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安装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2015-01-23李小红黄鑫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起搏器体征房颤

李小红 黄鑫涛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 驻马店 463000

安装起搏器是治疗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术后生活质量[1-2]。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起搏器安装效果具有突出的意义。我院近年来对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在起搏器安装中采取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05—2014-04收治的房颤并脑梗死患者共27例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9例;年龄47~75岁,平均(62.3±12.5)岁;心衰8例,反复黑曚18例,晕厥15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安装VVI起搏器。首选常规左侧腋静脉穿刺;不适合左侧腋静脉穿刺者,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偏瘫患者选偏瘫侧穿刺;如不成功,行对侧穿刺。19例使用心室主动电极,8例使用心室被动电极。

1.3 评定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和随访情况,并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很满意和满意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护理满意度。

2 护理方法

采取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从术前、术中、术后到出院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照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进行针对性护理。

2.1 术前护理 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术前准备。患者及家属对于安起搏器均存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忧虑情绪。部分患者及家属甚至认为安装起搏器意味着病情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心理负担较大[3]。鉴于患者及家属缺乏起搏器安装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术前护理中,重点要做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心理干预的基础,重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起搏器安装的原理、作用和疗效,减轻其心理压力,争取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在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后,确定手术时间。在正式手术前,要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物品准备和患者准备等。根据患者情况建立静脉通道,清点好手术需要的物品;要求患者取平卧位,抬高肩部等。

2.2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关键是不同人员间的配合[4]。器械护士要根据手术进展和主刀医师的实际工作情况,及时递送相关的手术器械。术中要做好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等情况。如出现异常,则行针对性处理。完成手术后,做好常规消毒处理。患者推出手术室后,要立即进行手术室清理,保持手术室的洁净。各类应送供应室器械,要及时送往或通知供应室取走。

2.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关键是要做好生命体征的常规监测,并预防不良反应。常规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观察血压、神志等。注意切口及周围皮肤是否出现感染。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难以忍受的气促、胸痛、胸闷及低氧血症。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针对性处理。术后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相比于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术后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护理能力为目标,心理干预则重点是巩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5]。鼓励患者参与多向交流,通过现实案例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信心。一般在术后5d左右行胸片检查,掌握起搏器工作情况。

2.4 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护理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让患者进一步了解起搏器工作原理,掌握出院后起搏器日常维护技能及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每日至少自行测量脉搏2次,每次持续时间3min左右。预置心率为60次/min,如实测心率,若低于预置心率,则应及时返院作深入检查。要求患者尽量远离电、磁、核等场所。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随访。

3 结果

本组27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感知起搏功能良好。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切口均愈合良好。除2例随访期发生电极脱位重新手术外,其余25例未发生起搏器外露,不存在感知起搏功能不良,未发生囊袋感染。术后3个月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很满意16例,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为96.30%。

4 讨论

4.1 要将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健康教育是心理干预的基础。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及家属普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将安装起搏器等同于病危[6]。鉴于此,有必要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介绍有关的专业知识,在帮助患者提高专业认知的同时,消除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

4.2 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并根据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在术前护理中,关键是介绍起搏器安装的基本知识,消除患者的不适心理,赢得患者的配合[7]。术后住院期间,重点围绕不良反应和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尽快适应起搏器安装后的状况。出院后,则要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宣讲相关的监测方法,并叮嘱患者定期返院复诊。

4.3 注重亲情护理的运用 亲情护理是发挥亲情纽带,通过让患者感知亲情温暖以达到提升护理效果的一种护理。相比于医院的正规护理,亲情护理虽然在专业化方面明显不足,但切合了护理的“人性化”要求[8]。我院在整个围手术期内,也始终贯彻了亲情护理的思路,从术前护理到出院指导,都注重发挥亲情的纽带作用,取得了预期成效。

4.4 将生命体征监测放在护理的重要位置 手术期间和术后,安装起搏器患者的生命体征均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必须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术中安排专人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在术后住院期间,则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出现意外后,立即进行针对性处理,以维持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

总之,随着起搏器安装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在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运用也将会更多,为更好改善患者安装起搏器后的生活质量,必须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1]张红瑾.糖尿病合并脑梗死7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杂志,2013,16(5):100-101.

[2]赵福娟,侯全红.89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0):80-81

[3]郑玉叶,王爱智,白美龙,等.18例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647-648.

[4]冯丽钦,张德葵,牛玉萍,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床边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24(20):134.

[5]张丹花.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2,61(1):67-70.

[6]张亚琴,宋昆鹏,石海莉.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安装起搏器的护理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5):775-776.

[7]郝银平.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6):64.

[8]唐红英.24h动态心电图追踪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患者安装起搏器时机的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76-78.

猜你喜欢

起搏器体征房颤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