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X线与CT对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价值

2015-01-24姜德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大疱自发性气胸

姜德玉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白城 137000)

浅谈X线与CT对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价值

姜德玉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 探讨X线与CT在自发性气胸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经本院胸外科诊治的12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126例患者中,经X线与CT检查显示,患双侧气胸4例,患右侧气胸58例,患左侧气胸64例。其中肺大疱发生肺尖者78例,发生肺叶者36例,发生肺弥散者12例。结论 临床上X线与CT能为自发性气胸明确诊断并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自发性气胸;肺大疱;诊断价值;体会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是胸外科常见的疾病,多由某些疾病、外伤、手术或在诊疗操作时不当所引起[1-2],也可以自发的发生,前者为继发性气胸,后者为原发性气胸[3]。而原发性气胸临床又称特发性气胸,通常指肺部常规的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致的气胸[4-5]。此病,多发于青年人,特别是男性瘦长者。根据沈根海、高泉根等[6]报道,此种气胸占自发性气胸的首位,而在国内往往以继发性气胸为主。这种自发性气胸多数由于肺部病变而导致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在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疱破裂,而使空气逸入胸膜腔所致。但是,临床最常见是由肺表面的肺大疱破裂而引起。通常肺大疱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化的基础上,再加细支气管炎性狭窄、扭曲后而产生活瓣机制而引起。为此,本文回顾了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经本院胸外科诊治的12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X线与CT的检查,并根据结果与术中大体病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自发性气胸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6例,其中男70例,女56例,年龄13~74岁,平均年龄为34.5岁。在本组病例中,患双侧气胸4例,患右侧气胸58例,患左侧气胸64例。其中伴少量胸腔积液者36例。有剧烈运动诱因者50例。在症状出现后进行穿刺者24例,行胸腔闭式引术14例。有自发性气胸史者10例,有剧烈咳嗽后发病者2例,瘦高女性大笑发病有1例。余者病因不明。

1.2病变部位:在本组病例中,发生肺尖者78例,发生肺叶者36例,发生肺弥散性者12例。其中双侧肺大疱者38例。

1.3临床特征:本组患者中,均程度不同表现出突发胸闷、气急、胸痛。此症是自发性气胸常见的症状。在本组病例中有90例上述症状明显。本组患者病史最长26 d,病史最短仅为1 h。平均病史为5~6 d。

1.4临床分级:根据腹腔镜下肺疱变化与胸膜粘连情况,本文将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上又分为4级。Ⅰ级为特发性气胸,内镜观察肺组织无明显变化;Ⅱ级气胸伴有脏层-壁层胸膜粘连;Ⅲ级脏层胸膜下疱和直径<2 cm的肺大疱;Ⅳ级多个直径>2 cm的肺大疱。

1.5检查方法:本文所有病例均常规摄胸部正位X线。其中108例患者使用Philips Briliance 16排螺旋CT机作胸部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肌水平,层厚3 mm,螺距1.0;电压120 kV,管电流170 mAs,标准肺窗(窗位-430~530 HU,窗宽1100~1300 HU)、纵隔窗(窗位35~40 HU,窗宽300~350 HU)进行螺旋扫描。本组病例平扫图像清晰,无需注射对比剂增强扫描。

2 结 果

本组患者在常规摄胸部X线平片及CT扫描后均明确诊断。并发现患双侧气胸4例,患右侧气胸58例,患左侧气胸64例。其中肺大疱发生肺尖者78例,发生肺叶者36例,发生肺弥散者12例。同时,本组患者均及时实行手术:行肺大疱切除术及缝合术82例;行单纯肺大疱缝合术44例。并将116例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8例术中可见肺疱壁扩张,充血,结缔组织增生,符合肺大疱;2例肺大疱合并感染。

3 讨 论

自发性气胸多由肺大疱破裂而引起。临床中肺大疱是因肺内压力升高,肺疱壁破裂互相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疱状改变。肺大疱多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临床常与肺气肿并存。肺大疱以位于肺尖部及肺上叶边缘多见。疱壁很薄,大小不一,数目不定。既可表现为宽基底座,亦也表现为狭颈体大的大疱。显微镜下可见疱壁为肺疱扁平上皮细胞,有时可仅有纤维膜或纤维结缔组织存在。大的肺大疱可压迫周围肺组织,造成余肺膨胀不全,影响气体交换,一般常因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使肺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大疱突然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对于肺大疱的诊断,X线平片可显示肺透亮度增强,见有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薄壁空腔。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CT能有效诊断及鉴别,CT可减少肺大疱在立体位的重叠影,能显示大疱的范围,也有助于与气胸的鉴别诊断。

自发性气胸大多为急性发作,临床以急症就诊,如能早期确诊对临床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7]。胸部X线平片对肺部疾病可提供很好依据,但对肺大疱致气胸大多仅能显示气胸存在,对肺大疱的有无很难达到满意临床效果。CT却有其独到之处,不但能显示气胸,而且对肺大疱的位置、大小、形态均可清晰显示。在形态上CT表现为单个、多个或葡萄状大疱影。参照临床肺大疱影像可分类Ⅰ型狭颈肺大疱,多局限于肺尖;Ⅱ型宽基底表浅肺大疱,可见于肺的任何部位;Ⅲ型宽基底深位肺大疱,该型肺大疱可伸展到肺门。本组病例发现半数以上肺大疱位于肺尖,均可手术或胸腔镜寻找治疗;如果一侧肺大疱破裂引起双侧气胸可增加诊断与治疗难度,致死率极高可达50%。

目前,气胸的分类方法有多种,过去是根据有无原发病把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气胸两种。而今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光学技术和微型摄像系统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新的更为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运而生,对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更有实用价值。

总之,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查方法的增多,也逐渐提高了影像学诊断的能力,虽然CT、MRI对胸部的检查、诊断有一定的优势,但又不能低估X线平片在基层医院诊断的作用。临床上X线与CT能为自发性气胸明确诊断并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1]高剑波.实用临床放射和CT影像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91-92.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1-332.

[3]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8-271.

[4]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89-192.

[5]方强.老年性自发气胸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21(6):23.

[6]沈根海,高泉根,吴国良.胸腔镜同期治疗双侧肺大疱16例体会[J],微创医学,2009,4(4):428-429.

[7]陈应泰,黄宇清,崔健,等.低能量电凝处理多发胸膜下肺大疱在自发性气胸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9):954-956.

R561.4;R445

B

1671-8194(2015)20-0122-02

猜你喜欢

大疱自发性气胸
体检发现肺大疱,需要做手术切掉吗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胸腔镜治疗合并复杂情况的巨大肺大疱32例报告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