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25太建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兽医站畜牧畜禽

太建祥

(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畜牧兽医站,云南陆良 655603)

乡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太建祥

(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畜牧兽医站,云南陆良 655603)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又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出目前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防控工作给出建议。

动物疫病防控 三苗两针同步注射 问题 对策

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基层畜牧业服务单位,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上起责任主体作用。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逐步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主观和客观的不足。笔者作为多年从事基层畜牧兽医的工作人员,多次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将基层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同行交流。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乡镇工作任务复杂,基层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就乡镇畜牧兽医站科技人员来看,正式编制人员少,每人都是一岗多责。除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还需承担产地检疫、畜禽统计、档案录入、报表上传及品种改良等任务,严重影响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村防疫员是防控工作一线人员,承担畜禽强制免疫等技术服务工作。目前由于体制、待遇和编制等原因,村防控队伍不稳定且变动较大甚至没人来做,老龄化现象普遍,专业技术欠缺以及文化层次较低。常凭借自己的经验行医,对待防疫工作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

1.2 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

部分散养户重养轻防、重治轻防思想突出。未经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私自建设养殖场,不经检疫私自到外地引进种畜禽。为降低养殖成本,畜禽圈舍消毒次数较少。一些规模户免疫注射凭经验,不参照科学免疫程序实施、剂量不准确或拒绝免疫接种。更有少数养殖户,发生疫情或畜禽生病死亡,为减少经济损失,将病死畜禽出售给不法商贩或乱扔乱埋,致使病死畜禽传染源得不到控制。

1.3 防疫体系亟须完善

多数乡镇缺乏必要疫情检测设备,对疫病监测、流行病学的诊断较为滞后。发生疫情后,一般都是对畜禽病变部位肉眼鉴定,再根据以往经验来推断疫情。其次疫苗冷链设备不足,疫苗质量得不到保障。基层防控难点还在于传统散养,走村串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工作繁重突击赶进现象明显。免疫程序不正确,注射方法和部位不当,导致防疫质量得不到保证,应免密度低。

1.4 防疫经费不足尤其缺乏畜禽防疫意外风险补偿费用

近年来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在防疫过程中需直接支付的疫苗费、消毒药水、防疫器械等费用较高,由于经费不足,极大影响畜禽免疫的开展。另外会出现因强制免疫造成畜禽应急反应甚至死亡,因为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经费支持,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标准低、不及时甚至没有,养殖户反响强烈,抵触情绪高。

2 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乡镇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可能性逐步增大,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动物防疫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采取“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模式和“三苗同步、两针注射、一次完成”的防疫新技术,落实“六个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动物防疫模式转变,努力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1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2.1.1 组织到位。成立县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领导小组、乡镇领导、乡镇兽医站科技人员和村防疫员为成员的动物防疫工作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1.2 责任明确到位。成立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形成“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防疫责任机制,以便在防控工作中提高畜禽应免疫密度。

2.2 强化队伍技能培训,提高村防疫员待遇

乡镇畜牧兽医站科技人员和村防疫员是基层防控工作的主体,应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人才结构。定期举行培训班或讲座,加快知识更新并提高其专业技能,同时积极探索防疫人员继续教育的新途径。逐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提高工作积极性。

2.3 强化防控知识宣传,转变群众防疫观念

按照从县到乡镇、从乡镇到村社、到农户的培训步骤,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张贴标语、发放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养殖户科学免疫,不乱丢乱埋死亡动物、不宰杀染疫动物、不出售死亡动物,增强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意识。

在防控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会导致免疫失败。如出现免疫反应后使用药品治疗、接种疫苗后畜禽死亡、不产生免疫应答等。因此,疫病防控不能过分依赖疫苗甚至滥用疫苗。任何时候都应将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为目的的生物安全措施放在首位,实现以疫苗免疫为主到综合防控动物疫病的转变。

2.4 强化疫情预警监测,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2.4.1 完善县、乡、村3级动物疫病监测网络,明确早期预警的主要任务。

2.4.2 规范县、乡、村、组4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动物疫情,严格按规定程序上报和处置,不得谎报、瞒报、漏报,严禁在网络和其他媒体上擅自发布疫情信息,以免造成误导和恐慌。

2.4.3 早期准确诊断疫病,对报告的动物疫病及时取样送检确诊,做到早发现、早处置、迅速扑灭、减少损失。

2.5 强化防疫措施,突出工作重点

2.5.1 整村推进抓免疫。在集中免疫工作中,采取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统一协调指挥,技术人员统一行动,村、组干部协调配合进村入户的工作方法,逐村逐户开展防疫。

2.5.2 防控经费到位。为保证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县、镇、村各级投入专项资金,采取“县级财政拨一点,职能部门筹一点,乡镇政府拿一点”的办法,想方设法筹措工作经费。重点用于购置防控物资、补助免疫反应死亡的畜禽和村级防疫人员的误工补贴。

2.5.3 防疫物资到位。各种畜禽疫苗、消毒液、防护服、工作服、配备疫苗保存专用冰箱和其他防疫器械应在防控开始前就要送达目的地,以满足防控工作物资需求。

2.5.4 做好疫苗冷链储运管理,积极开展生猪“三苗两针同步注射”免疫新技术。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省多个州市开展两年多的试验表明,猪瘟、蓝耳和口蹄疫3种疫苗的免疫质量不受影响。这种新防疫技术能显著降低免疫劳动量、缩短防疫时间、节约经费开支、减少免疫反应数与反应死亡数。

2.5.5 实行免疫抗体滴度检测。在动物免疫后45 d、60 d、120 d

采取血清,检测免疫后的畜禽抗体水平和抗体消长规律。

2.6 强化督促检查指导,规范免疫痕迹管理

成立督查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监促防,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防疫的典型经验和工作动态及时通报,以更好地指导防疫工作。其次按一镇一档、一社一册、一户一页、一畜一格,一苗一栏、规模场一场一册的标准要求规范填写,做到免疫后的畜禽有标识,养殖户有免疫户口册,村防疫员有免疫档案,乡镇畜牧兽医站有电子档案及防疫物资档案保管室。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作为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其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制约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注重创新机制,完善措施,提高效率,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以保证畜牧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1] 李志荣,赵万国.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面临的问题和建议[J].现代农业,2014(12):72-73 .

[2] 郭晓敏,陈宪彬,刘晶.浅谈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法与经验[J].畜牧科技信息,2014,30(10):124 .

[3] 高树鹏,姚磊.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及工作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0-11.

[4] 方航,田仁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浅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5):23-25.

[5] 陈会鹏.做好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探讨[J].2014(8):49.

[6] 胡荣青.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江西农业大学 2011.

[7] 王红艳.陆良县强化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云南农业信息网.2014.

太建祥(1964—),男,汉,云南陆良,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畜牧兽医站,中级兽医师,大专文化,主要从事畜禽产地检疫。

猜你喜欢

兽医站畜牧畜禽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