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扶贫养羊”项目提高低收入户经济收入

2015-01-23程明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2225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灌南县养羊肉羊

程明(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222500)

做好“扶贫养羊”项目提高低收入户经济收入

程明(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222500)

自实施“扶贫养羊项目”以来,灌南县脱贫奔小康办公室着力将养羊业作为低收入户脱贫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以扶贫养羊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养羊大户带动产业的发展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总结近年来实施的“扶贫养羊项目”和多年来掌握的养殖经验,找准并解决影响灌南县养羊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养羊业的发展,加快地方经济步伐,让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扶贫;养羊;存在问题;建议对策;灌南县

江苏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强调了加快发展草产业和畜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农业产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并把发展合作社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作为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根据省县地部署,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合作社规模养殖为突破口的肉羊产业,逐步形成区域产业链,加快低收入户经济的发展,是扶贫养羊项目的基本思路。本文笔者对灌南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发展规模、养殖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述,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1 灌南县肉羊业发展与贫困户现状

肉羊业发展情况。2014年有养羊户1058户,存栏11230只,扶贫户6671户15820人,贫困面达5%。近年来通过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坚持在适度规模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草食畜,受市场牛羊肉高价位的驱动,灌南县以羊为主的草食畜发展迅速,肉羊成为新的养殖热点,对丰富城乡人民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灌南县养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灌南县近年来养羊业发展势头来看,形势令人乐观,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在养羊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科技和畜牧专业人才

由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不足,制约了养羊业科技含量和良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养羊业面临品种退化、更新滞后的危险。

2.2 “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不健全

目前,灌南县养殖户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经纪人零星收购、周边县市零星销售,农民对外地市场的供求信息了解不够、不及时,产品深加工处于空白,无品牌效应,影响了羊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2.3 资金缺乏,对养羊业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缺乏,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长足发展,一些农户无法实现规模化养殖,只能实行小规模养殖,除少部分项目户外,大部分羊圈陈旧简陋,无圈舍改造资金;无力购买饲草粉碎机械,饲草浪费严重。

3 扶贫养羊的必要性

3.1 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灌南县的养羊业尚未冲破粗放经营的模式,千家万户以兼业形式的分散饲养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低收入户苦于无养羊技术与资金,养羊形不成规模、饲养周期长、疾病传染途径多、劳动生产率低,直接影响着草食畜生产的良性发展。通过项目建成低收入户标准化养羊示范合作社,可带动提高灌南县养羊业生产水平,从而推动畜牧业生产的大发展。

3.2 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

发展合作社规模养殖为主的饲养方式,引导低收入户由庭院饲养向设施规模饲养转变,可有效治理畜禽饲养环境污染,改变饲养村户脏乱差的面貌,确保村容更加整洁。同时饲养合作社达到品种优良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环境生态化、防疫达标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和产品绿色化,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3.3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目前,灌南县的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草食家畜占农业结构不合理。根据畜牧业发展的形势,利用农村秸秆标准化养羊是发展畜牧业的重点。所以该项目的提出,是灌南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4 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养羊业以放牧为主,随着放牧头数的增加,对草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已超过其承载能力,加之近些年来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致使沟边田头草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产草量和载畜能力急剧下降,以放养为主的传统畜牧业面临全面危机。实施该项目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减轻沟边田头草地压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5 低收入户增收致富的需要

目前成品活羊价格保持高价位态势,市场价格为30元/kg,市场前景好。发展肉羊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通过5~7个月对羔羊的育肥可获利每只300元以上,所以发展养羊业是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4 项目实施有利条件

4.1 资源优势

灌南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小麦、大豆、玉米、青贮玉米秆、氨化麦秸稻秸、酒厂酒糟、发酵废菌包等,为发展羊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推广青贮氨化技术潜力较大,这为灌南县养羊业的发展提供饲料保证。

4.2 发展草畜产业已成为结构调整主要出路

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趋上看,农村经济正向灌南县确定的支柱产业发展,由于草畜产业与小麦、水稻相比较,受地域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其自身又优于其它产业的优势,据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每增长3个百分点,就可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个百分点。作为整个大农业的完整内涵,草畜产业最具活力,关联度最高,产业链最长,它是上接种植业,下连加工业的承上启下的中轴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养羊业是草畜产业中的重中之重,发展合作社养殖又是实现养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突破口。

5 灌南县扶贫养羊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养羊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今后养羊业发展要抢抓国家的相关扶贫、惠农政策等相关文件精神,坚持以规模促产量、以质量造品牌的养羊业发展经营理念,把养羊业作为振兴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项目带动,提高玉米、麦秆等利用,科技示范,坚持良种引进、加快繁育、扩大群体等多种措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大养殖规模、推广现代化的养羊方式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大力发展养羊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灌南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县扶贫办、乡(镇)政府将把该项目建设作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措施,成立县直领导小组,精心组织。严格按照上报审批项目规划方案,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集体使用,发挥整体效益,项目建设都要采取合同制,实行双向、双轨管理,形成分工负责,高效运转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意识

要强化畜牧业信息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责任意识,积极为养殖户提供高效快捷而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养殖户排忧解难,认真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奖励扶贫资金重点向圈舍改造、基础母羊购买、疾病防控等方面倾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养羊积极性,培养一批养殖能手和农民技术员,搞好防疫工作,重点对各个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引导、鼓励农民群众积极争取项目,发动千家万户来养羊,实现以重点带动全面,以养殖场和规模养羊户带动散养户,实行科学养羊,扩大养羊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5.3 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灌南县是农业大县,虽经济比较落后,但境内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秸秆丰富,这对发展养羊业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来源,从自身的条件看,发展养羊业的自然优势不错,按照养羊业发展要求,不仅要扶贫养羊,还要借助整村推进和小额信贷项目,大力发展规模化养羊,逐步改变传统的养羊方式,实施优质牧草种植工程,大力推广秸秆饲草的青贮氨化技术,购置饲草粉碎机械,提高饲草利用率,新建饲料加工厂,大力改善生产条件。我们要用发展工业的眼光和思路来发展养羊业,把“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做长,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道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以加工增值为核心,新上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羊肉加工企业,提高服务水平,使农民真正从养羊中得到实惠,养羊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5.4 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规范合作社的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将实行“统一引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治、自负盈亏”的管理经营方式。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灌南县肉羊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灌南县养羊肉羊
灌南县依托“智慧平台”做好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灌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