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胆道疾病38例围术期护理

2015-01-24时均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胆道胆囊切口

时均燕

(邹城市中医院外一科,山东 邹城 273500)

老年胆道疾病38例围术期护理

时均燕

(邹城市中医院外一科,山东 邹城 273500)

目的 对老年胆道疾病围术期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选择手术治疗的38例胆道疾病老年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在手术开始以前对各项检查进行完善,加强对患者从心理以及其他方面展开护理;在手术完成后对其做好基础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38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为(9.5±3.1)d,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4%。其中脂肪液化的有1例,切口感染的有2例,肺部感染的有1例,血压较术前显著上升的有9例,术后第2天发生心律失常的有2例,均经过适当处理后康复。结论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手术并发症较多,所以围绕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障患者手术成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老年;围术期;胆道疾病;护理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受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我国老年人患胆道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在生理功能退化,心理状态不稳定,在治疗和护理上都具有较高的难度。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胆道疾病患者38例,针对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老年胆道疾病共38例,女20例,男18例,年龄60~87岁,平均(74.5±5.8)岁。合并基础疾病:心脏病13例,糖尿病8例,原发性高血压21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9例患有2种、3例患有2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方式:对11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9例患者采取T管引流术与剖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结合,13例患者采取剖腹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采取胆囊切除胆囊造瘘术。

2 结 果

38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为(9.5±3.1)d,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4%(37/38)。其中脂肪液化的有1例,切口感染的有2例,肺部感染的有1例,血压较术前显著上升的有9例,术后第2天发生心律失常的有2例,均经过适当处理后康复。

3 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往往对新的环境不适应,难以消除陌生感;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手术没有信心;对手术治疗费存在忧虑,担心增加经济与生活方面的负担;害怕疾病会引发死亡,忧虑与恐惧感很深。护士对患者要热情接待,能够积极主动地同患者展开沟通交流,无论在语言还是态度上都应和蔼可亲,将医院的相关情况向患者进行细致地介绍,包括病区环境、医师、床位、护士等,病房需要保持舒适、清洁、安静。引导患者能够主动将自己的想法与体验说出来,对患者的疑问给与细心地解答,将疾病方面的知识、手术情况、需要注意的事宜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尽可能消除患者存在的顾虑,使其需求得到满足。让家属对老人多些关心,多些陪伴,提升患者的安全感,保障患者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对手术、治疗与护理等各个环节积极配合,并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使患者充满信心战胜疾病。

3.2术前护理:人到老年身体器官在生理功能上都会发生衰退,老年患者通常并存着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很多慢性病。所以,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的主诉认真倾听,对患者全身状况全面观察。对患者展开细致全面的检查,对心肝肺肾血液系统等各脏器的功能做到严格的掌握,确保评估的准确定,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增强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为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创造保证条件。术前对皮肤护理要高度重视,这可明显降低术后皮肤感染。进行床上排尿、深呼吸等训练等。

3.3术后护理

3.3.1常规护理:①术后在麻醉还没有达到平稳状态以前,患者要去枕平卧位,将头部向一侧偏,预防发生分泌物、呕吐物或误吸的情况,在麻醉达到平稳以后再对患者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与引流。持续使用心电监护与氧气吸入,对血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电变化等情况能够随时检测。②在引流管方面做好观察和护理。要妥善固定好各引流管,并做好标识,预防发生滑脱,在翻身起床活动时更要特别注意。在对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引导时需要注意引流袋不能高于腹壁切口,以免逆行感染的发生。引流需要保持畅通,对引流管定时挤捏。在无菌技术操作方面要严格落实,对引流袋每日更换。对引流出的颜色、量、性状仔细观察,如果出现异常马上通知医师,以便及时处理。③老年人分泌的唾液量下降,口腔黏膜特别干燥,极易发生口腔溃疡,所以要加强口腔护理,每天2~3次;老年人的皮肤特别薄,皮下毛细血管数量变少,对营养供给带来影响,难以对外界刺激做出迅速的反应,要加强皮肤护理,床单务必要干燥清洁,鼓励床上活动。对存在活动障碍的老年人,必须定时对其翻身,对其骶尾部,肩胛部进行按摩,预防局部长期受到压迫。病室的湿度、温度、光线都需要保持适宜。如果病情许可应当叮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积极进行早期锻炼,因为长期卧床休息,将降低肌肉强度、损害肺功能及组织氧化能力、加重静脉淤滞及血栓形成[1]。

3.3.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①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感染是主要的切口并发症,一旦发现切口有很多渗出必须为患者及时进行敷料更换,切口务必要保持干燥清洁,采取静脉高营养疗法,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了降低切口张力,指导患者咳嗽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用双手将腹壁切口固定。本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有2例,脂肪液化的有1例,通过及时妥善的治疗全部治愈。无1例切口裂开。②肺部感染。老年人术后也容易出现肺部感染,护士应指导患者怎样咳嗽、咳痰,为了降低咳嗽时的疼痛感,应用双手固定切口,让患者掌握有效咳痰的方法:患者保持平卧位或坐位,深吸一口气,将声门关闭,收缩腹部肌肉,胸腔内压力变大,突然将声门放开,呼气出现急迫的爆发性,分泌物就会从气道咳出。③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心功能下降,机体对手术创伤、胆绞痛的应激反应较强[2],特别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在手术完毕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情况,并向患询问是不是存在心悸、胸闷等症状,输液速度需要严格控制好。胆系疾患不良刺激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引起高血压血管收缩占优势[3],如果患者术后血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可以对其采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 mg,如果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应当及时请内科会诊,应用强心药物。本组对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血压过高的患者,通过及时有效地观察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④胆漏。胆漏属于肝胆外科经常出现的一种术后并发症。术后需要对患者腹部体征注意观察,适当延长拔管的时间,拔管前先要夹管,拔管后对病情变化也要严密观察,注意患者体征是不是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痛、休克等。本组患者没有1例胆漏。

3.4出院指导:对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指导,例如在饮食上应当保持清淡,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加休息,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切口处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复查。

4 小 结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痛觉感应和应激反应迟钝,就诊常会较迟,病程进展迅速,并发症较多,严重者将威胁患者的生命[4]。所以围绕老年胆道疾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的防护,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引流管护理,合理补充营养,对于保障老年胆道疾病患者手术成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l]蔺建宇,樊华,张栋.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急诊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4):46.

[2]章俊.高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的预见性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0C):140.

[3]董宇国.现代疾病最新诊治专家专著[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 239-241.

[4]李玲华.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A):171.

R473.6

B

1671-8194(2015)20-0286-02

猜你喜欢

胆道胆囊切口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