发的《种禽畜生产许可证》、《种羊合格证》、《系谱耳号登记》等等。挑选种羊时,外貌符合标准要求,系谱建档完善。引进的种公羊,年龄在1~2岁,体质健硕,精力旺盛。最重要的是,睾丸长势均匀,生殖系统无病害。引进的种母羊,要求腰长、腿高、后档宽、乳房发育良好、毛色一致,没有大的疫情。

2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升饲养管理水平

地方养羊,普遍管理粗放,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科学化的饲养管理,首先应该从场址选择开始,理想的场址以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良好、背阳透风为上佳。圈舍设计中,综合考虑地方自然资源,寒冷地区注意做好防寒准备。同时,根据养殖需要,规划育成舍、育肥舍、妊娠母羊舍等,保证足够的运动场地,配置必要的药浴池,配套落实好消毒设施、饲料存储间、兽医室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科学配比日粮。作为反刍动物,粗粮必须占一定比例,不能片面加精料。同时,还应根据长势情况,适量添加食盐、碳酸氢钠等添加剂,确保日粮的营养全价性。同时,注意补充日粮的营养均衡,适量补充微量元素。一段时间后,更换饲料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冬季枯草季节,注储备粮草。禁止用霉变、农药、工业污染的饲草,避免由饲料问题,引发规模化的病害。最后,保证每个阶段养殖的科学化,冬季注意防寒,夏季注意防暑。注意加强羊群护理,每天留意羊群动态,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大规模暴发,尤其注意预防羊的重大疫病,如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主要观察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等,对可疑羊要仔细检查肉羊的黏膜、结膜、舌苔、体温、呼吸、脉搏等,防止病羊混在群中。发现患病羊要马上隔离,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对严重传染病要迅速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

3 “防重于治”尤为关键,提前做好病害预控措施

3.1 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定期组织羊群驱虫

规模化养羊带来的高密度、高流动性,极大程度上诱发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科学的免疫接种,是当前有效预控的重要手段。接种疫苗必须要到正规部门领用,确保用苗质量安全可靠。接种程序科学合理,使用器械严格消毒,注射点剪毛、消毒后接种,之后0.5 h留意有无过敏反应。如有异样,及时处理。根据本地疾病流行情况,建议采用如下接种程序:1~3日龄,接种“羊快疫-猝狙-肠毒”三联苗,每间隔半年接种1次;30日龄,接种传染性脓疱苗,每10个月接种1次;60日龄,接种山羊痘疫苗,每10个月接种1次;120日龄,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苗,每12个月接种1次;180日龄,接种口蹄疫疫苗,每6个月接种1次;母羊产前2周,接种“羊快疫-猝狙-肠毒”三联苗,每6个月接种1次。具体用量可参照疫苗说明或遵从医嘱。

所有购进的疫苗,尽快使用。数量较大,短时间内难以用完,建议保存在低温、阴暗、干燥的场所。灭活菌(死苗)、致弱的细菌性菌苗、类毒素、免疫血清等应保存在2℃~15℃,防止冻结;致弱的病毒性疫苗,如猪瘟弱毒疫苗、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等,应置放在0℃以下,冻结保存。稀释液单独存放一般常温保存。疫苗的运输要求有专用的车辆、设备,运输过程中应有相关的温度监测记录等,要求包装完善,尽快运送,运送途中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致弱的病毒性疫苗应放在装有冰块的广口瓶或冷藏箱内运送。疫苗在使用前,需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详细检查外包装和疫苗状态,对于没有瓶签或瓶签模糊不清,没有经过合格检查的、过期失效的、制品的质量与说明书不符的(如色泽、沉淀有变化,制品内有异物、发霉和有臭味)、瓶塞不紧或玻璃破裂的、没有按规定方法保存的均不能使用。不能使用的疫(菌)苗应立即废弃,致弱的活苗应煮沸消毒或予以深埋,使用过的疫苗瓶等废弃物要收集集中处理。

驱虫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选择药物以广谱驱虫药为主,像阿苯达唑、苯丙咪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使用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切忌不要过量,避免中毒;不要量少,起不到杀虫效果。每次驱虫最好结合药敏试验,选择5~10只为样本,确保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全面驱虫工作。以肝片吸虫为例,每年例行1~2次。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虫卵。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沼泽、低洼地区放牧。预防和治疗可用丙硫苯眯陛(抗蠕敏)、左旋咪哩、硫 双二氯酚(别丁)、敌百虫、硝氯酚等药物。

3.2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为肉羊养殖营造更好的饲养环境

场内所有圈舍、围栏、场地等,一律进行严格的消毒。所用的工具、水槽、饲槽等,定期组织清洗,严格例行消毒制度。规模化养羊场,坚持每周规模化消毒1次。疫病流行期,每周坚持消毒2~3次。所有消毒工作,要在彻底清扫的基础上进行。使用的消毒药剂,高效、无毒,常见的石灰乳、漂白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病羊舍和隔离舍得出入口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消毒液可选用 2%~4%氢氧化钠,器械、饲槽、墙壁等尽量选用无腐蚀、无毒性的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如“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洗必泰”(醋酸氯已定)、“百毒杀”(癸甲溴氨注射液)等。

3.3构建合理的羊群结构,坚持合理分群饲养

构建合理的羊群结构包括品种结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要按照适当比例配置,肉羊中繁殖母羊应占到 70%,羊群中老幼不分群,几代混养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采取人工授精技术,1只种公羊可配500 只左右母羊,大大节约饲养成本。分群分栏饲养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调节饲草饲料质量和饲养管理条件,进而减少饲养成本。种公羊乱交滥配,影响其利用率,甚至导致羊群的整体退化,所以应当根据生产的目的、要求和年龄结构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饲养。

4 注重基层养羊技术培训,提升科技培训服务水平

实现科技渗透,提升养羊水平。现阶段,必须重视科技培训工作。兽医畜牧部门应重视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好基层养殖户闲散时间,着力加强科技培训工作。今后山羊养殖业的顺利开展,实现以技术推广为重点,科技扶持为辅助,切实提升养羊的科技含量。总之,今后工作实践中,技术培训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村落、落实到户主,真正做到培训一户、见效一户,提升整体养羊的科技效益。

猜你喜欢

养羊母羊羊群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怎样识别受配母羊发情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