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甘精

刘 杰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刘 杰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推广。

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1],临床上主要通过使用降血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等方式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纠正高血糖状态,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对此,我院联合采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血糖均符合WHO有关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6.1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心、肺功能基本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有严重的肺功能障碍患者;精神不正常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16例,女28例,年龄50~80岁,平均(67.4±3.7)岁,病程1~22年,平均(15.12±5.32)年;治疗组男17例,女27例,年龄52~80岁,平均(68.1±3.4)岁,病程1~20年,平均(14.31±6.14)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在患者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21]0.20 U/(kg•d),每天1次。6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2.2治疗组:治疗组联合采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甘精胰岛素使用方法和使用量同对照组,同时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62),起始剂量为一次1 mg,3次/天之后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节,每次增加0.5 mg,最大剂量应保持在每日8 mg及以内,3次/天。6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评价标准。①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指标包括餐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为观察指标。②疗效判断标准[2]:以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数值为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多尿、多饮、多食等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空腹血糖(FPG)<6.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有效:多尿、多饮、多食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空腹血糖(FPG)为6.0~7.8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为8.0~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0%~9.0%;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FPG>7.8 mmol/L、2 hPG>10.0 mmol/L、HbA1c>9.0%。③血糖达标判断标准:FPG<6.0 mmol/L、2 hPG<8.0 mmol/L、HbA1c<7.0%。

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形式,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法,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若P<0.05则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组空腹血糖治疗前(9.32±0.21)mmol/L、治疗后(6.02±0.34)mmol/L,餐后2 h血糖治疗前(15.33±0.12)mmol/L、治疗后(7.13±0.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8.62±0.37)%、治疗后(7.01±0.28)%;对照组空腹血糖治疗前(9.31±0.24)mmol/L、治疗后(8.13± 0.27)mmol/L,餐后2 h血糖治疗前(17.29±0.14)mmol/L、治疗后(13.23±0.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8.54±0.34)%、治疗后(8.42±0.27)%;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比较: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5.1±0.3)d,胰岛素使用量(34.2±6.3)U/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7.9±0.7)d,胰岛素使用量(47.3±9.4)U/d;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4例(54.5%),有效17例(38.6%),无效3例(6.8%),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显效13例(29.5%),有效22例(50.0%),无效9例(20.5%),总有效率为79.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79.5%(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或者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下降,血糖升高[3]。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则进一步衰退,从而导致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可引发其他更加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带来很大威胁,因此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人胰岛素类似物,注入皮下组织后,因酸性溶液被中和而形成的微细沉积物可持续释放少量甘精胰岛素,从而产生可预见的、有长效作用的、平稳、无峰值的血药浓度,进而控制并稳定患者的血糖[4]。但多次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可能会引起血糖的反复波动,不利于对靶器官的保护。瑞格列奈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它能够和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钾离子从β细胞外流,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有效控制血糖[5]。将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结合起来,共同治疗2型糖尿病,既能够长效、平稳、持续的控制血糖,又减少了甘精胰岛素的使用量[6],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胰岛素使用量过多引起的血糖波动,又能够使β细胞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血糖,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分别为(6.02±0.34)mmol/L、(7.13±0.24)mmol/L、(7.01±0.28)%,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5.1±0.3)d、胰岛素使用量为(34.2±6.3)U/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9±0.7)d、胰岛素使用量为(47.3±9.4)U/d。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4,P<0.05)。这说明,联合采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曾艳霞.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1):1008-1009.

[2] 陆红,胡学军,黄国福.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38-1042.

[3] 肖霞,陆茵.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3):396-397.

[4] 王春霞.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4(7):15.

[5] 古力巴哈•艾力.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4):199-120.

[6] 梅希,吴晓华.格列美脲与沙格列汀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5,44(1):96-98.

R587.1

B

1671-8194(2015)35-0125-02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甘精
绚烂北极光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不同格列奈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瑞格列奈片口服致头晕及头胀1 例
把“赠品”当“正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