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2015-01-24陈小兰李庆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配药输液静脉

陈小兰 李庆花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医院,北京 100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北京 100091)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陈小兰1李庆花2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医院,北京 100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北京 100091)

老年患者;输液;护理

静脉输液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循环的专业性临床治疗方法,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主要措施,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操作。能否“一针见血”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易滑,弹性差,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加上输液的疗程时间长、药物的理化性质复杂等因素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做好这一特殊人群的静脉输液护理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中。

我院老年患者大都为部队离、退休老干部,早年参加革命戎马一生,晚年由于长期疾病困扰和缺少儿女陪伴等因素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下降,变得少言寡语及信任感降低,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用心服务,让老年患者感受到尊重及被重视,获得信任和安全感,为日后的顺利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做好输液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1 输液前的准备

首先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若需要静脉滴注抗生素类药物者,指导他们注意饮食,尽量避免空腹输液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其次提醒患者输液前排尿,对行动不便者给予必要的帮助,并根据情况和患者的意愿调整好卧位或半卧位利于穿刺及固定;再者告知患者本次治疗输液的天数、每次输液的时间、药名、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还可举例分享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2 药物的准备

认真核对医嘱和治疗单,二人查对无误;仔细检查输注的药物,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有无沉淀物及瓶身有无裂缝;在配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配伍禁忌,药物现配现用,加药时一人一针一筒,配药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及药物的半衰期做到安全合理有效配药,配药完毕在输液瓶上注明配药时间。

3 静脉输液的护理

3.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由于老年人听力减退在核对时要放慢语速,声音要洪亮。为安全起见采取双向核对姓名制[1],即先叫姓名无误,再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确保万无一失。

3.2确定穿刺部位:征求患者意见,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尽可能避开关节和局部皮肤有感染的部位。遵循先“远心端后近心端、先浅后深、先手后脚”的原则。如果输液天数多要有计划地利用血管和保护血管,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也为护理人员的后续工作提供便利。冬季可用热水袋热敷或温水浸泡双手使血管更加充盈,对于末梢循环障碍和感知觉麻木迟钝的患者防止烫伤。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血管易滑动、脆性增加等因素大大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因此在穿刺时采用手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法,避免血管来回滑动;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可借鉴何莎等发明的负压穿刺法[2]常规排气后右手持针柄,左手在距针头20~30 cm处返折输液管,并挤去前端液体0.2 cm或

0.6cm,固定返折处,穿刺针刺入皮下后,松开返折,使管道压力明显低于静脉压力,增大输液管道的负压,血液即迅速流入针管内,穿刺易成功;采用30°进针穿刺时快、稳、准,见回血即可,进针过多增加血管内膜的损伤;穿刺成功后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在手背下方垫小软枕妥善固定,嘱咐不要随意摆动输液的手臂,冬季要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暴露。

3.3调节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的年龄、心功能情况以及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数。一般老年人输液滴数在40~60滴/分,如是补钾或是静推葡萄糖酸钙等特殊药物时应严格控制滴数,并嘱咐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滴数,告知药物的作用和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输液过快带来的危险因素。有些老人自认为心脏功能好或为了缩短输液时间长自行调快滴速,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护理人员除耐心反复解释和交待外也要做好家属或陪床的宣教工作并注意巡视监督。

3.4巡视:因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对疼痛反映迟钝.勤巡视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必不可少。巡视时要注意观察液体输入是否通畅、输液部位有无异常、滴速是否变快或变慢,观察面部表情,嘴唇颜色变化,并询问有无不适症状。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发热、寒战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0.9%生理盐水,马上通知医师,遵医嘱及时抢救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不要惊慌。通过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早发现、早处理保证输液安全。

3.5拔针: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以防液体走空回血引起患者的惊慌。拔针时提前告知患者,注意动作要轻而柔,指导患者用大拇指顺着血管的走向按压针眼处3~5 min,有凝血功能障碍、服用抗凝药期间或糖尿病患者延长压迫时间至8~10 min。避免因部分老年患者在按压针眼时不能正确掌握按压的力度、时间和位置导致手背皮下淤血或是出血影响二次穿刺。采用田蕊艳等发明的改良拔针方法[3],即输液完毕后护士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左手快速协助患者垂直高举输液手臂(不按压针眼)过头顶,维持3 min。此方法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血管的使用率,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4 健康宣教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有病治病的需求,希望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渴望得到有利于健康的保健知识。根据患者的疾病以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结合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给予饮食、运动、药物的服用等方面的指导。也可在巡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交谈时了解所患疾病的病因、治疗及日常生活的康复保健等。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走廊橱窗、多媒体授课等方式使健康宣教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从而使患者积极有效的参与自己的治疗和护理活动中,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宣教内容深入浅出、通过打比喻等方式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5 体 会

老年患者大多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使其性格多变、固执、不服老和对外界的不信任的心理,其实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期望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心。护理人员要用真诚去感化、用爱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带着耐心和责任心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输液环境;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不间断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并注意总结临床经验,转变护理理念,优化操作程序。尤其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顺畅沟通拉近距离感,增强他们对临床护理治疗的依从性。不断的创新提高护理技术及心理知识,为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整体护理。

[1]马建林.浅谈社区老年输液患者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11(22):167-168.

[2]何莎,王晓湘,王雪梅.负压穿刺法在高龄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2):196-197.

[3]田蕊艳,颜伟,陈蕾,等.静脉输液后穿刺部位不按压拔针方法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4):417-418.

R473

A

1671-8194(2015)20-0230-02

猜你喜欢

配药输液静脉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输液配药时胶塞掉屑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的探讨
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配药的临床研究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