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临床实验研究

2015-01-21刘秀萍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200

关键词:西医儿科胃炎

董 雪,赵 萍,刘秀萍(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临床实验研究

董 雪,赵 萍,刘秀萍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2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实际疗效,更深入的找到儿科疾病的出现规律。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各类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比针对相应疾病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儿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儿科疾病虽然可以短时间内控制疾病,但容易破坏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更加有效、显著的治疗儿科疾病,降低药物对儿童的损伤,调理儿童体内平衡,实现疾病的治愈与免疫系统的提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实验研究

1 中西医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季为高发期,容易出现在5岁以下儿童群体当中,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但容易出现反复,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3.1±1.7)岁。患者出现明显的口腔疼痛、咽喉溃烂、手掌、足底、下肢伴随出现红色皮疹,皮疹中部有明显水泡。

1.2 方法

常规西医抗生素药物以适量、少用为原则,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且持续不退,适当选择抗生素治疗,调制清热泻脾汤,药物成分主要包括黄连、仓术、黄芩、甘草、当归、双花等,如果患者有口腔疼痛症状,且较为严重则增加儿茶药物;发热症状明显则加入生石膏等药物、便秘症状则加入大黄药物,煎熬后服用,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以4天为1疗程[1]。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根治该疾病,不会导致病情因季节性而出现反复,该种疾病具有相对较强的传染性,会通过患者的口鼻、咽喉进行传播,一般为发病后一周进入传染期,被传染患者的病毒潜伏期为4天左右,且伴随出现发热症状,因此,如果诊断为手足口病应该即时隔离,同时注意对患者采取全面护理,保证口鼻通畅与干净,注意配合使用食疗方法,调制专门的食物[2]。

2 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胃炎

胃炎是儿童群体中相对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是因肠胃黏膜炎症引起的,其具有相对明显的多发性与反复性,一般可以将其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而小儿因对食物的好奇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会饮食大量的非健康食品而导致胃炎,一般会引起慢性胃炎。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3.2)岁。患者出现明显的腹部、胃部疼痛,有烧灼感,伴随出现反酸病症。

2.2 方法

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状况,配制适量药物的药剂,药物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甘草、白芍、延胡索、香附等,如果服用药物有效,病症明显减轻且反酸现象消失则加入砂仁个、白术等药物。整个治疗过程应该以清利湿热为主要原则[3]。

小儿胃炎疾病在中医学理论中被解释为胃脘痛,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儿童的体质、疾病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尤其辨别是因病邪引发还是脏腑失调所致,只有先理清疾病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最佳治疗疗效。药物治疗仅仅是治疗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改善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与作息结构,尽量少食用辛辣食品且要注意整体营养结构的平衡,树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与日常的卫生习惯[4]。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肺炎

肺炎是现阶段国内外公认的对儿童损伤最大,且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多发于春冬两季,尤其是常出现于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儿童的肺部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不利于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更加有效。

3.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1±2.9)岁。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痰多且多位黄色粘稠状,口渴、头晕、多汗等症状。

3.2 方法

首先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在接诊两天内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青霉素为主,其次以中医治疗方法为主,配制具有针对性的药剂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成分主要包括:麻黄、石膏、杷叶、车前子、甘草等,患者咳嗽症状相对严重者则添加鱼腥草药物,服用1剂/d,以5剂为1疗程[5]。

急性支气管肺炎属中医儿科“肺热喘嗽”范畴,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肺气具有宣散和肃降两方面的功能,故肺有宣降,气则能出能入,方可气道通畅,呼吸均匀,风邪痹阻肺络,气失宣降则水液输化无权;滞留肺络,凝郁痰热,痰湿,阻于气道而发病[6]。中药麻黄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利尿发汗作用;杏仁、石膏宣肺平喘,车前子疏通水道,利肺之气化,双花清热解毒,鱼腥草抗菌消炎,用于肺炎等多种感染;桔梗专入肺经,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引诸药直达病所的作用[7]。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常见的儿科疾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快速控制疾病,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根治疾病,甚至因药量用量不合理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不利于儿童之后的身体健康成长,基于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常见儿科疾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对儿童的损伤不大,且有助于调理儿童免疫系统,值得推广。

[1]杨 威.儿科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思路的探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03∶584-585.

[2]李长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02∶120-122.

[3]王继芳.银翘散在儿科临床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13∶114-115.

[4]李俊华.中药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疾病中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5,13∶35-36.

[5]衣明明.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的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5∶75-76.

[6]陈军林,钟日荣.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学科发展报告[J].海峡科学,2016,01∶101-107.

[7]孙宝苓,李 静,戴淑芝,赵红娟,乔军华,王洛平.血细胞分析儿科复检规则的应用评价[J].北京医学,2012,02∶104-107.

本文编辑:王 琦

R725

B

ISSN.2095-6681.2015.035.141.02

猜你喜欢

西医儿科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