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15-01-2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戊酸乳膏氨基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

近年来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皮肤病在我国发展迅速。为规范、指导、推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皮肤病,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从事光动力治疗研究的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供我国皮肤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进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实践时参考。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一种药械结合的治疗方法。1990年国外学者首先将ALAPDT用于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1]。1997年我国学者将ALA-PDT用于治疗尿道尖锐湿疣(CA)和外生殖器CA[2-3]。2000年ALA-PDT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治疗光线性角化病(AK)。随后ALA-PDT在欧洲用于治疗鲍恩病、浅表型和结节型BCC等[4]。2007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正式批准ALA-PDT治疗CA。

一、作用机制

ALA是一种天然的亲水性小分子化合物,是血红素合成途径的前体物。当给予大量外源性ALA后,其被肿瘤细胞及增生旺盛细胞选择性吸收,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在线粒体内生成大量光敏性物质原卟啉IX(PpIX)。经一定波长光源照射后组织内产生单态氧、氧自由基等氧活性物质以杀伤病变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光敏剂、光源、氧是光动力治疗的三大要素。

二、ALA配制和用量

我国批准上市的ALA药物是一种散剂,临床给药时可根据所需,分别用偏酸性的注射用水、基质霜、热敏凝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乳膏、凝胶三种不同剂型外敷给药。若采用ALA溶液、凝胶外敷于特殊部位如腔道内、外生殖器时可将其浸润于棉球或纱布上一次性给药,必要时也可多次给药。配制后的ALA稳定性较差,故临床应用时需新鲜配制,保存时间不宜超过4 h。临床给药时,除药物浓度外,ALA用量也是一项重要指标[5],如以20% ALA乳膏为例,118 mg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溶解于0.2 ml注射用水后加入0.27 g基质乳膏可用于直径2 cm范围的圆形病变,临床根据病变实际面积按此标准进行等比例换算。

三、光源选择

用于ALA-PDT的光源主要有蓝光(波长410 nm左右)和红光(波长630~635 nm)。常用的光源发射器有半导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等。腔道内病变推荐采用带有光纤的半导体激光、氦氖激光器或特制用于腔道的LED光源;对于体表多发、面积广泛的病变推荐采用照射光斑大的LED光源。

四、照光参数

临床应用时,必须统一照光参数。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照光时间是照光的三大参数,三者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照光时间(s)=能量密度(J/cm2)/功率密度(W/cm2)。照光时间和功率密度是临床应用时可供调节的两个照光参数。照光时间越长、功率密度越大,即能量密度越大,ALA-PDT疗效越好,不良反应也越重。

五、临床应用

ALA-PDT临床应用前应仔细询问病史,以下情况禁用:①对红光、蓝光过敏;②卟啉症患者或已知对卟啉过敏;③已知对局部用ALA溶液、乳膏、凝胶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以下情况慎用:①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②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光敏症状的疾病。

近年,ALA-PDT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可治疗皮肤肿瘤、感染性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疾病等,如CA、AK、BCC、鲍恩病、痤疮等,分别叙述如下。

(一)CA:CA是目前我国ALA-PDT治疗的适应证,循证医学证据Ⅰ级[6]。

1.腔道内CA:主要包括尿道、阴道、子宫颈、肛管CA,ALA-PDT治疗腔道内CA。优势在于对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避免了其他传统物理疗法可能导致的腔道穿孔、瘢痕和狭窄等副作用,且能治疗传统方法不易达到的腔道深部病灶,对亚临床病灶和HPV潜伏感染有效,故复发率低[2]。可作为腔道内CA的一线治疗方法清除腔道内病灶。

推荐方案:①采用腔镜(尿道镜、阴道镜、肛门镜等)结合醋酸白试验以明确诊断,对病灶进行定位;②将10%~20%ALA溶液或凝胶外敷于病灶表面及其周边1cm范围内。腔道口避光封包3h[7];③敷药结束后采用红光照射(100~150 J/cm2,60~100 mW/cm2),重点照射疣体部位;④治疗后1周复诊,病灶未完全消退则可重复治疗;若3次治疗后皮疹消退<50%[2],建议换用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要点:尿道CA:①治疗前进行宣教,避免因心理紧张出现排尿困难,对于老年女性患者还要特别注意治疗后发生急性尿潴留;②敷药前嘱患者少饮水,排空尿液;③推荐630~635 nm半导体激光器和柱状弥散光纤;④治疗后多饮水,定期排尿,预防尿道粘连、感染。宫颈CA:①治疗前需要清除宫颈表面黏液;②有条件的医院照光时可用带有宫颈帽的光纤。肛管CA:①ALA-PDT治疗后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肛裂和感染;②患者合并痔疮时,治疗后有可能会导致痔疮加重、出血,必要时外科处理。

