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食鸡肠毒综合症的诊疗体会

2015-01-23吕广宾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综合症病鸡小肠

吕广宾

(重庆市长寿区万顺畜牧兽医站401227)

肉食鸡肠毒综合症的诊疗体会

吕广宾

(重庆市长寿区万顺畜牧兽医站401227)

鸡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近几年来随着养鸡的发展,该病在养殖过程中呈流行趋势,给养鸡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肠毒综合症;流行病学;诊断;治疗措施

鸡肠毒综合症是由魏氏梭菌和小肠球虫混感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肉鸡、蛋鸡均可感染该病菌而发病,感染后的病鸡可发生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率低。近几年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该病流行呈上升趋势,虽然本病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1 病例介绍

长寿区周某饲养肉鸡3200只,2015年3月部分肉鸡出栏后新引入仔鸡苗,引进雏鸡第3天后曾用氧氟沙星做了预防投药,并在7日龄时按照免疫流程免疫过H120+Ⅳ疫苗,饲养至21日龄时有鸡群突然疾病,有胡萝卜状的粪便排出,粪便中夹杂着没有消化的饲料,食欲减退,羽毛发生蓬乱,无光泽。户主认为鸡群患有球虫病,用克球粉拌料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并伴随着零星死亡,死亡病鸡数量每日呈递增趋势,最多时有15只鸡死亡。在发病5日后户主带死鸡求诊。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呆立闭目,头颈蜷缩,羽毛杂乱,翅膀无力下垂,扎堆聚集,肛门被粪便污染,粪便呈稀薄状,颜色呈西红柿样或胡萝卜样并夹带淡黄色,粪便中含有未消化饲料,还带有鱼肠子样粪便,部分病鸡有白冠症状,病重鸡只出现神经症状,头颈震颤、惊叫、狂奔,最后瘫痪而死。

3 病理变化

病发初期,病鸡十二指肠及小肠前稍部位肠壁变厚,小肠末端特别是空、回肠部位出现肿胀,质地脆弱,充盈气体。小肠整体变粗,肠黏膜颜色变浅呈灰白色,并极易剥离。随病情发展,肠黏膜逐渐脱离,肠壁变薄,肠管内充盈未消化的饲料及粪水,肠壁剪开后迅速自然外翻,肠黏膜大量脱落,部分病鸡小肠段有出血,刮去附着物,可见肠壁有米粒大小的出血点,肠内容物呈现暗红色或杮红色的脓状物质。该病除肠道出现病变外,病鸡肌胃内黄绿色的饲料,胆囊变小,胰腺萎缩,肾脏及法氏囊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笔者初步诊断为肠毒综合症感染。

5 防控措施

(1)对本病要以预防为主,在平时的饲养中要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做好舍内环境的调控,减少因环境突变带来的应激反应,保证肉鸡生长需要的温度与湿度,及时更换垫料,对粪便要及时进行清理。鸡群发病后要及时隔离病鸡,对病情严重的鸡进行淘汰,并对鸡舍进行消毒,同时进行饮水和带鸡消毒。

(2)进行驱虫治疗,选择药物疗效的抗球虫药物:肠毒速治(成份:氨丙啉、乙氨嘧啶、奥硝唑、乙氧先胺苯甲脂)50g兑水200kg集中上午饮水,连用3d。

(3)杀灭厌氧菌,控制大肠杆菌及并发症。阿米卡星(主要成分:丁胺、黄连等)100g兑水200kg集中饮水3d。肠毒清(主要成分为安普霉素、甲硝唑),每次3瓶,每日一次。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修复肠黏膜。浓缩鱼肝油(厦门星鲨生产),每天一瓶,拌料;加酶电解多维(中农华城生产),每天一袋,拌料。经上述方案治疗4d后,粪便正常,采食量增加。

6 讨论

(1)肉食鸡肠毒综合症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以表现腹泻、粪中带料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综合性疾病。它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外界环境变化、饲养管理不善、滥用药物等不良因素造成肉食鸡小肠病变,引起球虫、魏氏梭菌等病原菌以及病毒的混合感染,导致了本病的发生。

(2)由于肠毒综合症虽然引起生长速度下降、料肉比增高、但有的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是很大,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同时该病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续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加强饲养管理,勤换垫料,减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特别是饲槽、饮水器要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光照强度、时间、温度、湿度,应符合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禁止使用霉变饲料,科学的添加饲料蛋白和维生素。合理运用药物预防,并给予适量的维生素,有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吕广宾(1973.3-),男,重庆市长寿人,大专,中级兽医师,研究方向:疫病诊断。

猜你喜欢

综合症病鸡小肠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根小肠一头猪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养好女人小肠经
梦游综合症
小肠深处来“探幽”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