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话随访频率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分析

2015-01-22周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内分泌服药计量

周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沈阳110001)

电话随访频率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分析

周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沈阳110001)

Correlation Analysisof Telephone Follow-up Frequency with Compliance ofEndocrine Therapy for BreastCancer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病房女性乳腺癌患者(1 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电话随访,研究组在对照组电话随访基础上增加了2种不同电话随访频率,分析电话随访频率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认为适当的电话随访频率不仅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使医疗资源与人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电话随访;频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发病率迅速上升,成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1]。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需随访治疗的慢性疾病。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法除了手术及放化疗外,还包括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内分泌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多数是在院外进行,由于服药时间长,容易漏服,担心不良反应等原因患者难以坚持[3~7]。近年来多项研究[8~10]表明25%~36%的患者未能坚持服用内分泌药物。为了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笔者对在本院治疗的需口服内分泌药物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并通过增加电话随访频率,探讨电话随访频率对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病房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激素受体阳性,符合内分泌治疗要求,无重要脏器合并症,能自愿单独服药。排除标准: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不需要内分泌治疗。将入选的患者(1 2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400例;患者均按医嘱服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等)。

1.2 方法

1.2.1 随访方法:电话随访实施强度应由强逐渐减弱[4]。对照组服药1~6个月45 d电话随访1次,7~12个月3个月随访1次,12~24个月6个月随访1次。研究(A)组1~6个月每月电话随访1次,7~12个月2个月随访1次,12~24个月3个月随访1次。研究(B)组1~6个月20 d电话随访1次,7~12个月每月随访1次,12~24个月2个月随访1次。

1.2.2 中断治疗标准:除外电话随访失败的患者,随访期间针对有放弃治疗意向的患者,经过连续2次随访劝说仍坚持中断内分泌治疗者为中断治疗患者,则中断随访。如经过2次随访劝说,患者重新继续内分泌治疗,则继续随访。电话随访失败评定标准:(1)在随访日及之后连续3 d内不同时间拨打3次,如果仍不能接通,按电话随访失败处理。(2)接通电话后首先说明随访目的,如果患者或家属不愿配合,则不再继续进行。对于电话随访成功的患者,通过每次电话随访,记录下患者的服药状态或中断服药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电话随访情况

本研究10.17%(122/1 200)的患者电话随访失败,其中研究(A)组、对照组、研究(B)组电话随访失败的概率分别为9.5%(38/400)、10.75%(43/400)、10.25%(41/400)。

2.2 3组患者中断治疗比例及时间分布

对于电话随访成功的患者,2年内中断治疗的概率为9.37%(101/1 078),其中,研究(B)组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电话随访时间间隔的延长,患者中断内分泌治疗的概率亦增加(χ2=2.354,P>0.05),而研究(A)组与对照组比较,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在半年后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下降,一年后依从性又呈增高趋势(χ2=13.263,P<0.05)。而研究(A)、(B)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3.248,P>0.05),见表1。

3 讨论

已证实[5]雌激素在大部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内分泌治疗则是通过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或抑制雌激素的作用,达到抑制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生长。临床上检测患者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如两者皆阳性或任一为阳性,不论年龄、月经状况,术后都应该接受内分泌治疗,这样既能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率,并可延长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内分泌治疗无论是作为乳腺癌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经济条件、药物不良反应等均与服药依从性相关[3,6,7]。医患的良好沟通、出院宣教对依从性有促进作用。通过对有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癌症相关知识教育、症状评估、并发症应对策略及负面情绪引导的培训,使护士提高应对能力,同时根据依从性相关因素对患者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电话随访[6]。

乳腺癌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因术后外在形体、药物不良反应及担心复发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3]。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正规服药,相信内分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率[2,11],使患者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另外,随访过程中应该给予一定的用药指导,国内有研究表明[7],坚持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仅为67.1%,其主要原因是主管医生未告知患者治疗,其次是因为患者及家属未认识到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而终止用药。医护人员要实时提醒,并进行用药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服。如果漏服,不能在下次服用时间双倍剂量弥补,停药及擅自换药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若因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应主动咨询主治医生,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电话随访的频率,减少了患者自觉病情好转或因不良反应擅自停药的现象。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话随访频率能够增加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本结果中,研究(A)组与(B)组比较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电话随访频率过高并不能进一步增加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认为,研究(A)组患者的电话随访频率(1~6个月1个月电话随访1次,7~12个月2个月随访1次,12~24个月3个月随访1次)不仅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同时也使医疗资源与人力资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

由于随访时限截止为2年,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个长期服药的过程,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下降[4],因此,尚需更长时间的电话随访以提高服药依从性,而其随访频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1]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Markopoulos C,Polychronis A,Zobolas V,et al.The effect of exemestane on the lipidemic profile of postmenopausal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TEAM Greek sub-study[J]. 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5,93(1):61-66.

[3]Simon R,Latreille J,Matte C,et al.Adherence to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in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regular follow-up[J].Can J Surg,2014,57(1):26-32.

[4]Duffy JR,Hoskins LM,Chen MC,et al.Non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heart failure outcomes in the community:a systematic review[J].Nurs Care Qual,2004,19(4):349-360.

[5]李佰军.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14(6):558-559.

[6]王静雅,王惠仙,王凌.乳腺癌术后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3,12(6):525-526.

[7]郭繁,褚旭英,高晋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研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2):26-27.

[8]Chlebowski RT,Geller ML.Adherence to endocrine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Oncology,2006,71(1-2):1-9.

[9]Fisher B,Dignam J,Bryant J,et al.Five versus more than five years of tamoxifen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negative lymph nodes and 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 tumors[J].J Natl Cancer Inst,1996,88(21):1529-1542.

[10]Hutchins LF,Green SJ,Ravdin PM,et al.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cyclophosphamide,methotrexate,and fluorouracil versus 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and fluorouracil with and without tamoxifen for high-risk,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treatment results of intergroup protocol INT-0102[J].J Clin Oncol,2005,23(33):8313-8321.

[11]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collaborative group.Tamoxifen for early breast cancer.An overview of the randomized trials[J].Lancet,1993,51(9114):1451-1467.

(编辑 武玉欣)

“计量”是“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运算”吗?

问“计量”定义为“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运算”正确吗?

答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3.1节中确实将术语“计量”定义为“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运算”。这里混淆了“计量”和“计算”2个含义不相同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的普及性释义:“计量,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与一个已知的量比较,如用尺量布,用温度计量体温。”更为科学的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称为“计量”。可见,计量的目的是确定被计量对象的量值,计量本身是一种测量。这里的“量”是物理量的简称,指的“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事物的个数、统计数目的术语“计数”。计量使用的是计量单位,如米、千克、秒、安[培]等;而计数量使用的是计数单位,如个、只、次、条、种、根、件、遍等。计量的普及性定义中的“一个已知的量”,其实就是计量单位,凡是测量得到的量值,都应包含有计量单位。而“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运算”的结果,仍然是数字,并不是量。很显然,“将数字用于加、减、乘、除运算”作为“计量”的定义是错误的,它仅可以作为纯数学的术语“计算”的定义。

(郝欣)

R473.73

A

0258-4646(2015)01-0086-03

周赟(1987-),女,护师,本科. E-mail:114262223@qq.com

2014-07-22

网络出版时间:

猜你喜欢

内分泌服药计量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