2.外生殖器及肛周CA:ALA-PDT治疗外生殖器CA的优势在于创伤性小,由于敷药面积和照光面积大可达到“面清除”效果,可清除亚临床病灶和HPV潜伏感染细胞,复发率低[8-9]。对于特殊部位(如男性阴茎冠状沟、女性大小阴唇等)地毯状的、或多发的疣体可直接予ALA-PDT治疗清除疣体、亚临床病灶和潜伏感染的细胞。对于直径>0.5 cm或角化增厚型的疣体推荐先予其他物理方法快速清除肉眼可见疣体后再予ALA-PDT治疗[10]。

推荐方案:①清洁病灶后,将10%~20%ALA溶液或乳膏外敷于病变表面及其周边至少1 cm范围内,避光封包3~6 h;②其余治疗方案同腔道内CA。

(二)AK:AK治疗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以预防恶变和转移,由于AK好发于头面部等暴露部位,去除皮损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美容效果。ALAPDT可作为AK的治疗方法之一,循证医学证据Ⅰ级[4]。尤其适用于头面部、多发性或大面积AK皮损的治疗[11]。

推荐方案:①对于较肥厚的AK,治疗前需要对皮损进行预处理以破坏皮肤屏障并增加ALA的渗透和吸收,有利于更多ALA转化成PpIX。推荐选择以下方法进行预处理:微针、点阵激光、胶布反复粘贴、刮勺刮除;②新鲜配制10%~20%ALA乳膏或溶液敷于皮损及其周边1 cm范围,避光封包3~6 h;③采用红光照射(100~150 J/cm2,60~120 mW/cm2)。对于区域性多发病变推荐LED光源照光;④每1~2周治疗1次。如果1次治疗后皮损未完全消退,可重复治疗。共计治疗次数不超过6次。

(三)BCC:ALA-PDT可作为浅表型BCC及侵袭不深(<2 mm)的结节型BCC的临床治疗方法[11],循证医学证据Ⅰ级[4]。其他类型BCC建议首先手术治疗,特殊部位BCC、无法耐受手术或对美容要求高的BCC患者也可尝试使用ALA-PDT。

推荐方案:①治疗前需清洁肿瘤表面的污垢、痂皮,然后对皮损进行预处理,以破坏肿瘤表面增加ALA的渗透性。推荐预处理方法同AK;②新鲜配制10%~20%ALA乳膏或溶液敷于皮损及其周边1 cm范围,避光封包3~6 h;③采用红光照射(100~200 J/cm2,60~150 mW/cm2);④每1~2周治疗1次。如果2次治疗后2周皮损无改善,建议选择其他有效治疗方法。若皮损有改善但未完全消退,可重复治疗。共计治疗次数不超过6次。

(四)鲍恩病:ALA-PDT治疗鲍恩病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因特殊部位手术切除后影响美观和功能等原因不愿手术,并愿意承担保守治疗相应风险的患者[11],循证医学证据Ⅰ级[4]。治疗前需多点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排除侵袭性皮肤鳞状细胞癌,并进行全身系统检查排除转移的可能,若为侵袭性鳞状细胞癌或已发生转移则建议手术治疗。

推荐方案:同ALA-PDT治疗BCC推荐方案。

(五)痤疮:ALA-PDT适用于中重度痤疮(Pillsbury分类为Ⅲ~Ⅳ度)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不能耐受系统抗生素和维A酸类药物者[12-13],循证医学证据Ⅰ级[6]。

ALA-PDT治疗痤疮尚缺乏统一的治疗参数,推荐采用以下方案[14]:①新鲜配制5%ALA乳膏、溶液或凝胶,清洁皮肤后将其敷于皮损处,避光封包1~3 h;②推荐采用LED光源红光对皮损处进行整体照光(30~126 J/cm2,40~120 mW/cm2);③如果治疗后皮损未明显改善,可重复治疗。共计治疗次数不超过4次。根据治疗后反应确定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2周,在前次治疗反应基本消退后进行下次治疗;④病灶明显改善后可改为局部外用药继续巩固治疗。

痤疮治疗的注意事项:①治疗前注意宣教,告知患者ALA-PDT治疗痤疮原理、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如疼痛,治疗后红肿、渗出、结痂、色素沉着、脱屑、干燥等);②ALA-PDT与其他治疗方法一样可能在治疗后出现反应性痤疮,主要出现在首次治疗后,随着病情改善逐次减轻;③在治疗中重度痤疮时,推荐“首次短时间、低能量,之后逐渐递增”的治疗原则[13],即首次敷药时间1.5 h,能量密度36~50 J/cm2,根据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治疗参数。敷药时间和能量密度逐渐递增,推荐敷药时间最长不超过3 h,能量密度不高于126 J/cm2;④治疗后加强保湿、防晒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皮肤屏障修复;⑤虽然ALA-PDT对于Ⅱ度痤疮的炎性皮疹也有疗效,但是考虑到治疗成本及不良反应,目前并不推荐该疗法用于治疗Ⅱ度痤疮。

