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从燥论治干燥综合征

2015-01-24张晓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丹东酸痛津液

张晓君

(丹东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浅谈从燥论治干燥综合征

张晓君

(丹东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干燥综合征;经验总结;病因病机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唾液腺和泪腺等)及高度淋巴细胞浸润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征状以口干、眼干为常见,同时伴有内脏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种多样。S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RA/SS)较为常见[1]。中医学无类似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燥痹范畴,笔者试从中医理论在SS的作用及证治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 病 机

病在四脏主责于脾。SS发病虽有口干、眼干、鼻咽干涩等燥症表现,但燥有内外之分。本病主要应从内燥论治,且与肺、脾、肝、肾四脏功能失调,津液生成不足或输布障碍有关。其中,脾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湿邪内困,津液生成不足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进而发为燥痹。可见津液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肺为娇脏,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燥邪易累及,肺主输布津液,肺阴受损输布津液功能更弱,肃降失调,临床多见鼻咽干涩、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久入肾或肾本亏虚,真水渐竭,肾阴亏损,致阴虚难复,或可致肺肝脾三脏之阴乏源,出现口干咽燥、舌红、少苔;且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亏则骨疏齿摇,而见牙齿齐根脱落,齿根发黑;肾在液为唾,唾液的产生亦于脾胃密切相关,肠胃中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须经脾胃运化,才能成为津液。肾阴亏虚,脾胃失运,津液生成不足,唾液减少而口干。可见燥痹以脾肾阴虚为主,继而肺气虚不能推动津液输布,肝血亏虚不能濡润,干燥更加明显。因此,燥痹乃肺、脾、肝、肾四脏俱病,责之在脾。

2 辨 证

阴亏为本,燥热为标,湿瘀为患。

2.1内燥为本,外燥为标:燥邪为病,不但有内外阴阳之分,而外燥和内燥相互影响,互为交感。如《医学入门》也说:“燥分内外,外因时值阳明燥令……内因七情火燥,或大便不利,亡津,或金石燥血,或房室揭精,或饥饱劳逸损胃……皆能偏助火邪,消烁血液。”说明精血亏虚是内燥的根本,口眼干燥只是其表象。

2.2湿瘀形成,虚实错杂: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虚实夹杂、病程较长是本病特点,而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阴津亏虚是其基础,即本虚;但亦同时兼夹湿邪、瘀血为患,即标实。可见瘀血内停阻碍津液敷布,进一步加重病情。

2.3阴虚湿困,交互为患:病程中可以出现两方面的病理改变:一是阴津亏虚,四肢九窍,脏腑经脉失于濡润,而见泪少,口干等津液亏耗之征;二是湿邪内阻,如黄疸、口中黏腻而干等,出现“水液不足”,而“水湿过盛”的现象。湿邪内停又可进一步阻碍脏腑功能,影响气血津液的化生,使阴伤更甚,此二者皆为脾所主[2]。总之,本病病程中多为脾虚失运、肝肾阴亏为主,水湿停滞体内,此外,湿盛水停,津液不归正化,而致阴液“相对不足”。

3 治法重在健脾柔肝活血

治疗上遵“燥者濡之”之旨。本病基本病机以肺、肝、脾、肾四脏阴虚为见征。其中尤以脾阴虚为主,脾阴虚也会出现兼夹证,补脾阴必兼补脾气,以健脾运。治法当采用健脾化湿为主。脾有“得阳始运”的特点,在补脾阴药中,宜少佐温补药,既不减少大队滋阴药的滋腻,又有利于湿邪的祛除。脾气以升为顺,降则为逆,补阴药具有沉降之性,须少佐升药,可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利于滋阴药的运化。经临床观察,脾阴虚病变治以健脾化湿法,可使水湿化、气血生、津液敷布。叶天士有“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慎勿用苦燥之品,以免劫胃津”、“(燥邪)延绵日久,病必入血分”之说。肝主藏血,体阴用阳,精血盛衰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往往肝阴虚肾亦虚。肝肾功能异常则精血互化失职,精血不足,津液枯竭,则燥象由生。因此,治法宜同时佐以柔肝活血通络,使阴血充足、津液敷布、燥象乃除。总之,本病主要病理机制与肺、肝、脾、肾四脏阴阳失调、阴虚阳盛,关系最为密切。健脾柔肝是治疗本病的重点,配以化湿、活血通络之法。

4 病案举例

例1:杨某,女,41岁。因腮腺肿痛11年及口眼干燥、关节酸痛7年,低热半年,于2010年9月11日以干燥综合征入院。经强的松治疗,效果不明显,加用中药治疗。症见:口燥咽干,口渴喜饮,眼干涩,腰酸痛,时有手足心发热,大便偏结,小便正常,舌质红,苔净,脉细涩。中医辨证为阴虚挟痰,拟滋补肝肾,投以一贯煎加减:生熟地各10 g,北沙参20 g,麦冬20 g,枸杞子10 g,川楝子10 g,当归10 g,白芍10 g,蒲黄10 g,青黛10 g。日1剂,服7剂后,口眼干燥、关节酸痛减轻,此后以上方及麦味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上述诸症均明显减轻,于2010年10月8日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2年未复发。

例2:邵某,女,68岁。因口眼干燥、腹胀、双下肢关节酸痛10余年,于2009年11月18日以干燥综合征收入院。经用强的松治疗半个月症状改善不明显,加用中药治疗。症见:口干眼干涩,耳鸣,睡眠差,气短,腹胀,腹泻,纳差,干咳,舌质淡暗,薄白苔及部分舌面剥苔,脉迟沉细。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治以补益脾肾。药用:太子参30 g,北沙参15 g,淮山20 g,生地20 g,枸杞15 g,玄参15 g,石斛15 g,鸡内金10 g,大腹皮10 g,五味子10 g。日1剂,服15剂后口眼干燥、关节痛明显减轻,耳鸣消失,睡眠、食欲均改善。血沉由105 mm/h下降至20 mm/h,类风湿因子转阴。继服中药,巩固疗效,于2009年12月2日明显好转出院。随访1年未复发。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7):446-448.

[2]潘新.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体会[J].湖北中医学院院报, 2007,9(1):61-62.

R593.2

A

1671-8194(2015)20-0213-01

猜你喜欢

丹东酸痛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练肌肉不必追求酸痛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肌肉酸痛不等于锻炼有效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
作业跳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