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道江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5-01-25胡唐雁李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牧业养殖业全区

林 涛 胡唐雁 李志强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畜牧局,吉林通化 134003)

二道江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林 涛 胡唐雁 李志强*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畜牧局,吉林通化 134003)

这几年由于受市场需求、消费观念以及人们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改善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使广大农民朋友的生活有一个质的提高,按目前全区农民年收入来说二道江区农民还远远达不到致富的行列,所以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每名干部,特别是涉农干部面前的焦点问题。

1 牧业发展现状

二道江区农业人口28 700 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3%,土地总面积37 800 hm2,人均耕地仅946.67m2,从建区以来,我们就根据区域的特点,实施农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农牧业产业规模,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全区农牧业保持了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也有了较快增长,截至2014年末统计,全区农业总产值已发展到17 143万元,同比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4 703万元 同比下降0.7%,牧业产值11 661万元,同比增长5.4%,农村经济总收入66 412万元,同比增长8%,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 690元,牧业人均收入1 58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2.8%,全区共有各类养殖户6 620户,生猪发展到8.2万头,牛2.1万头,禽200万只,肉1.12万t,蛋0.55万t,奶0.07万t,而且每年以7%~8%的增长速度良好地向前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牧业在二道江区农村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可见大力发展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2 发展畜牧业的优势

2.1 市场需求较大

人民生活中牛、羊、猪等家畜已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市场对畜产品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二道江区居民人均年肉类消费量为60kg。现在市场上有70%畜禽及其产品都是外进。当地饲养量远远满足不了二道江区的实际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每年外购畜禽及其产品约546万kg,按当年不变价16元/kg计算,二道江区每年外流资金达8 736万元。特别是在二道江区区域内有省级企业通化钢铁集团公司和二道江发电厂,他们人员多效益好,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和福利市场。

2.2 政策支持

从中央到省、市都非常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牧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培养发达的畜牧业,强力推进畜牧业的发展。可见国家将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明确提出将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快牧业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吉林省“十一五规划”里特别强调把畜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给农民一些具体实惠政策现在越来越多。

2.3 劳动力充裕

据统计二道江区有农民劳动力14 732人,人均耕地少,没有那么多地可种,如果一个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年平均收入不过万元,去掉生活费用所剩无几,而且离家舍业,我们可以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组织起来,搞畜禽养殖,如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比如资金和技术上的实际困难,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将会给全区养殖业增添效益。

2.4 养殖业见效快,利益大

如果引导正确,品种好,饲养管理到位,养殖业对农民来说见效快,利益大。二道江区的农民大田一亩纯收入也就不足400元。

2.5 防疫体系齐全

这几年全区有一支技术过硬的防疫队伍,是全区防检疫工作以及牧业的各项工作做得都非常到位,没有发生过各种重大动物疫情,保证了养殖户切身利益。这也大大地促进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3 发展畜牧业的制约因素

3.1 资金不足

养殖业首先要投入资金,有的农民没有原始资金就无法发展养殖业,尽管政府有贷款这方面的政策,但是每年仅有极少数的农户从银行或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因为受到贷款条件的限制,有的养殖户想贷款不够条件,有的够条件又不想贷款,所以效果不够好。另外政府投入的也非常少。

3.2 缺乏具备规模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二道江区发展了一些畜禽饲养场,但都不具备较大的规模,有几个基地,规模也不大。畜牧业要高速发展,养殖户要在畜牧业中取得稳定的效益,就必须把规模上去。畜牧业发展至今,不再是“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称盐”的小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养殖、规模效益,是托起农民增收致富半边天的一大支柱产业,没有规模难见效益。

3.3 没有配套的畜产品加工企业

如果养殖业有了大的发展,但没有一个具备规模的畜禽加工厂也是不行的,而目前二道江区还没有一个畜禽加工厂,从而也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

4 对策措施

4.1 抓好防疫工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良好的安全基础

因为一个区域防疫搞不好,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近几年国内外各种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但由于二道江区领导重视,方法正确,措施得当,大家齐心得力,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从而为全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保证了老百姓能够实现增收致富。所以抓防疫要常抓不懈,做到不走过场,不走形式,把防疫工作做好。

4.2 抓好繁殖改良工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畜牧业要想求得发展,必须做好繁改工作,因为优良畜禽的推广,将给全区经济带来效益,给农民带来实惠,例如,一头经过改良后的成牛和一头普通的成牛相比,差价在1 000元以上;一头品种稍好的肉猪,也比普通猪高出4~5角钱/kg,一头猪平均重100 kg,每头也将增值40~50元左右。根据全区现状,结合市场调查,我们在鸭园镇建成了一个占地3 672 m2的优良种畜禽繁育基地,优良种畜、珍贵家禽等陆续入住基地,畜禽改良将辐射全区各乡镇。

4.3 免费开办《二道江区牧业科技信息指南》,积极进行科技培训,普及牧业科技知识

每年要在乡镇开办专业培训班8次以上,受训人员保证在3000人次以上。帮助农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解放思想。

4.4 成立为民服务队

利用各乡镇赶大集时,深入到农民当中,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搞业务咨询,真正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养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4.5 设立公开咨询、监督电话

党员干部人人做到持证上岗,为民服务,尽最大能力为农民朋友提供一切方便条件。

4.6 建设牧业小区,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水平

建设牧业小区是现代牧业经济发展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举措,符合牧业发展方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们要在全区建立一个生猪养殖示范小区、一个养牛养殖示范小区、一个家禽养殖示范小区,使每一个小区都要做到“两规范三注重四统一”,即设施建设规范、小区管理规范;注重科技投入、注重产品质量、注重农民增收;统一饲料供应、统一良种繁育、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档案管理。同时要有综合的配套技术设施,而且定期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使牧业小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篮。

猜你喜欢

牧业养殖业全区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