(六)ALA-PDT潜在的临床应用:除上述提及的疾病外,已有诸多文献报道ALA-PDT治疗鲍恩样丘疹病、寻常疣、扁平疣、角化棘皮瘤、增殖性红斑、早期浅表的鳞状细胞癌、Paget病、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化脓性汗腺炎、皮脂溢出、扁平苔藓、硬化性苔藓、皮肤光老化、光线性唇炎、真菌性皮肤病等也有一定疗效[6]。考虑到,ALA-PDT与手术相比一次治疗不够彻底,经常需要多次治疗,与外用药物及其他传统物理治疗方法相比费用较高,所以,以上疾病在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佳或者实施困难的情况下,可尝试ALA-PDT治疗。

六、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

1.治疗中疼痛是ALA-PDT的主要不良反应,可给予局部冷喷、风扇降温、间断照光、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或外用利多卡因喷雾剂缓解疼痛,同时嘱患者放松、不必紧张,必要时治疗前可服用止痛药,尽量避免因为疼痛而移动照光部位或减小所需的照光剂量。

2.治疗后可能出现红肿、渗出、结痂、脱屑、干燥以及轻中度烧灼感。为缓解这些症状,治疗后治疗部位可予冰袋冰敷,润肤霜外涂。

3.面部等曝光部位治疗结束后若再次受到光照,可能出现光敏反应,加重光动力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建议患者立即清洁治疗部位,所有曝光皮肤均涂抹防晒霜,回家途中戴帽。48 h内减少室外活动,避免直接强光下暴晒,在室内也需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各种室内光源,如电视、电脑显示屏、照明设备等。

七、疗效评估

ALA-PDT治疗前后应定期评估,每次评估都需要拍摄照片作为客观的评判依据,并与患者沟通疗效,使其对疗效有合理的期望、正确的判断。部分疾病治疗结束后应进行随访,CA等HPV相关性疾病建议随访6个月,AK、BCC、鲍恩病等皮肤肿瘤至少随访1年。

免责声明:本共识基于现有研究结果制定,临床遇有特殊情况时可不必完全参照。

参与共识起草专家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秀丽(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王宏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王玮蓁(武汉市第一医院)、石磊(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齐蔓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森(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福仁(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李振鲁(河南省人民医院)、宋清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承新(解放军总医院)、陆洪光(贵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邹先彪(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陈宏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郑和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郑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骆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恒(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涂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金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曾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要执笔者 王秀丽、顾恒、郑和义

[1]Kennedy JC,Pottier RH,Pross DC.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endogenous protoporphyrin Ⅸ :basic principles and present clinical experience[J].J Photochem Photobiol B,1990,6(1-2): 143-148.

[2]Wang XL,Wang HW,Wang HSc,et al.Topical 5-aminola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urethral condylomata acuminata[J].Br J Dermatol,2004,151(4):880-885.

[3]涂平,郑和义,顾恒,等.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2):67-70.

[4]Morton CA,Szeimies RM,Sidoroff A,et al.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part 1:treatment delivery and current indications-actinic keratoses,Bowen′s disease,basal cell carcinoma[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3,27(5):536-544.

[5]黄丹,鞠梅,钱伊弘,等.20%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外阴尖锐湿疣量效关系临床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 503-505.

[6]Morton CA,Szeimies RM,Sidoroff A,et al.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part 2:emerging indications--field cancerization, photorejuvenation and inflammatory/infective dermatose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3,27(6):672-679.

[7]Wang XL,Wang HW,Huang Z,et al.Study of protoporphyrin IX(PpIX) pharmacokinetics afte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5-aminolevulinicacid in urethralcondylomata acuminata[J]. Photochem Photobiol,2007,83(5):1069-1073.

[8]Wang HW,Wang XL,Zhang LL,et al.Aminolevulinic acid(ALA)-assisted photodynamic diagnosis of subclinical and latent HPV infection of external genital region[J].Photodiagnosis Photodyn Ther,2008,5(4):251-255.

[9]Chen K,Chang BZ,Ju M,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vs CO2laser vaporization in treatment of condylomata acuminat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Br J Dermatol,2007,156(3):516-520.

[10]顾恒,陈磊,鞠梅,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11):802-803.

[11]王宏伟,王秀丽,过明霞,等.5-氨基酮戊酸乳膏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原位癌[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37-139.

[12]张玲琳,王秀丽,王宏伟,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2):78-80.

[13]Wang HW,Lv T,Zhang LL,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topical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vulgaris in Chinese patients[J].J Cutan Med Surg,2012,16(5):324-333.

[14]Ma L,Xiang LH,Yu B,et al.Low-dose topical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severity of acne vulgaris[J].Photodiagnosis Photodyn Ther,2013,10(4): 583-590.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5.10.001

执笔者单位: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王秀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顾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郑和义)

王秀丽,Email:xlwang2001@aliyun.com

2014-12-30)

(本文编辑:尚淑贤)

猜你喜欢

戊酸乳膏氨基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农药中游离氨基葡萄糖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1,1′-二羟基-5,5′-联四唑-5-氨基四唑盐的合成及性能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